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張忠謀:經濟成長 面臨九大挑戰

資料庫內新聞資料將來還是有可能刪除,想想還是把資料轉過來留一份給自己、大家看。
出處: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5/12 07:30 記者:記者陳碧珠╱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11)日發表「經濟成長之新挑戰」專題演講,他認為,21世紀的台灣經濟將面臨九大新挑戰,這些新挑戰將帶來三大影響,包括社會成本與企業成本都必須重估,政府角色也將愈來愈吃重。

張忠謀表示,迎接新挑戰,每個國家都要正視都會遇到經濟成長極限,要打破極限,可經由改革教育、法令規章、軟、硬體基礎建設與重整價值觀來達成,以下是演講摘要:

大國經濟 可能衝擊台灣

21世紀的台灣經濟,將出現九大新的挑戰,這些挑戰,也是台灣成長極限需要突破的地方。

首先,能源、水、其他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不是過去所認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導致自然資源昂貴,尤其環境的破壞與大氣層的破壞,更會影響經濟發展。

其次,大國加入全球經濟,對全球包括台灣都是很大的衝擊。這大國最主要是大陸,第二是印度,其次就是俄國與巴西。大陸與印度這兩個國家加入世界經濟,對所有全世界不只是台灣,都有很大的衝擊,但這衝擊不完全是壞的,可以說是有好有壞。

壞的衝擊,就是人力與人才的經濟更加競爭,尤其大陸與印度,不只是在人力、人才,還有土地與資本,將使全世界的競爭更為白熱化。但好的方面就是,這塊市場成長很快,絕對不能忽視。一個多月以前,英特爾宣布要到大連建廠,並不是利用當地的「人力」,而是利用當地的「人才」,以及看好當地的市場。

後照鏡現象 高期待高失望

再者,人口老化的情況,使得社會福利愈來愈受重視,這會讓經濟成長變慢。目前已開發國家生育率都很低,像大陸一胎化制後,試想20年到30年後,一個孩子要養兩個人(父母),負擔會是非常重,加上國家愈來愈重視社會福利,尤其醫療費等,都會加重社會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一種「後照鏡現象」,新一代對下一代期待提高,很多年輕人都希望小孩要比他的爸媽好,等他的小孩長大,他的小孩又希望下一代更好,這種期待提高,將來免不了失望,這種失望,也是經濟成長的新挑戰。試想,若企業裡頭有九成都是處於失望的人,對經濟並不太好。

我們也看到「M型社會」的來臨,讓少數人財富收入很高,我認為,這會造成中產階級減少,而中產階級減少,不但是民主最大的敵人,也是安定的最大敵人,中產階級減少絕對會限制經濟成長,會導致社會不安定。在這部分,企業可扮演很大的力量,企業如何把M型社會消除,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再只是提供「一個工作(a job)」,而是要提供「一個好的工作(a good job)」。

最後來談的職業的多元化,現在的年輕人選擇職業越來越多元,例如避險基金、私募基金、或職業股東,現在職業股東也是一種職業了(全場大笑),這也是經濟挑戰的一大重點,尤其大家傾向尋找高報酬、低風險的工作,這是知識經濟的後果,卻也因此導致經濟變數增加,衍生出許多經濟新工具,結果國家法令接不上,台灣本來就已經不夠接軌,現在又沒有法令銜接,也會是經濟的新挑戰。

在知識經濟時代,也有很多人運用別人的知識達到經濟目的,例如避險基金與私募基金,這並不犯法喔。我有次遇到比較熟的避險基金經理人,我說你這個東西好像是有點取巧,他馬上回答,「我們是賺錢行業,並不是哲學家行業」。這是一個知識經濟、職業多元化的結果。

我想,要迎接新挑戰,就是要善用機會,避開威脅,21世紀的台灣,面對這些新挑戰,將帶來社會成本重估與企業成本重估,所有社會與企業都要用新眼光來看這些成本,而且會較以前高很多。在重估社會成本、企業成本之前,政府角色將愈來愈重,包括福利、環境的維護,政府的角色不可忽視。

M型社會 導致社會不安

當然,迎接挑戰更重要的就是要面對成長的極限,成長極限永遠是一個問題,但要突破並非不可能。台灣目前最必須要做的就是教育改革,我們的教育一直到現在還是職業教育,雖然職業教育是基礎且必要,可是大學教育,應該是要訓練創意,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及培養終身有計畫、有系統、有紀律的學習習慣。

其次,法令規章對我們的經濟是阻礙的,台灣的法令規章常常訂得很嚴,卻執行很鬆,這就是可以突破的部分,至於一些文化基礎建設的改善如政府效率、企業接軌制度等,也能讓經濟極限有所突破。

最後一個是價值觀的重審,我想,能夠降低權力跟財富的價值,而提高「大我」的價值,不但是最高價值,一個人若能多為大我,也就是替家庭、公司、社會與國家、世界想想,降低金錢與權力價值後,將有效讓經濟成長邁向一大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