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子女帳戶存定存 教育基金靠克制力

子女帳戶存定存 教育基金靠克制力

【維特專欄】子女帳戶存定存 教育基金靠克制力 卡優新聞網有篇「幫孩子準備教育基金,七成父母有心無力」的報導,相信很多為人父母看了之後都心有戚戚焉,其實從國內助學貸款的人數年年升高的趨勢來看,教育費的確已經變成父母最頭痛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基金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只能「看著辦」,因為連平時的生活費都有問題了,哪裡還有餘力規畫教育基金?到底該如何幫孩子準備教育基金?筆者分享我個人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跟大部份家庭一樣,筆者孩子的教育基金大多數也來自過年的紅包,這樣的做法要真能存下錢的關鍵在於「克制力」,很多家庭也想存下孩子的紅包錢,但是面對生活費不夠用時,常常就把紅包錢拿出來應急使用,久而久之當然存不到教育基金。

筆者的兩個孩子每年可領到的紅包大概共35,000元,通常我會另外拿出一萬五湊成整數 50,000元,然後用孩子的戶頭使用定存的方式存下來,雖然定存的利率極低,我仍然不會把這些錢拿去購買其他的投資商品,因為我知道這是孩子未來念書的費用,絲毫不能有任何減少,而且透過定存可以加強「克制力」,不會隨便就把這些錢花掉了,幾年下來孩子的戶頭,也已經有幾十萬了。

筆者目前所規畫的教育基金是著眼在孩子日後上大學的費用,大學每個學期約要花費20萬,筆者兩個小孩就要花費40萬,四年大學教育共計要160萬。我估計孩子上大學時,教育基金的戶頭應該會有110萬左右,其餘剩下不足的部分我將會鼓勵孩子去打工靠自己的能力賺取。

另外,筆者也要提醒家長一點,由於高中之前所有的費用,仍然必須從平時的生活費用支出,為了不影響到日常生活,千萬不要在教育經費上透支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為人父母的心態,尤其在強調多元入學的台灣教育環境,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多上一些才藝班,上這些課程之前,務必衡量自身的經濟能力,才能做出對孩子及家庭最好的安排。

筆者認為大學之前由於是國民教育,所以經濟負擔是比較輕的,大學之後的高等教育,才是龐大的經濟壓力,如果能夠好好妥善保管孩子的紅包錢,小孩未來上大學之後的經濟壓力,至少可以減輕大半,對於某些家庭來說,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再苦也要咬緊牙關撐下去,畢竟良好的教育,才是孩子未來的希望。

2010-03-30 14:49:58 卡優新聞 維特【維特專欄】《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先求有,再求好? 臨時工作,愈做愈窮

先求有,再求好? 臨時工作,愈做愈窮

作者:經濟學人  出處:天下雜誌 443期 2010/03
相關關鍵字:經濟學人
只要有工作可做,都比失業在家來得好?最新研究證實,為了怕失業而找臨時工作,會讓你的未來所得變少,愈做愈窮。

有些研究建議失業的人,有工作就去做,即使是臨時性工作都好,當成是找到較高薪工作前的暫時過渡。問題是,這麼做也許能讓政府少花一點失業津貼,對整體經濟有好處,但卻可能對當事者不利。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歐圖,與密西根「普強就業研究所」經濟學家霍司曼兩人,在即將發表於《美國經濟期刊:應用經濟學》的一篇論文中指出,為了怕失業而找臨時工作,可能會對未來所得,造成不利的影響。

他們檢視了底特律的「工作優先」(Work First)以工代賑計劃(透過職業介紹所,為低技能的失業者找工作),再比較參加計劃的謀職者,加入之前與之後,在所得、工作期間上有什麼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轉介去做臨時工與去做正式工作的兩種人,後來的結局大不相同。獲得正職的人,工作穩定度較高,上任兩年後的平均年薪也比上一份薪水增加將近兩千美元。而去做臨時工的人,不但工作維持的時間變短,年所得也縮水了一千美元。

表面來看,一個可能的理由是,能力好一點的謀職者,比較有機會找到正式工作。事實上,參加「工作優先」計劃的人,都是輪流分配給各個職業介紹所,而這些介紹所媒合人與工作的習慣也不同。一般來說,轉介都是隨機的。

就業穩定性影響所得

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業穩不穩定,才是所得差異的關鍵。歐圖指出,臨時工作通常是短期性的,還來不及對一個人的所得,產生長期的「加薪」效果,他就「又得重新經歷失業、心情沮喪,然後開始找工作的過程。」

不過,這樣的結論,碰到了眼前的高失業環境,就不一定管用。今年二月份,美國的臨時工作者人數,連續五個月攀升,而且又多出了三萬六千個失業者。當雇主都不招正職人員,實在很難叫人寧缺毋濫,拒絕臨時工。(吳怡靜譯)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8招天然除蟑法

8招天然除蟑法

文.林貞岑
2001/08 康健雜誌 33期
只要了解蟑螂的喜好,你也可以調配出獨門的捕蟑餌劑,雖然效果較緩慢,但是安全而且環保。
其實,蟑螂的口味不盡相同,比方德國蟑螂喜歡油脂類食品、澳洲蟑螂則偏好植物性食物。
但基本上,富含澱粉或香甜的發酵食品,像是麻油、紅糖、洋蔥、炒麵粉、奶油等,都是蟑螂的最愛。
任選以上1~2種食物與對蟑螂具有胃毒劑效果的硼酸(可在化學原料行購得)混合,壓成小餅狀,便是簡單的餌劑。
要訣是製作餌劑時,材料要新鮮,最好將餌料炒乾,把水份降低到5%以下。因為含水量過高的餌劑易發霉,且蟑螂不愛發酵腐敗的食物。
放置時注意少量多處施放,用完時再補充,保持毒餌新鮮。避免兒童和寵物誤食。
1.人氣最旺的環保毒餌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強力推薦使用的環保餌劑配方。
硼酸1盒、250克洋蔥1個(約拳頭大)磨碎成丁狀,麵粉150克、砂糖1大匙、奶粉半大匙。
洋蔥碎片擠掉一點汁後,混入其他材料中攪拌均勻,水分不要太多。搓成小球狀再壓平,以不黏手最佳,約可做50個左右。然後一一擺在紙上,陰乾後一星期後即可使用。可用在衣櫃裡。若收藏於乾燥密閉空間中,效果可維持數月不變。
美國環保署建議,一般家庭應放置12~20個毒餌,廚房應該有1~10個,浴廁至少2個以上。
對居家蟑螂頗有研究的台大公衛系兼任教授王正雄歸納發現,葡萄乾、奶油和酒類,也有很好的誘引效果。
根據研究,多數蟑螂喜好飲酒,因此歐洲人常將麵包浸漬在酒中,以誘捕蟑螂。
2.酒瓶活捉蟑螂法
王正雄教授的獨門捉蟑法。利用空酒瓶留一點剩酒當誘餌,放一些砂糖進去,將瓶口斜靠在牆壁上,蟑螂貪杯,就會掉進瓶子裡,據說一晚上可以抓到滿滿一瓶蟑螂。
活蟑螂可以拿來做實驗、餵魚,或是用熱肥皂水燙死,以免蟑螂逃脫。
3.硼酸拖地防蟑法
以熱水溶解適量硼酸後,用拖把或抹布擦拭地板,乾燥之後,白色硼酸結晶會滲入地板隙縫,可防蟑螂、螞蟻等。
4.老祖母的蘇打防蟑法
美國人最常用的蘇打防蟑秘方,起源於亞歷桑那州。以糖和蘇打粉各半,混合一起,放置在蟑螂出沒地方,約3~14天後,蟑螂就會消失不見。有種說法是因為蟑螂的胃是酸性的,不能接受糖和蘇打混合體的鹼性進入牠們胃內,會中毒死亡。
5.自然植物驅蟑法
根據環保局提供資料顯示,小黃瓜皮、月桂樹或菊花瓣加酒精的混合物,每星期在蟑螂出沒的地方灑一遍,可以消滅剛孵化的小蟑螂。
6.菊花酒噴霧劑
環保署提供的方法。摘下新鮮菊花最外緣的3片花瓣,在太陽下曬乾或烤箱烤乾,磨成粉後放入不透光的瓶子,加入120cc酒精,置於室溫下24小時,偶爾搖一搖。
之後,濾去雜質,放入噴水器中噴灑,對於蟑螂、蒼蠅、跳蚤、甲蟲等均有驅除效果。
7.肥皂絲加熱水
一杯肥皂絲加入4公升的熱水中,溶解後直接噴灑蟑螂身上,也可有效殺滅蟑螂。
8.橘子、檸檬皮防蟑
放些乾燥或烤過的橘子皮、檸檬皮等芸香科植物在櫥櫃內,也有防蟑的功效。(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檢所副所長王正雄)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成敗就在於怎麼看待「錢」

成敗就在於怎麼看待「錢」
文/吳俊瑩 (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2010-03-10

所謂的現金流,定義有很多,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可被控制的長期與短期現金」


從前,我總是認為企業經營就是靠技術,技術很強的公司就會占有市場,因為如果提供的服務或產品價格差異不大,客戶應該會選擇技術較佳的公司。不過漸漸地我 發現並不全然是這樣子,劣幣驅逐良幣的事情比比皆是,大家總是說行銷的力量才是首要,會賣比會做產品還重要。但是再怎樣會賣,公司倒掉的情況也非常多。

最後,我發現公司經營最重要的是現金流,怎樣保持健全的現金流,才是公司生存之道。會做產品而不太會賣的公司,可能會讓庫存卡住現金;會賣而不太會做產品 的,也常常因為不良品過多造成退貨,或者應收帳款太多而導致周轉不靈。在金融海嘯之前,大家就已經說「現金為王」了,現在更有人說「現金是神」。

怎樣看待錢,也就是怎樣定義現金在企業內部的重要性,是公司發展的重要指標。PChome是國內著名的電腦雜誌,我曾經問過初代社長關於雜誌社該怎樣經營 的問題。他說:「要用廣告來cover這個月的費用與成本,雜誌賣多少就賺多少。」這其實跟我的想法不同,我本來以為雜誌的銷售量是未知數,當期廣告能有 多少也是未知數,經營者應該想辦法在這兩個數字求取最佳化,但實際上這樣太浪費力氣了。初代社長想說的,應該是既然兩個變數都沒有辦法預測,但是至少廣告 數量是我們可控制、努力的,因此先抓住可控制的現金,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才是正確的。很多人會認為雜誌的銷售量比較能掌握,因為有之前的銷售數字,但是這 也就是大多數雜誌社倒掉的原因吧?如果拼命努力賣廣告,終於可以攤銷當期成本,接下來賣一本就賺一本,這樣子不就穩賺不賠了嗎?

所謂的現金流,定義有很多,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可被控制的長期與短期現金」。這二者我們常常弄錯,或者資訊不充分,把長期資金拿來做短期用途,而短期則 被忽略了。連鎖通路最容易發生這種問題,大量收取會員費,利用這些會員費來擴建、擴點,最後會員費用完了,短期資金也沒有進來,就會掛掉。所以我們也常開 玩笑說,哪個連鎖通路開始賣會員券或回數券的時候,就表示未來可能會有周轉不靈的新聞。會員入會的會員費必須要當成長期的現金流,有些人說在帳面上要算成 「負債」,有點像是說這筆錢是借來的,因為會員繳了費用之後,會把長期收入變成短期營收一次收完,如果我們就這樣快速用掉,就會變成往後有一大段時間沒有 錢可以用。亞力山大連鎖健身中心,就是把長期營收看成短期營收一次收割而導致經營失敗的例子之一。

「買大量就會便宜」是我們用錢最大的迷思。經營企業應該是用多少買多少,因為多買的雖然便宜,但是不一定用得到。廠商會採取低價策略讓我們多買,但是沒用 完的放在倉庫當庫存,其實也占了倉庫的位置,提高管理成本,到後來反而比起「用多少買多少」來得貴。未來的事情無法預料,很多公司買多了認為未來會用,結 果不是忘記就是改了設計,最後還是形成浪費。雖然我們要為未來做打算,但是也不能現在就預設未來肯定會用,而花了更多的錢。

不管是小主管,乃至於公司的大老闆,對於部門或企業的現金流,都必須要用心管控。我們一直聽說有利潤中心制度,國內也有很多公司採用,本意是希望每個事業 部獨立成為具有戰鬥能力的小企業,透過快速決策、彈性策略等優勢加強競爭力。但是很多公司卻因此敗在這樣的體制之下,母公司事業部切分的問題是一個,但是 最重要的還是員工並沒有把利潤中心當成是自己的公司,仍然認為自己屬於母公司,於是利潤中心常常拿貨拿錢補貼母公司,造成自己虧損,但仍振振有詞地認為有 幫助到集團。有沒有認真以經營一個公司的態度來處理現金流,將營收拉高,費用降低,是成敗的關鍵。服務母公司仍需要在商言商,母公司也需要有跟別人拿貨的 準備,這樣子母公司及利潤中心兩者才會有競爭力,否則仍然是彼此牽制,被寵壞的小孩與養兒防老的父母,結果變成最糟糕的組合。

美國鋼鐵大王洛克斐勒從小就學習記帳,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一再強調,經營者不能不懂會計學。簡單講,錢這種東西需要自己去看數字,紀錄並且整理,才會 產生Sense,也才會珍惜,進而了解該怎樣賺錢。

很多企業的賺錢之道,並不在於表面的營收,例如麥當勞真正賺錢的不是每天賣漢堡的錢,而是房地產,因為他們總是購買市中心很好的地段來開店,這些地產總值 已經到達了天文數字。就好像電影的票房收入只是營收的一小部分,後續CD等周邊商品的價值更高、更持久。不懂得怎樣看待錢,將重心放錯位置,運氣好可能是 損益平衡,但是絕大多數的情況是虧損,因為經營企業有太多變數,臺語說「人兩腳,錢四腳」,看到錢再追是來不及的,金錢是策略正確的附屬品,策略對了,就 等於跑到前面等錢過來,這樣才有辦法真正獲利。

作者簡介:
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交大電子工程系、臺大電機研究所、政大科技班畢業、政大EMBA國際金融組肄業、瑞士歐洲大學企管博士班肄業,身兼IT/電子技術顧問和某電子公司行銷副 總。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伊甸首名喜憨兒員工 榮退當志工

伊甸首名喜憨兒員工 榮退當志工

  • 2010-03-07
  • 中國時報
  • 【朱芳瑤/台北報導】
 阿忠(見圖,劉宗龍攝)。

 阿忠(見圖,劉宗龍攝)。

 伊甸基金會總會有一個大紅人,他叫「阿忠」,是伊甸成立廿八年來第一位雇用的心智障礙者。工作十九年,五十五歲的阿忠決定退休了。雖然體力大不如前,但他會繼續做志工。阿忠也是一位特別的捐款人,每個月固定從薪資扣款五百元捐給伊甸,十九年來從未間斷。

 時間回到民國八十年,當身心障礙者工作權還未受到社會重視時,中度智能障礙的阿忠,以正式員工身分受雇於伊甸,具有指標意義。現在,伊甸基金會一千六百名員工,有四分之一是身心障礙者。

 每月捐款伊甸19年來未間斷

 「好好做、快樂做。」已故的伊甸創辦人劉俠女士,曾以這六個字鼓勵阿忠。十多年來,他的確實踐了「快樂生活」的真諦。

 阿忠負責伊甸總會的整潔,總是帶著一台收音機,邊打掃邊聽廣播節目上的活動資訊,然後利用休假時參加活動。旁人好奇他如何抵達目的地,阿忠說,「很簡單啊,問公車司機就好了!」

 伊甸總會上上下下有一、二百人,阿忠的記憶力超強,幾乎每一個他都叫得出名字,面對新來的員工,也能很快變得熟稔。阿忠的上司、伊甸基金會總務室賴怡君對此相當佩服:「他用熱情接待每一個人,始終如此。」

 榮退禮拜超過百人塞爆會場

 歲月不饒人,上了年紀的阿忠,開始無法負荷清掃的工作,也因為弱視,連將廢紙對準碎紙機放入都很吃力。旁人勸他休息一下,他搖搖頭說:「我不累,我還可以」、「有工作做我很開心」。

 伊甸基金會社工顏千雯表示,阿忠的體力衰退,但認真工作的心情不變,積極的態度鼓舞身邊的人;阿忠從智能障礙中度,到目前被鑑定為輕度,證明身心障礙者走出家門,多與人群接觸,有助於社會化,並防止退化。

 笑著說自己老了,阿忠決定今年退休,轉至伊甸八德服務中心當志工。上周伊甸為阿忠舉行一場特別的「榮退禮拜」,超過百人塞爆會場,看著阿忠一路走來,以其有限的個體,將生命的極限,擴展至無限,不少人感動落淚。

--------------------------------------------------------------------

願天下身心障礙者,皆有好運

迴避美國女兵遭性侵問題:不許問 不許說

迴避美國女兵遭性侵問題:不許問 不許說

更新日期:2010/03/09 00:12

(中央社台北8日電)美國「時代」(Time)雜誌今天報導,有關美國駐海外女兵常遭性侵的問題,已演變成一場「不許問,不許說」的戰爭,也成為 今年冬天的頭條新聞標題。

報導在引言表示,美國駐外女兵晚上7點過後不敢喝水,是為了減少夜晚上廁所被性侵的危險;或是女兵外出抽菸遭到性 侵卻不敢報告上級,害怕遭到降級處分─因為她外出未隨身攜帶武器。

或著就如眾議員哈曼(Jane Harman)表示,「在伊拉克,比起被敵人開槍打死的機率,女兵更 可能遭到同僚性侵。」

報導指出,有關女兵遭受暴力的程度,美國眾院軍事委員會(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舉行的聽證會所獲不多,可能是因為有太多指揮官不願問,以及太多受害者不願說。

美國五角大廈的最新數字顯示,在 2008會計年度,將近3000名女兵遭到性侵,較前一年增加9%;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女兵,這個數字上升25%。

在 所有退役女兵裡,有將近1/3表示,自己在服役時遭到強暴或性侵──比率是一般平民的兩倍。

更嚴重的問題是,五角大廈估計有80-90%的 受害者沒有報告上級。國會稽核處(GovernmentAccountability Office,GAO)報告指出,大多數受害者保持緘默,是因為「相信不會有用;害怕被開除、被騷擾、被嘲笑和擔心被說閒話」。超過一半的人害怕被貼上麻 煩製造者的標籤。

一般平民遭到強暴,可以從醫師、律師和保護受害者社團獲得秘密或不公開諮詢,但軍隊受害者唯一的特權,是只能向軍中牧師申 訴。

一般平民有更多機會逃避加害者,但派在偏遠基地的女兵,提出控訴反而比加害者更可能斷送軍旅前程。她們擔心會被以「保護」為由調離單 位,或說是不希望她們破壞單位的任務與團結。

有統計指出,被調查的性侵女兵案,僅有8%的加害者被起訴,而一般平民的加害者被起訴比率是 40%。驚人的是,性侵女兵案的加害者,高達80%的人卻能夠光榮退伍。

  這種背叛的感覺深入受害者心中。她們加入軍隊成為效忠隊伍的一 份子,是為了追求更偉大的事業。專家將這種特別的傷害與亂倫相比擬,因為攻擊者是來自軍隊「大家庭」的成員。

  女兵如果未能在事發後立即 申訴,因之而引發的創傷後壓力症(Post Traumatic Stress),也常會遭到漠視。軍中也沒有足夠的精神病專家能夠協助她們。

   據女兵行動網(Service Women's Action Network)表示,在成為無家可歸者機率方面,退役女兵是退役男性士兵的4倍,其中有40%據報是性侵受害者。(譯者:中央社郭傳信)9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