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伊甸、喜樂、再耕園 闖出一片天

更新日期:2007/12/31 04:39  地方中心/連線報導

雖然全省許多庇護工廠受不景氣影響生存受到威脅,但亦有多家工廠因經營得法,或打開外銷市場,在歹年冬反而闖出一片天。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在南投設置的庇護工場,目前有十六名身心障礙者及十名弱勢婦女,以組裝輪椅為主,每年產值達三千萬元,且已打開外銷市場,庇護工場不再需要政府補助,獨力運作,還有盈餘。

伊甸庇護工場主任朱文洲指出,庇護工場須以企業經營的方式,提升技能、品質,才能夠獲得消費者的肯定,進而拓展市場,維持工場營運。他說,伊甸庇護工場組裝的輪椅,包括電動輪椅、兒童輪椅等,都已通過國內、歐盟等國家認證,產品行銷世界各地。

彰化二林鎮喜樂保育院,不僅照顧小兒麻痺患者,還提供更多的身心障礙者、中輟學生一個庇護場所。保育院目前能提供麵包、手工水餃、蜜餞,以及部分代工產品,例如白蘭氏紙盒全是喜樂保育院代工製作,近期還在院區內開闢餐廳,提供簡餐,並讓院生擔任服務員。廿位院生月包九千顆水餃,才足敷需求。

嘉義市再耕園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目前有咖啡及明年將開始的清潔工作,副園長李銘浚說,受政府優先採購方案的幫助,再耕園的咖啡賣得不錯,腦性麻痺協會的「烘焙坊」也有固定的客源,經營不錯。

嘉義縣智障家長協會自創品牌,教導十多位喜憨兒自食其力,包水餃賺取微薄的生活費。「彎彎順手工水餃」成立兩年多,從最早一包水餃也賣不出去,到現在每個月至少能銷售六百多包。

台中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為喜憨兒提供自力更生的職場,設置資源回收庇護工場,還成立二手貨物流中心,每月變賣所得達廿萬元,學員每月可領取三至七千元的薪資,為弱勢者開發一條新路。

智障者家長協會總幹事蔡騰傑說,為替喜憨兒的就業市場,打開知名度也引進財源,協會從少成本的資源回收,開始開源的新管道,義工先到台中市社區大樓宣導,結果有九十多棟大樓響應,願意提供給喜憨兒做資源回收,每月收入約廿多萬元。

設在永春東路旁的二手物門市,打出口碑,不少民眾要搬家或工廠倒閉,即捐贈大批物品,讓協會不花成本,就有很多新貨色上架,不少死心客人還定期來尋寶撿便宜,門市每月約五萬元收入。

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庇護工場 撐不過社福寒流

更新日期:2007/12/31 07:10 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景氣差,讓社福團體都快活不下去。包括喜憨兒、伊甸、心路、陽光基金會等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工作機會的庇護工廠,不是慘賠虧損,就是面臨關門。

心路基金會過去提供自閉症、智障與精神障礙學員洗衣整理的工作機會,第一家洗衣工廠信安店成立十年,現在面臨結束營業,學員若不能轉到其他庇護工廠,可能就此失業。心路六家洗衣坊門市今年虧損近四百萬元,公關主任陳幸芬指出,「民眾荷包縮水,只能減少送洗衣的次數,門市業績不佳。」

喜憨兒基金會副執行長楊琇雁表示,喜憨兒基金會成立十二年來,透過全省十九個烘焙坊和餐廳,服務六百萬人次。楊琇雁指出,「今年麵粉漲價,烘焙成本已經變高,明年人事成本又因勞基法恐增加五百萬元。」

喜憨兒基金會公共事務組專員李怡潔認為,基金會希望透過實務練習,加強社交能力,讓憨兒能夠到業界就業。「雖然今年收支勉強打平,但過去賣得較好的商品,今年都因為景氣影響,訂單大減。」

伊甸基金會擁有八家庇護工廠,包括烘焙、清潔、資料整理及輪椅工廠,雖然捐款對象較為固定,全年下來不算慘賠,但明年人事成本恐增加兩百萬元。伊甸基金會執行長黃琢嵩表示,「經濟不景氣導致捐款短缺,社福機構面臨需求增多、資源卻不足的問題,需要民眾發揮愛心。」

身障者就業多依靠傳統產業,但今年除了景氣差,加上傳產外移,導致需要幫助的身障者增多,捐款卻減少。伊甸基金會月刊編輯盛錫慧指出,「過去部分民眾會從銀行定期捐款,但今年停捐人數增加不少」,伊甸因應變局推出小額捐款「條碼捐」,讓民眾在買東西時順手刷小筆善款,但接受度也不高。

「開車族因為油價上漲而減少,不管是加油站或是洗車生意都難作,陽光基金會除了募款別無他法,情況並不樂觀。」陽光基金會企宣部主任王君裳表示,油價飆漲,陽光加油站、有機餐飲業與汽車美容中心,一年的業績就衰退七百萬元。

生意差 庇護工場內外交迫

更新日期:2007/12/31 04:39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

國內景氣冷,身心障礙庇護工廠也面臨最寒冷的冬天!隨著原物料大漲,加上消費者精打細算,連帶使全台各地的庇護工廠營運也受到衝擊,營業額都明顯下滑;北縣幸好有縣府每年四千萬元的補助,得以繼續維持。不過庇護工廠也擔心情況繼續惡化,終將會無以繼日。

加上內政部《身心障礙保護法》修法,明年七月後,庇護工廠所用身心障礙者不再是學員,而視為「勞工」,福利團體承受壓力大增,更是叫苦連天。

心路基金會信安洗衣工廠經營十年後,關廠歇業;陽光基金會加油站和美容洗車中心等也較去年同期短收七百萬元,大家都苦撐過日子。

心路基金會原本擁有信安和慈佑兩家洗衣工廠,以及六個門市〈含一個行動門市〉,如今信安首先吹起熄燈號。公共事務部主任陳幸芬表示,信安前年就出現虧損,今年洗衣原料從四百多元漲到七百多元,且消費者顧及荷包,洗衣意願大減,虧損一舉飆到三百多萬元。

陽光基金會公共事務部主任王君裳也指出,陽光加油站和美容洗車中心因今年油價節節高漲,民眾開車意願降低,或選擇有降價優惠的加油站,以致今年前所未有出現營收和成本勉強打平。陽光深呼吸餐飲店則持續虧損,和去年同期相較,首次出現總收入減少七百萬元。

台東縣心智障礙者庇護工廠的財團法人牧心智能發展中心,已成立十年,是台東唯一較具規模的庇護工廠,近年來受景氣差影響,所經營的麵包、便當生意跌了三成。幸好政府採購還提供保障採購額度,牧心的自營業務整體收支,每年還能稍有盈餘的狀況,但內部也會擔心是否哪天入不敷出,該如何因應。

花蓮地區包括像是畢士大教養院、黎明教養院、美崙啟能中心等民間社福單位團體,都設置有庇護工廠教導身心障礙者技能,製作手工藝產品,但是行銷管道不暢通一直是最大的問題,往往東西做好了卻賣不出去。

宜蘭縣庇護工廠不到十家,生意大都不佳,慘淡經營,必須信賴政府補助,才能硬撐下去。

台南市智障者協進會理事長王淑娥說,雖設有門市,目前小甜甜烘焙屋共有六個孩子,但聘了三個師傅,還有職能訓練師等人,收入根未不足支付。

台南縣心智障礙者關顧協進會附設的展翼烘焙坊今年在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等節慶,接獲的訂單量大幅衰退。今年原物料大漲,產品不得不提高售價,加上遇到景氣寒流,可能因此導致買氣冷颼颼。

由高雄市心路基金會營運的「心路餐坊」,雖然營運漸上軌道,且水電房租皆免費,但仍入不敷出,每年虧損五十萬元左右;高雄縣鳳山市的庇護工廠情況更糟,要自付水電費,每年虧損逾百萬元。每年合約到期時,是否要關廠都令人掙扎很久,最後想到關廠後孩子們要何去何從,只好咬牙苦撐。

2007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珍存款6千萬、珠寶372萬 孫運璿死後名下無房產

珍存款6千萬、珠寶372萬 孫運璿死後名下無房產
更新日期:2007/12/14 21:47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陳總統認為夫人吳淑珍的待遇比孫運璿差,東森新聞特地來比較一下兩家人的生活,吳淑珍出入滿身珠寶,和陳水扁共有3筆不動產;反觀孫運璿,一直到過世那一天,名下財產連一棟房子、一輛車子都沒有。
總統夫人吳淑珍170萬元的碎鑽翡翠耳環;鑽石手錶3百萬;碎鑽手鍊3百萬;2只翡翠戒指1百萬,光是這極致透亮的翡翠耳環,就有3種不同款式,雖然夫人說,這些大部分是跟別人借的,但翻開陳總統的財產申報真是閃亮亮,3筆不動產,外加一大堆看到眼花撩亂的鑽石、珍珠和黃金,但是陳總統覺得自己夫人待遇比不上孫運璿。
看看孫運璿的財產,紅白相間的官邸,孫運璿過世後已經還給國家,說車子,只有輪椅代步,中風後的家居生活,夫人一身碎花上衣沒有首飾珠寶,孫運璿還是這套西裝,兩袖清風。
孫運璿秘書鄧潔華:每一年我就要幫他報監察院的財產申報,都要問啦!你們有沒有房子?有沒有地有沒有車子?有沒有古董?我都寫以下空白。
孫運璿夫人于蕙萱:我嫁給他以後,他一直窮,他做官以後也是窮。
做了官還是窮,身後只留下一身風骨,但替夫人覺得委屈的陳總統,6年來財產增加2千萬,到底誰過得好?到底誰視民如殤?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孫運璿待遇好? 孫璐西問扁:你對國家貢獻有多少?
2007/12/14 12:40記者蔡又晴、蔡榮仁/台北報導
陳總統昨天語氣強硬的質疑,夫人吳淑珍的待遇比不上前總統府資政孫運璿,孫運璿的女兒孫璐西今天語帶哽咽地說,父親一生為國,身後連一棟房子都沒留下,她向總統喊話,如果總統覺得吳淑珍夫人的貢獻跟孫運璿一樣多,那總統才應該說孫運璿的待遇太優厚。
孫璐西:「他(孫運璿)如果當時給自己買一棟房子的話,母親怎麼可能會沒有地方可以住?怎麼會讓我沿街找地方給她住?我不是抱怨國家,我是抱怨我的父親!」
孫璐西語帶哽咽,父親去世居然連一棟房子都沒有,讓她找到心力交瘁,現在還被陳總統質疑,夫人吳淑珍的待遇比不上孫運璿,讓她真的受不了。
孫璐西:「如果他(陳總統)認為,他的夫人對國家的貢獻,跟我父親對國家的貢獻是一樣的,那我是沒有話好說,我想這件事情讓全國的人民來做公斷,那時候我的父親沒有健保,他去醫院看病也是花自己的錢。」
孫璐西還對陳總統喊話,要總統多注意,自己少管別人。「陳總統他如果夜半捫心自問他對國家的貢獻有多少?我想如果他能夠說,他對國家的貢獻是跟我父親對國家的貢獻是一樣多的話,那他可以要求國家給他所有我父親的禮遇。」
孫璐西強調,孫運璿就算中風半身不遂,還一心為國,接受陳總統邀請成為有給職顧問,現在卻被被總統拿來撻伐,孫運璿若地下有知,恐怕也是痛心疾首。

還好,走的早,自己退”給職顧問”,阿扁,要自重啊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中正紀念堂設計空前絕後

讓蔣經國一抬頭就能緬懷先人 中正紀念堂設計空前絕後

中正紀念堂的風水考據,可以說是台灣建築首屈一指,但實際上要蓋起來卻有很多實際困難,為了避免方位直衝過去的六張黎亂葬崗以及台北監獄等建築,中正紀念堂方位也必須作修正,而且還要讓蔣經國在辦公時,可以一抬頭就看到、緬懷先人,設計師可費了不少功夫。

蔣中正先生逝世後,行政院擇定北市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之間地段為建堂基地,經徵件評選,最後採用建築師楊卓成的設計案,並於民國65年10月31日動土,69年4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

早年喊著「反攻大陸」,即使蔣介石過世,這個心願一樣要併行不悖,所以中正紀念堂大門向西,代表「西望」大陸收復失土。另外,外表以藍、白2色為主,象徵中華民國國徽中的『青天白日』,紀念堂平面為方形格局,象徵蔣中正的「中正」,紀念堂正面共有花崗石84階、大廳階梯5階,合計89階,表示蔣介石享年89歲。

蔣中正銅像位於正堂後方,高達6.3公尺,重21.25噸。銅像後方牆壁則懸掛有「民主、倫理、科學」字樣,以及「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全體人類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等名言。

當然,興建當時也要注意周邊環境,但早年台北市還沒有都市計畫,龍蛇混雜,如果向西一望出去實在不好看,在「眼不見為淨」的前提下,看不到亂葬崗、連監獄也遷走,就連附近警備總部的軍法看守所,也從現在喜來登飯店的位置搬到景美,不讓晦氣聚集,如此一片淨空,讓蔣經國在總統府辦公,一抬頭就能緬懷先人,這樣的設計,在台灣真的是空前絕後。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伊甸義賣牙刷 爆訂配額目標

伊甸義賣牙刷 爆訂配額目標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伊甸基 金會本週六將舉行「刷出健康.擁抱愛」街頭義賣活動,不過有內部工作人員向本報投訴表示,伊甸強迫每位員工推銷一百支牙刷,賣不完不得退回,必須自行吸 收,以一支五十元計算,換句話說每人必須負擔五千元。伊甸回應表示,義賣相關規定已改,賣不完可以退牙刷。

投訴者說,他畢業一年,月薪二萬 五千元,扣除勞健保實領二萬四千元,現在還要扣這莫名的五千元,經濟壓力太沈重,他曾問過主管賣不完怎麼辦?主管告訴他:「可以自己買回家。」他認為基金 會把募款壓力轉嫁到每個員工身上,相當不公平,而且他看過市售德恩奈牙刷一支才四十元,伊甸卻要賣五十元。

伊甸:賣不完可退回

伊 甸解釋,此次德恩奈公司共提供十五萬支護理牙刷,市價六十五元,伊甸賣得比市面還便宜。伊甸說,該會多年來與德恩奈公司合作街頭義賣,上次是在二○○二 年,每次義賣活動都會發動員工共同參與,也有責任配額,希望透過義賣,讓員工可以告訴周遭親友自己的工作內容,而每次義賣成績都相當好。

伊 甸坦承,由於有一段時間沒有義賣牙刷,這次義賣活動公告在內部網路就出現不同的聲音,有人質疑為何要全體動員?為何要有責任配額?經過討論,考量到每個人 的能力不同以及最近工作狀況,決定如果賣不出去可以退,賣得好的人則可多負擔一點,到目前為止反應很熱烈,領牙刷的人比退的多。

伊甸強調,伊甸不會把募款壓力轉嫁到員工身上,如該基金會雖有員工薪資捐款制度,但絕不會強迫。

  這個投訴的小朋友,您要知道,好多的身心障礙者須要有人為他們盡心力,如果您的心態只想到自己,我建議您趕緊換工作,因為這個募款壓力是一定存在的.......

哥哥的一點建議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癌末棄醫 (周珮珊)捐百萬濟貧

癌末棄醫 她捐百萬濟貧

更新日期:2007/11/26 07:10 記者鄭毅、王瑞伶/新竹縣報導

罹患直腸癌的卅三歲女老師周珮珊,治療兩年多未見好轉,她決定自然面對死亡,並捐出原準備做為醫療費用的百餘萬元,嘉惠貧窮學子;「唯一心願是往生後,父母別為我哭壞了身體」。

她心疼父母一路相伴照顧,一句「我愛您們」,三人昨天在病房內都哭了,相約在佛國淨土再續前緣。

周珮珊是新竹縣竹北市竹仁國小老師,前年七月取得台中教育大學語言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因妹妹獲得美國知名大學入學許可,母女三人開心計畫到日本去玩幾天。行前她因如廁頻繁,到新竹國泰醫院檢查,竟得到「直腸癌末期」的檢查結果,讓她頓時天旋地轉。

當 時醫生告訴她,約莫還有半年可活,但家人不放棄任何求醫的機會。周珮珊嘗試各種療法,包括每次要價卅萬元的nk細胞療法(自然殺手細胞療法),連續做了三 次;中醫藥方每帖三百元,吃了九百多帖;三千元的細胞食物也吃了百餘次,每周遠赴台中接受中醫治療,不放過任何就醫機會。

兩年多來前後開了十次大刀,還有無止盡的化療、住院。周珮珊說,母親劉丹素衣不解帶的在醫院陪她,父親周朝基每天遠從新竹幫她準備三餐,再送到台北市內湖的三軍總醫院,「兩個六十幾歲的老人,為我如此奔波、操勞,整整瘦了一圈,我心好痛」。

最近醫院醫療團隊告訴她,她的血紅素只有六點多,身體太虛弱不宜再接受化療,且化療的效果不斷遞減,建議暫停化療,並應有心理準備。

「既知大限將至,反而心裡更清明」,周珮珊的父母為了她成為佛教徒,一再為她祈福,也藉由佛法啟發她對生死的看法,「我與父母都對死亡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周珮珊說,在生命倒數計時的日子裡,她把每天都視為是生命裡的最後一天,雖然父親一再告訴她,「生命的精彩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品質與過程」,但她還是對父母深深不捨。

近日她與父母徹夜長談後,決定停止任何醫療程序,自然面對死亡,並把原先準備好的醫療費用百餘萬元,捐給新竹縣政府成立語文基金會,幫助語文有天份的貧困學生。

看著逐漸枯萎的女兒,周朝基與太太劉丹素強忍錐心之痛,對女兒勇敢正視死亡和大愛之心捐出醫療費用,「她是我們最大的驕傲」。

 求 神醫治她,願主與她同在,望更多的人同心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越窮越忙、越富越閒

越窮越忙、越富越閒 M型趨勢明顯

更新日期:2007/11/05 07:10 記者: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忙忙忙,每天超時工作薪水卻沒有增加,台灣出現「窮忙族」,錢少事多、忙個不停,卻始終是窮光蛋一個;窮忙族無力置產,連退休養老金也無著落!

中央大學人資研究所教授李誠針對一九八○到二○○五年期間,台灣廿五到六十四歲男、女性勞工,每周工時和時薪的變化做的研究報告指出,男性時薪所得前百分之十的「富人組」,近廿五年來每周工時減少了八小時,時薪則增到接近八百廿十元。

但男性時薪所得最後百分之十的「窮人組」,廿五年來每周工時不減反增,時薪換算下來才八十元。女性勞工的「富人組」和「窮人組」也呈同樣趨勢,顯現台灣漸走向「窮者越忙、富者越閒」的社會。

李誠分析富者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窮者卻還留在勞動時代,普遍是處理庶務性工作,對公司產值貢獻度不大,薪資水準無法和付出的勞力成比率。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擔憂,富者因閒,有餘時間吸收新知,懂得多元管道投資,累積財富,閒暇時還能考證照,念EMBA,加強專業能力,升遷更加快速。

窮忙族為了養家活口,甚至要兼好幾分工作,沒有時間投資自己,到最後變成惡性循環,忙個不停,但腦力退化速度越來越快,競爭力越來越弱。

造成窮忙族原因很多,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認為,面對中國大陸強大經濟成長力,台灣普遍被邊緣化,很多工作機會外移,加上兩岸開放政策未明,內需產業不振,產業競爭力滑落,導致不少企業薪酬「M型」化趨勢明顯。

不僅低階員工薪水少,某些產業就連高學歷的社會新鮮人薪資也少得可憐。舉例來說,餐飲服務業的起薪只有兩萬二,百貨零售業、文教出版業起薪有兩萬三就要偷笑。

薪水少,但工作沒有跟著減少。吳睿穎觀察,企業因為景氣差,不少職缺幾乎都出缺不補,一人當二人用,行銷兼庶務,窮忙族的忙碌無法轉化為財富,繁雜的工作也沒法滿足個人成就感,結果越窮越忙,個人價值難以提升。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DRAM合約價破底 創歷史新低

最新DRAM合約價破底 創歷史新低

更新日期:2007/10/24 13:13 記者:記者余健源、林郁仁/台北報導

微軟Vista換機效應不如預期,也讓今年DRAM走勢相當疲弱,最新報價創下歷史新低,讓相關廠商營收相當難看,而外資也不等即將公佈的力晶、茂德財報,提前調降評等,不過瑞產產經董事長陳忠瑞卻認為,目前DRAM不管在報價或是股價都已經出現超跌跡象,未來不排除只要出現小小的利多,就可望全面反彈。

精緻的點選畫面,搭上酷炫聲光特效,微軟Vista的強大效能,倚靠的就是DRAM所提供的運算能力,不過DRAM廠對於Vista效益太過樂觀過度,擴產造成供需失衡,讓今年來DRAM報價像溜滑梯一樣往下破底,從8月以來的2美元,到9月份的1.8美元,10月份跌勢加劇,最新收盤價只剩1.4美元,短短3個月就跌掉了4成,創下歷史新低。

對此現象,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表示:「現貨價來講的話,大家認為說,可能要到明年第一季的時候,才會真正觸底,DRAM股價已經在淨值以下,已經跌很多了,要再大跌機會比較小。」

DRAM報價慘兮兮,也讓相關大廠繳出的財報相當難看,南科由盈轉虧,第三季EPS負的0.35元,華亞科雖然出現小賺,不過外資卻不等力晶、茂德公佈財報,提前丟出報告看衰DRAM股。

德意志大幅調降南科今年獲利預估,由正轉為負的0.83元,預期明年南科將大虧2.13元,將評等為賣出。而巴黎證更同步叫出南科、茂德兩檔各股,評等由持平降為減碼,不過樂觀看待DRAM報價,明年可望落底的訊息

陳忠瑞表示:「整個資本支出,把他砍大概一季兩季之後,整個產量就會減少,供需就逐漸平衡,如果說以長線來看的話,明年下半年應該DRAM會有一波比較好的反彈態勢。」

DRAM歷經今年寒冬,提前大減資本資出因應,同時集邦科技也釋出明年供給成長趨緩,將有效拉抬DRAM報價的訊息,也讓近期疲軟不振的股價24日出現難得的反彈契機。


次貸最糟狀況還沒開始

辜朝明︰次貸最糟狀況還沒開始

更新日期:2007/10/24 04:09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是否已經停歇?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 C. Koo)昨日指出,美國的次級房貸,目前呈現的只是冰山一角,他估計,次級房貸總額高達6,000億美元,「最糟糕的狀況還沒開始」。

為提供客戶佈局全球、放眼世界的理財投資觀點,中國信託商銀與台灣經濟研究院昨日共同舉辦中國信託「財富管理研究院」系列論壇,首次邀請對亞洲經濟局勢有長期研究的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以「從全球經濟互動影響看財富成長契機」為題,從美國次級房貸事件的影響層面切入,探討全球與亞洲的經濟動向。

辜朝明指出,美國次級房貸的違約率,從2005年開始逐步攀升,2006年之後快速飆高,就連一般房貸的違約率也跟著攀升,顯示了多數的美國民眾,在過去的低利率時代,都買了自己負擔不起的房屋。

不過,先前造成股市崩跌的次級房貸風暴,雖然因為美國政府決定提供協助而暫歇,但根據辜朝明的估算,次級房貸的總額高達6,000億美元,影響到200萬家庭,即使美國房屋署提供擔保,但也只能協助10%的受害者,換言之,仍有180萬的家庭,在未來的一年,仍將面臨房貸利率調升、還不出房貸的問題。

特別是美國房屋期貨又顯示,未來四年內的房價將持續下滑,導致現有的房屋市場無人接手、房貸戶紛紛將房子丟給銀行,房地產的成交天數已長達八至九個月,目前美國餘屋率,不但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比起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更為嚴重。

辜朝明分析,如果房貸戶堅持支付房貸,將使購買力下滑;如果將房子丟給銀行,勢將對美國的經濟造成重創,因此他預估,美國經濟的動能,未來將愈來愈弱,美元貶值的趨勢將無法避免,呼籲投資人得多加留意。

至於過去部份投資人相當熱中於外幣存款,藉此賺取利差,辜朝明也以零利率的日圓與高利率的紐西蘭幣為例,分析在資金不斷從低利率地區灌入高利率國家後,已造成「全球失衡」的現象,恐引發部份國家政府的強烈干預,他呼籲,這種過去30年從未發生的現象,投資人需留意各地政府的政策走勢,同時將投資標的分散,務必特別小心。

台灣還要多久才會下降,24個月&36個月.....

----------------------------

次級房貸風暴還沒完?台灣恐進入低利時代!
更新日期:2007/10/24 00:41 記者:張中昌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最糟糕的情況還沒開始?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今(23)日應中信銀之邀,以「從全球經濟互動影響看財富成長契機」為題發表演說時表示,美國房地產恐怕還會再跌十年,因為近期以來,房屋銷售率創十年來新低,平均銷售期間都延長,而這樣的情況只有在1929年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才看得到。

  辜朝明觀察,美國房價持續下跌,但民眾向銀行申請的房貸餘額,並沒有跟著減少,一旦積欠的房貸比房價還高時,會有民眾寧願不繳房貸,因為反正房價一直下跌,將來再用更便宜的價格,將房子買回。

  而這也使得美國房貸違約率大幅升高,辜朝明表示,兩年前一般房貸的違約率只有2.5%,但現在已經超過4%,次級房貸違約率也從9%左右,加倍提升到現在17%。

  同時,從今年五月起全球股、債市大跌的情形來看,辜朝明認為,像是美國、德國與台灣,都正走向類似日本15年前的「低利時代」,而且他預估這樣的時代可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

  辜朝明指出,美國貿易赤字已佔國民生產毛額7%,創下歷史新高,雖然政府很想解決這項問題,但在高油價時代,美國實施弱勢美元,會讓國內通膨更加嚴重。

  「降低負債比率」是美國現在必須開始做的,而這也是過去15年日本一直在做的工作。與美國有著密切貿易關係的台灣,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體質調整,辜朝明表示,因為貨幣政策在低利率時代已經失去效果。

  從歷史觀點來看,辜朝明認為,美國經濟大蕭條花三十年的時間,長期利率才回到1929年時的水準,因此他表示,「低利率時代可能將持續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網路發展下一步 行動化

溫瑟夫:網路發展下一步 行動化

2007-10-23 02:19/何英煒/台北報導

Google全球副總裁暨互聯網傳播者溫瑟夫「Vinton G. Cerf」昨(廿二)日在台北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網際網路下一步的發展,看好行動通訊平台」。他認為,台灣的寬頻基礎建設完善、也有龐大的行動通訊社 群、還有使用中文的特殊文化,Google因此認為台灣是一個很好的測試商業機會的實驗室。以下是訪談紀要:

連網使用資訊沒有時空限制問:你認為網路下一代的發展趨勢為何?答:我認為網路發展的下一個趨勢在於行動化(Mobility),不論何時、何地都可連網 使用資訊。透過行動裝置上網,我認為有二項應用非常切中網友需求,一個是提供地理位置的指標資訊。另一項在於與人分享資訊及相互合作。所以Google提 供開放的界面(API),讓網友、業者提供訊息,舉例說,Google Earth、Google Map兩項服務就是基於這樣的想法。透過資訊分享,也很容易得知那裡有好的餐廳、那兒會塞車等訊息。

手機可跑任何軟體普及化前提問:你認為行動通訊平台上網的殺手級應用有那些?答:目前手機連網可以做的事情,除了找地理資訊外,有些地方已經可以用手機付 款、做為交易授權認證、還有透過手機在自動販賣機購買飲料、現在也可以下載軟體等。可以預見未來這些應用服務都會再擴大。我認為應用要多元普及的前提是, 手機要能夠連結任何一項網路,不論是3G、Wi-Fi或是WiMAX。另一個重要的指標為,手機可以跑任何的軟體。

單靠一種技術,無法達成問:行動通訊上網服務,何時可以達到爆發的臨界點?答:單靠一種技術(如光纖、有線電視纜線、WiMAX、Wi-Fi)是無法達到 的,沒有一種技術可以主導。Google希望公司的服務可以用在任何的手機、任何的平台上。目前全球有三十億個行動通訊裝置,我預期當三○%至四○%的手 持式裝置都可以連網時,就能達到市場起飛的爆發點。

問:Google有什麼專案打算在台灣進行嗎?答:目前沒有確切的項目。我個人倒是想到一個不錯的點子,現在數位家庭有很多裝置,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遙控器。如果所有的遙控器都可以連網,透過網路服務來做管理,或是透過手機連網來控制家電產品,這或許是個不錯的服務。

問:外傳Google打算要推出自有品牌手機Gphone?答:Gphone?我沒有Gphone耶!Google希望每一項服務都可以在每種手機上使用。我可以告訴大家,業界的謠言真的很多。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未來最夯行業

未來最夯行業:健康照顧、教育和金融服務

更新日期:2007/10/22 16:30 記者: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美國勞工部預測,未來數十年最需求最高的行業是健康照顧、教育和金融服務,而需求減少的工作包括製造業、電腦程式設計師、新聞記者、聯邦政府僱員等。

由於生產移往海外,到2014年,製造業工作預期將減少超過5%;紡織業也一樣,如縫衣機操作員的需求將大減36%;科技將取代更多工作,到2014年,檔案管理員工作將縮減36%;數位相機將使人工沖洗照片業減少三成;電表抄表人員也會減少。

有些成長速度較低的產業使人意外,例如電腦程式設計師。儘管電腦工業不斷進步、就業會增加,但2004年到2014年,電腦程式設計師人數預料只增加2%,主因是工作外包,想要從事電腦業的人,必須選擇一項專門領域,如網路安全。

另一個錢途黯淡的工作是新聞記者,雖然新聞事件永遠需要有人採訪,但記者職位的數量,在未來10年預期只成長5%。大多數工作將會在小城鎮,薪水也不高。電台播音員也將面對艱困情況。

每個在網路上訂機票的人,都知道為何旅行業岌岌可危,但美國勞工部預測,到2014年,旅行社工作只會縮減6%,因為豪華和特殊旅行的需求,以及旅遊支出增加,將稍微拉抬此一行業。想開旅行社的人,最好選擇一個有利基的領域,或專門做特定目的地的旅遊。

維吉尼亞州就業諮詢公司Pathfinders的主任史派德福說,不要擔心自己希望從事的職業前景不佳。一個職業只要適合自己的才幹,就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爬到最高層,即使該行業正在萎縮。

大學畢失業創新高 首度超越高職生

大學畢失業創新高 首度超越高職生

更新日期:2007/10/23 07:30 記者: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高學歷高失業已成趨勢!主計處昨天公布,今年前三季大學程度以上失業率首度超過高職學歷者,其中更有高達83%(約9.6萬人)屬於「自願性失業」。

主計處昨天公布,9月分失業率為3.99%,是七年來同月的次低水準,僅高於去年九月的3.96%。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表示,今年1到9月的平均失業率則為3.92%,也創下七年來的同期最低。

不過,主計處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國內大學以上學歷的平均失業率高達4.45%,首度高於高職學歷的4.43%。黃建中指出,這群高學歷者人數約有11.6萬人,其中有83%(約9.6萬人),屬於初次尋職失敗或是對原有工作不滿意的「自願性失業」。

他說,近年來由於國內大學以上的畢業生愈來愈多,讓本來適合大學以上畢業生的工作變得「僧多粥少」;再加上這群人的年紀較輕,轉職頻率原本就比較高,才會使得擁有大學以上程度的高學歷者失業率節節升高。

整體而言,黃建中指出,在國內勞動市場穩定成長下,9月失業率走出暑假求職旺季的高點,回復到低於4%的水準,9月總勞動人數為1,073.9萬人,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6.6萬人。此外,1至9月的平均勞動力參與率為58.24%,較去年同期上升0.39個百分點,也創下近10年來的同期新高。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達賴:我是中國人

達賴:我是中國人

更新日期:2007/10/21 07:20 記者:華盛頓特派員林寶慶/十九日電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十九日離開華府前,舉行華文記者會,首度表示他是中國人,主張「漢藏大團結」。

達賴說,他訪問台灣時,即告訴部分民進黨領導人,他不主張西藏獨立;並建議台灣與中共發展緊密獨特的關係,比較實際。

達賴強調,如果西藏獨立,一定又弱又窮;西藏只有留在中國之中,才能繁榮。

達賴不主張西藏獨立,改為尋求自治,但不被中共接受。他解釋,他希望真正自治,是教育、文化、宗教、經濟、環境等事務由藏人管理,自治應及於大藏區,包括雲南、四川、甘肅、青海等省分藏人區。

記者問達賴,他是否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達賴回答: 「是的。我們並不尋求獨立,因此理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不過,實際上我是個難民。」他說,全世界都知道他不主張西藏獨立。

至於何時再訪台灣,他說現在北京老闆不讓他訪問台灣。他說他很想去,只要與中國政府達成諒解,他就會前往。

達賴喇嘛並指出,他在九七年第一次訪問台灣時,即告訴民進黨人,他不主張西藏獨立。他並建議台灣與中國發展緊密獨特的關係,才比較實際。

他重申,他自一九七四年起,已放棄獨立,而投入「中間道路」的妥協途徑。他也承認「中間道路」未獲得實質結果,使部分藏人走上獨立路線。

達賴說,中共控制西藏,百分之九十五的藏人都有不滿;有問題就應該解決,否則對藏人及中國人都不利。他強調,布希政府及美國國會完全支持他的「中間道路」。

達賴強調希望訪問大陸的意願。他說,不希望自己訪問大陸造成挑釁,而是希望帶去正面、更清楚的了解。

至於何時再訪台灣,達賴說,「北京老闆」不讓他訪問台灣,但只要與中共政府達成諒解,他就會前往台灣。

施振榮期許 非營利組織CEO 要有企業經營思維

施振榮期許 非營利組織CEO 要有企業經營思維

更新日期:2007/10/22 04:39 記者: 黃智銘/台北報導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旗下智榮基金會贊助舉辦「非營利組織CEO論壇」,施振榮本人昨(廿一)日也出席發表演說。他表示,隨著台灣非營利事業團體數目增長與規模擴大,非營利事業CEO的角色也更趨重要,期許各非營利組織CEO最好都要有企業經營思維,且台灣公益基金應有公益創投的新思維,投資於有發展潛力的公益事業以擴大影響力。

 施振榮自宏碁退休之後,目前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推動品牌台灣和台灣品牌的公益事業,旗下智融集團也設有智榮基金會專事公益事業的推廣。

 施振榮昨以「CEO經營事業之道」為題發表演說,他強調,非營利組織CEO應有新視野,營運需具備企業精神,以受惠者之質量效益、志工及捐助者的快樂成就指數為指標,同時應建立治理機制,讓價值創造大於成本投入,如此方能永續發展。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薪資比重下降 我比美日糟

薪資比重下降 我比美日糟

更新日期:2007/10/14 09:10 記者: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國內上班族薪資原地踏步!根據主計處分析指出,近年來國內受雇人員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十五年來下降五點六個百分點,減少幅度比美國歐洲日本還要大。

主 計處表示,造成國內上班族薪資水準停滯不前的主因是「全球化」,由於開發中國家釋出廉價勞動力,使得先進國家勞動薪資出現向下修正壓力,台灣更因為接近中 國大陸,產業持續外移,薪資漲幅明顯受限,二○○五年的數字僅略優於二○○四年的百分之四十五點七,顯示全球化對國內勞工薪資水準的變化影響劇烈。

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最新報告同時也指出,近廿年來,隨著企業的全球運籌布局,以及中國、印度還有前東歐集團等新興市場的政經情勢開放,釋出大量的勞動力,對全球勞動市場帶來相當大的衝擊。

影響最大的當屬先進國家,其勞工的薪資水準出現向下修正的壓力,勞動報酬占GDP比重逐年下降;IMF說,自一九九○年以來,先進國家的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就明顯減少;其中,美國減少二點二個百分點,歐洲減少三點七個百分點,日本也減少三點九個百分點。

不過,同時期的台灣情況,卻比這些先進國家更糟,主計處的數據指出,從一九九○年到二○○五年的國內受雇人員報酬占GDP比重,下降五點六個百分點,減少幅度不僅是美國降幅的兩倍以上,也高於歐洲、日本降幅。

依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二○○七年六月「就業展望」報告指出,二○○五年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金磚四國提供勞動力約占全球百分之四十五,OECD國家則不及兩成。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高位者錢多事少 有點道理

錦標賽理論:高位者錢多事少 有點道理

更新日期:2007/10/13 04:39 記者: 尹德瀚/綜合報導

待過職場的人都對一個現象憤憤不平:在上位的人工作輕鬆薪水又多,而基層人員做牛做馬也賺不了幾個錢,但大家對這種現象只能發發牢騷,卻提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經濟學家拉吉爾對此卻提出其獨到之見,認為這種不公平的現象也不是全無道理。

他發現在職業運動競賽中,運動員的報酬來自於勝利而非辛苦,例如費德洛在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奪冠,大家都知道他獲得豐厚獎金是因為他一路過關斬將,從而對其他球員形成強烈誘因,鼓勵他們更辛苦練球。

拉吉爾認為,運動場上的哲學也適用於職場,在上位者的豐厚薪水就好比職業運動冠軍的豐厚獎金,它所要鼓勵的對象不是已經爬到高位的人,而是在底下掙扎的基層員工,就像誘餌一樣,讓他們為了能夠向上爬而甘願被壓榨剝削。這就是拉吉爾所謂的「錦標賽理論」。

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何辦公室總是充滿爾虞我詐的鬥爭,因為錦標只有一個,但每個人都拚了命想當贏家。

為什麼公司一定要用這套方式來獎勵員工?為什麼不能根據員工的客觀表現給他們應得的待遇?依照拉吉爾的邏輯,評斷員工的表現是非常複雜的過程,上司給下屬打考績就像顧客去買中古車,每一輛看起來都不錯,業務員更是說得天花亂墜,但顧客很難判斷優劣。

在這種情況下,「錦標賽理論」自然發生作用,大家都把爬到高層作為目標,期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工作輕鬆錢又多,至於誰能真正爬到那個位置,大家只有各憑本事拚老命了,而這也正是老闆希望的。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家庭負債比 亞洲最高

台灣人家庭負債比 亞洲最高

更新日期:2007/10/10 04:39 記者: 林上祚/台北報導

根據亞銀的研究報告,台灣家庭負債與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近六年快速上升,增加了十五.八個百分點,其比率居亞洲之冠。學者指出,這代表過去台灣的經濟成長動力「是借來的」,同時未來的成長動力亦將受限。

央行過去四年透過優惠房貸,不斷刺激民間購屋需求,讓八月分台灣購屋住宅貸款餘額,創下了4.6兆元的歷史新高,台灣家計單位負債與GDP比率,過去二年已逼近60%,今年第一季雖降至54.2%,但仍居亞洲之冠,台灣家庭已被房貸等負債壓得喘不過氣。

過去2年逼近60% 民眾負擔重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公布研究報告,台灣家計單位負債金額與GDP的比率,2001年起不斷走高,其中信用卡卡債等非房貸負債餘額,2005年底來到最高峰,占GDP比率高達23.8%,去年起卡債風暴爆發,今年第一季雖然降至18.2%,但仍高於韓國香港等。

另 外,台灣房貸負債,這幾年因為銀行利率偏低,加上央行推波助瀾,房貸負債佔GDP比重已經從2001年的26.6%提高到去年上半年的37.2%,使得家 計單位過去五年的負債比率,從原本的43.3,增加到去年年中的59.1%,高於香港的54.1%與韓國的40.2%,居新興亞洲之冠。

購屋住宅貸款餘額不斷創新高,讓金融機構與主管機關也開始心生警惕,中信銀等銀行紛紛緊縮小套房房貸。

殷乃平:房貸逾放走高難避免

政大教授殷乃平表示,台灣金融機構在卡債風暴後收入遽減,為了解決銀行爛頭寸,去年開始全力衝刺房貸,殷乃平相信,這二年銀行衝房貸過程,有一部分貸款可能借給了償債能力不佳的民眾,未來在經濟走下坡過程,金融機構房貸逾放走高現象,可能難以避免。

瑞銀證券北亞區經濟學家吳德愷(Duncan Wooldridge)表示,台灣自九0年代中期起,民間負債比率不斷走高,目前民間部門負債餘額相當於國民生產毛額的1.6倍,這樣的負債水準,已經很難再提高(除非台灣想要走上日本的道路),換言之,台灣已經很難再透過民間信用擴張,刺激經濟成長。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唱片、報紙…10行業 10年後收攤

唱片、報紙…10行業 10年後收攤
更新日期:2007/09/29 07:00 記者: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百年老店,古來稱羨,但時代不同了,三百六十行裡,有些行業難以再撐下去,企業家網站(Entrepreneur.com)列出十種行業,依目前走勢,十年後可能收攤。這十個行業是:
‧唱片行:唱片行關門的速度破紀錄。唱片零售業霸主淘兒研判自己挺不過線上音樂和沃爾瑪之類連鎖賣場的競爭,去年關掉全美所有八十九個店面。CD愈來愈難賣,沃爾瑪可以用其他百貨的銷路來抵消CD的虧損,但沃爾瑪唱片部門能否撐過十年還很難說。
‧傳統底片:有錢別再投資這一行。二○○六年五月到二○○七年五月,數位相機列印的照片成長三成四。底片型相機銷量下跌四成九,但數位相機繼續每年成長百分之五。美國網路用戶七成有數位相機。加拿大七成人口有數位相機。
‧報紙:電台和電視新聞問世時,有人喊報紙完了。傳真機降臨時,有人說今後新聞傳真到府,報紙無用。報紙都挺下來了,但數目從網路誕生的一九九○年代以來一落千丈。
‧公用電話:一九九七年,全美國有二百萬具公用電話,如今只剩一半。機場和飯店還會設公用電話,方便沒有手機的人。毒販為避監聽和追蹤,最愛用公用電話亭。
‧舊書店:到舊書店找絕版書,找你童年最愛的讀物,翻翻揀揀,樂趣無窮。
‧電話行銷服務:五年前美國民眾發起「別打給我」運動,電話行銷業大受打擊。業者雖無孔不入,連你自認滴水不漏的手機也鑽進來,但這一行愈來愈難做。
‧電玩場:電玩場還在,在電影院、高爾夫練習場和其他觀光場所都還看得到,但消失只是早晚。十年前,美國有一萬個電玩場,現在不到三千。
‧撲滿:小豬的腳步真的趕不上時代,沒人做小豬的日子不難想見。
‧噴藥飛機:目前美國噴藥飛機的機齡平均六十年,而且數目銳減。這一行太危險,三不五時把藥噴到農場工人身上。空中噴藥十年內還會存在,但不會像現在是個體戶生意,而是由航空公司經營。
‧同志酒吧:男同志和女同志在社會上日益獲得接受,可以正大光明見人,不必躲進同志酒吧。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次級房貸

這兩週台灣股市上沖下洗,著實讓不少投資者心涼了一半,為何會在短短的時間內,造成台灣股市這麼大的變動?追究其根本原因有大部分是導因於美國股市也在往下修正,美國股市往下修正的最大導火線,就是因為次級房貸出了問題,導致房地產有泡沫化的危機,房地產一旦泡沫化,將會牽扯整體經濟情勢的發展,所以台灣也遭受了波及。但很多朋友都很疑惑,到底什麼是「次級房貸」?這篇文章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

既然會取名為「次級」房貸,就含有第二順位的意思,也就是針對一些金融機構,篩選過不要的客戶,或者信用異常的客戶進行房屋貸款,然後收取較高的利息,但跟台灣所謂的「二胎」房貸並不相同。

也因為信用不好的人也可以貸款買房,所以前幾年美國房市一片欣欣向榮,也帶動了外界對於美國經濟回春的印象,沒想到現在卻成了美國經濟的一顆不定時炸彈。

深入了解美國金融環境,就會發現美國人普遍都是利用不動產來做理財規劃,因此他們沒有嚴重的雙卡問題,只要有房子就可以借的到錢,而且不只會跟銀行借,美國還有更多不動產的融資管道,但這就跟台灣的現金卡問題同樣,撈到的都是信用較差的客戶,在整體國民所得沒有提升的狀況下,幾年之後就會釀成金融風暴,只不過在美國是次級房貸、在台灣是雙卡問題。

這是金融商品高度發展的國家都會遇到的問題,因為金融商品高度發展造成經濟發展的假象,日本、台灣、美國都相繼發生,但只要風暴過後,經濟會慢慢復甦。

台灣前兩年曾經討論過「融資法」,準備開放資融市場,但一直沒有下文的原因,就是考量對整體社會的衝擊,我如果記得沒錯的話,資融法法定上限的利率高達30%~40%,但礙於社會觀感,這樣的法規一直沒有通過。

當然美國次級房貸的利率水準,還在政府的控制內,並不會高的離譜,與台灣融資法有著明顯差異,但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針對條件差的客戶進行放款。

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台灣或許也會有類似次級房貸的商品出現,而且我也相信融資法,再過幾年應該也會通過。只不過雙卡風暴就已經讓台灣金融市場受重創,如果開放上述的政策,就應該更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否則美國的現況就是台灣的未來。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叔公的理髮店-三之三文化出版

叔公的理髮店-三之三文化出版

中信月刊-第521期 2005.07出版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

作者小珍最喜歡的親戚就是傑德叔公,傑德叔公是位理髮師,他騎著馬到處為人理髮,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家窗明几淨、寬敞舒適、屬於自己的理髮店。他努力工作,盡量攢錢,在那個種族隔離的年代,為了小珍的醫療費用,他用掉了當時的積蓄。之後他繼續辛勤工作,幾乎存夠錢時,又偏逢銀行倒閉,前功盡棄。叔公一直沒放棄開理髮店的夢想,終於在他七十九歲時願望實現,很多人都來慶賀,老叔公非常開心,次年他就過世,但是他留給世人的感動和榜樣卻呈現在這本書上。

傑德叔公和作者都是美國黑人(現在稱為非裔美人,African American),當時黑人在社會上受到歧視,形成一股龐大的種族隔離的敗壞風氣,白人的優越感瀰漫在生活的諸多層面,黑人必須卑微的求生存。但是字裏行間流露著的是寬廣的溫柔,而非怨恨,這種溫柔的力道十分驚人,叔公在遭遇逆境時,一味逆來順受,不是他懦弱認命,而是因為他內心深處相信,只要他不放棄,終有一天他的夢想會實現,他只需繼續做他該做的事,上帝就會按祂的時刻成全他的夢想。如此堅韌的性格加上謙卑,就是扉頁間流露無遺的溫柔品格。

謙虛溫柔

圖畫中的叔公長得人高馬大,表情卻是和藹可親。他會跟小珍玩假裝理髮的遊戲,會將夢想告訴跟他年齡差距甚大的小珍。他為人理髮,即使人們付不出錢,他也體諒的接受一些食物,甚至銀行倒了他畢生積蓄,他還是沒有破口大罵,而是說他會從頭來過。他一生以服務人群為目的,攢錢終究也是為了讓大家有個可以享受理髮的地方。

一般我們稱呼男士gentleman,腦海中浮現的大概是西裝筆挺的知識分子,他們因飽讀詩書而文質彬彬。然而gentle的真義是謙虛溫柔,就像傑德叔公這樣,他「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弗所書四章2節)。或許他教育程度不高,理髮的工作屬於藍領階級,沒有固定收入,除了那套始終如一的夢想—一個小人物的狂想曲,他似乎也說不出甚麼高言大志,在別人看,他的一生做的是一份簡單而無聊的工作,他是弱勢族群的一員,但是他以實現夢想來破除隔離,顯出他真正是品格上的巨人。

我們看到最後他的理髮店終於開張了,賓客盈門,過去受過他恩惠的人,如今都來慶賀。有趣的是,他還是「老闆兼工友」,一人理髮店,要安排四個座位作甚麼?是否讓正在理髮的人跟還在等待的人能夠平起平坐?他「處心積慮」為的還不只是滿足自己的終身願望,而是對社會風氣的和平抗爭。

多給少取

高貴的氣質不在世俗的肯定,當我們感歎社會風氣敗壞的同時,不妨反思自己是否也摻了一腳?當我們鼓勵孩子出人頭地時,是否也希望他站在優越感的那一邊?我們提供傳記書籍給孩子閱讀,勉勵他要作「偉人」,但是誰是偉人呢?一將功成萬骨枯,一般人心目中的偉人多半是將別人踩在腳下的人,其實社會一點都不缺少那些強取豪奪的「勝者」,但是像傑德叔公這種小人物,他們多給少取,才是我們迫切需要的偉人。

仔細體會,這個故事其實令人心酸,描述的是一個因種族歧視而實施隔離的時代,黑人的社會地位低落,工作辛苦,生活卻沒有保障,如果他們沒有好的信仰,日子一定愁苦不堪。然而圖畫所採用的色彩卻是鮮明活潑,歡天喜地的,或許叔公的樂觀深深影響了作者,生活的艱難並未在心裏留下陰影,回憶中充滿著溫馨,像陽光一樣,暖洋洋的,令讀者重新得力。因為「只要以裏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神面前是極寶貴的。」(彼得前書三章4節)

威威找記憶-三之三文化出版

威威找記憶-三之三文化出版

中信月刊-第523期 2005.09出版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

小男孩威威住在老人院隔壁,他認識院裏每一位老人家,也知道他們喜歡做的事情。其中他最喜歡的是南西奶奶,然而,九十六歲的南西奶奶得了失憶症,威威試著到處問人,想知道南西奶奶所失去的「記憶」到底是甚麼,他想幫她找回來。而每位老人家也就他們個人所體驗的對「記憶」的感受告訴威威。於是,威威開始為南西找記憶,找了幾樣東西後,他拿去給南西奶奶,南西每拿起一樣東西,就想起一些過去的事情,兩人談得很開心,威威終於幫南西奶奶找到記憶了。

記憶是甚麼

這本書的作者和繪者都是澳洲人,談的是全世界都在面臨的老人問題。一般人都怕變老,但都希望活得很久,也就是說,活得越久,當老人的時間就越長,如果你對老人的觀感是負面的,那你不喜歡自己的日子就很長,誰希望如此呢?故事中的男孩幸運的有機會認識這麼多老人,也跟這些「忘年之交」相處甚歡,所以他才會知道秦奶奶會彈風琴,顧爺爺會講鬼故事,裘爺爺愛打板球,穆奶奶拄著木頭柺杖,莒爺爺的聲音像巨人一樣宏亮,南西奶奶則是喜歡聽威威講小秘密的老朋友。

好朋友當然是要互相扶持的呀,南西奶奶失去記憶了,很可憐,威威才不會置之不理呢!但是要找回記憶,首先你得知道「記憶」長甚麼樣子。而威威蒐集到的形容包括:使你覺得溫暖的、很久以前的、讓你哭、逗你笑、像金子一樣珍貴的事。威威按著線索,在他能力所及的範圍找到一些可以回應上述描述的東西,例如:一顆新鮮雞蛋、一盒貝殼爺爺的徽章、懸絲偶、和他最寶貴的足球。這些東西真的會喚回南西奶奶的記憶嗎?

正面的意義

把玩著這些奇特的東西,南西想起童年的點滴,還有她親愛的家人,更想起認識威威的那一天和他們所有的小秘密。一老一小,藉著互相的疼愛,威威瞭解了記憶是甚麼,而南西奶奶也找回千金不易的記憶。孩子的天真反映在簡單而具體的事物上,我在這個故事裏看到「意義」這個很抽象的東西。人生是由許多記憶串連起來的,隨著年歲增長,記憶累積越多,但是上帝大概是不願我們承擔太多,所以到了某個年齡(因人而異),多數人的記憶會逐漸減退,就像《標竿人生》中所說的,人生是一場考驗,通過考驗,品格就會被塑造出來。也就是說,發生了甚麼事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發生這些事之後對你這個人有甚麼影響。

所以很多事情都會被忘記,但是意義卻會伴隨著那些事情所塑造出來的人,也就是說,如果當一個人不管經歷何事,在他身上都轉化成正面的品格,到老了,他會是一個可親的老人。倘若他所累積的是怨恨不滿,老年的「秋後算帳」就會充滿苦毒。

與這些位雞皮鶴髮的老人相處,顯然給了威威不少正面的影響,小小年紀的威威一點都不妄自菲薄,在其他人都束手無策時,他以實際行動來對老朋友伸出援手,畢竟,對和藹可親的南西奶奶來說,她的一生是值得回味的。

恩慈的品格

威威的善舉令我想到「恩慈」(kindness),有時候我們對別人好,是因為對方有回報的能力,禮尚往來,內心終究是平衡的;有時候我們對別人好,是因為若不如此,可能會被欺負,反正壞不過人家,只好以德報怨。但是真正的恩慈是「我不這樣也沒關係」,你可以欺負人卻不願意出手,你可以袖手旁觀,卻寧可釋出善意,完全是主動的,沒有勉強。

就如上帝說:「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出埃及記卅三章19節)人是上帝按著祂自己的形像造的,也當有神的恩慈性情,而威威身上顯露的正是如此的品格。◆

培培點燈-三之三文化出版

培培點燈-三之三文化出版

中信月刊-第522期 2005.08出版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

培培來自一個義大利移民到美國的家庭,母親已逝,父親體弱又失業,培培想找工作幫忙家計。但是他年紀太小,幾經嘗試都被拒絕,幸好有一天,一位朋友請他代班,幫忙點街燈,培培很看重這份臨時工作,姊姊妹妹們也都為他高興。唯有父親十分生氣,認為這是沒出息的事。

培培點燈時,都為許多人祝福。有天父親心情煩躁,破口大罵,培培於是懷疑自己點路燈的價值,有一個晚上沒去點燈,當晚小妹沒回家,一家人都很著急,爸爸請求培培去點燈。培培終於在街燈下找到妹妹,帶她回家,父親因此接納了他的工作。

希望和現實

培培是個懂事的孩子,家裏人口多,家境不好,他不忍心看著爸爸愁眉不展,希望自己能減輕家裏的經濟壓力,但是小孩能做甚麼呢?當然不可能是達官顯要啦,只能打打工,賺點蠅頭小利,看在父親眼裏,當然是不以為然,所以他說:「我們大老遠從義大利移民到美國,難道是要來點燈的?」對移民家庭來說,離鄉背井無非是要改善生活,他們得放棄原來所熟悉的和擁有的一切,到陌生地方從頭開始,這需要很大的決心,但是希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如何拉近呢?

父親希望培培能揚眉吐氣,當個有出息的人,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培培能做的「只是」點燈,而且還「只是」代班呢!這落差未免大太了吧?不管如何,培培還是給自己和家人一個機會,他走馬上任,且引以為榮,除了忠心的點燈,他還很創意的每點一盞燈,就為一個人祝福,這可是不折不扣的「提名代禱」呢!所以點燈對他而言其實已經不只是點燈,而是成為別人的祝福。

當父親破口大罵時,他畢竟是個孩子,他想順從父親,不再讓父親蒙羞,他能做的就是「罷工」,這一來,大家才發現點燈的工作很重要,沒有了燈光,街道陷入黑暗,不但不方便,也使得安全沒有保障。當大家央求培培去點燈時,培培還振振有詞的說:「點燈是沒出息的,我要好好用功,當醫生或是律師……」我想他那位落魄的老爸一定很尷尬,其實培培這樣說並非故意要讓父親難堪,而是出於愛父親,他真的很想符合父親的期望,讓父親滿意。

真正的平安

雖然結局是皆大歡喜的互相接納大團圓,但是我看到這位父親的矛盾和掙扎,或許他對培培的失望其實是對自己的失望。一個男人因身處異鄉,體弱而失業,無法讓孩子們過衣食無慮的好日子,心裏一定很不好受吧?兒子體貼懂事,但畢竟還不是該工作賺錢的時候,卻得分擔家計,父親的哀愁和軟弱實非培培能懂的。

如果培培只是安分的點點燈,這個故事還不會如此感人,這個善解人意的培培將點燈視為神聖任務,他誠心誠意為家人祝福,雖然力量微薄,然而祝福卻是不花錢且人人需要的。我相信他點完街燈時,心裏一定很滿足,他為每個人所求的是平安,他自己享受的也是內心深處的平安。

平安、和平,都是人之所欲,但平安不僅是身體無病痛,走路不跌倒。和平也不僅是家人不吵架,世界太平。真正的平安是人與神和好,是屬天的平安—heavenly peace。培培一家人雖然物質缺乏,但是有愛,愛能遮掩許多過錯,就能化解誤會,彼此接納。

比起一些豐衣足食卻缺乏親情的家庭,培培一家算是非常幸運的,雖然走過愁雲慘霧,生活問題總有解決的方法,有時適度的缺乏反而讓家人更凝聚。當我們讀到培培的姊姊妹妹們如何肯定他、支持他,「培培,我們真是為你高興」「培培,你一定會做得很好」,很難不被深深感動。孩子們並未譴責父親,只是不斷以積極正向的態度,讓這對父子終於建立和好的關係。

「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各書三章18節)家人的衝突唯有回到真正的一家之主上帝所指示的道路上,才能永遠的化解。培培這一家以後還會面臨不同的問題,但相信他們已經摸到平安的訣竅了。

雪花人-三之三文化出版社

雪花人-三之三文化出版社

中信月刊-第527期 2006.01出版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

威利班特利對雪花的熱愛程度超乎一般人,他自幼收集、觀察和研究雪花,並且為了與別人分享雪花之奇妙,而試著以筆描繪,捕捉雪花獨特細緻的圖案,但因為雪花稍縱即逝,他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直到十七歲那年,父母為他買了一台顯微鏡相機,才幫助他達成保存雪花圖案的心願。他一生專心研究雪花,寫文章和賣照片的收入也都用在研究雪花,成了一位遠近馳名的雪花研究者。六十六歲那年,大家為他出版了一本書,不久他因蒐集雪花感染肺炎而離世,後來鄉親為了感念他,建立了一個雪花博物館。

這本書得到凱迪考克獎真是實至名歸,它的木刻圖畫表現出威利班特利的堅忍卓絕,兩旁類似書籤的設計也提供許多與威利有關的有趣信息。更在故事中表達了這一家人的獨特的價值觀,令人百讀不厭。

夢幻之美

雪花對我們生長在亞熱帶和熱帶的人來說,總帶點夢幻的美感,我們都是從影片或圖片裏先看到白靄靄的雪地,想像雪花從天而降,說有多美就有多美,因此偶爾高山頂上飄雪,人們呼朋引伴,不厭其煩的忍受漫長的車陣,為的是上山賞雪,爭取難得的經驗。然而威利生長的地方是美國的Vermont州,在美國東北部,冬天下雪下到令人心寒,對務實的人來說,雪花應該是「天敵」,威利卻認為雪花是上帝給人的禮物,怎麼會有人愛敵愛到如癡如醉?真是不可思議。

因為他如此的喜歡雪花,他非常渴望與他人分享這個由上帝精心創造的美,所以他想盡辦法,要「保留」雪花,他不是只喜歡雪花,他熱愛自然,他喜歡花草,喜歡昆蟲,他也與別人分享他的喜歡。最「遺憾」的是,他無法跟人分享雪花。威利並未因困難而放棄,他想為雪花攝影留念,呵呵,在那年代真是痴人說夢。如果他要拍的是貴重的鑽石也就罷了,那滿坑滿谷的雪花,哪需要一個傻小子浪費青春去留影呢?

但是威利的價值觀不同,他知道把雪花當成平凡生活的一部分,跟把雪花當成上帝的傑作,是不同的享受和體驗,別人看他莫名其妙,他還是甘之如飴。而威利的父母更是不容易,在那時代,他們毫無「培養孩子的競爭力」的壓力,卻願意花十頭牛的代價,替他買一架顯微照相機,滿足他的求知慾,這是甚麼樣的癡情父母啊?然而因著他們的成全,威利在雪花的研究上才能達到專業水準,我相信那架顯微攝影機的功力,是來自父母對於他的認真執著的研究精神的肯定,引發了威利勇往直前的動力。

忍耐或忍受

在威利的一生中,忍耐(patience)應該是一項極重要的品格。首先,他得忍耐在酷寒中捕捉雪花的完整,在還沒有顯微攝影機之前,他得忍耐屢拍屢敗,絕不放棄。其次,他得忍耐別人異樣的眼光,雖然書上沒有太多負面評語,但是我想除了大惑不解之外,應該也會有一些鄙視和調侃。聖經上關於忍耐的教導很多,例如,「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馬書八章25節);「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十二章12節);「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希伯來書十章36節)。

忍耐要為了「值得」的事,才不會變成忍受(endurance)。例如我們若為了上帝的大使命,讓更多人能聽到福音,清楚明白信耶穌,而能靈魂得救,那麼不管遭遇何事,我們都會維持熱情,即使在苦難中還是願意忍耐。若我們只是被動的接受生活的挑戰,以還債的心情面對人生的苦難,那就是忍受。

威利班特利是個活著有目標的人,他內心清楚上帝要他完成的使命,他就義無反顧的「潦下去」,他真是個傳奇人物,為雪花而活,為雪花而死,只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上帝創造的奇妙,他真是忍耐的好榜樣啊!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十二章12節

家庭圓夢行動——《媽媽的紅沙發》之幸福秘方

家庭圓夢行動——《媽媽的紅沙發》之幸福秘方

愛家雜誌 第十一卷 第四期 2006/04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一個三代同堂且一家三口都是女性的單親家庭,經過一場火災後,如何重建家園,並買到心目中的理想沙發。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

小女孩的家遭火災,雖然東西都燒光了,鄰居也湊合著給他們一些家具和用品,但是媽媽當餐廳的女侍,收入微薄,工作很辛苦,需要買一張舒服的沙發。一家三口──奶奶、媽媽和她,在家裡放了一個大玻璃罐,每個人都將零錢投進去存起來,終於存滿了罐子,也買到她們心目中的理想沙發。
這本書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這是圖畫書最高的榮譽。故事情境採用倒敘法,從媽媽在藍車餐廳當女侍開始,以小女孩第一人稱訴說她們家的故事。她先提到她放學後也會去餐廳幫忙,賺點小費,因為她們在存錢。存錢作什麼用呢?要買一張舒服的沙發。為什麼要買沙發呢?原來有一天她與媽媽出門時,家裡被火燒光了。就這樣,作者讓我們看到這個家庭的「悲慘」遭遇。
可是,書裡圖畫的顏色卻是鮮豔的,線條很活潑,女孩子的口氣也很天真,充滿盼望。連家裡被火燒焦的那一頁,四周一片焦黑,祖孫三代從窗口往家裡看,讀者看到的畫面卻是窗外有藍天,令人感受到絕處逢生的強烈生命力。

三口之家的沙發夢
女孩娓娓道來的過程,讓人感受到小孩細膩的心思。她提到三人如何省下每一分錢,抱著積少成多的信心,讓大大的玻璃罐裝滿了小小的銅板,然後將這些銅板扛到銀行去換成鈔票。我想像銀行行員看到這個數銅板的任務,一定啼笑皆非。(我算了一下,一張沙發大約兩百美金,如果他們存的都是quarters,就是兩毛半的那種銅板,也有八百個銅板呢!更何況其中必然有很多一分、五分、一毛錢的小銅板!)那位行員那天大概只需要做這一件「大事」吧?!呵呵,一定很難忘,如果是我,說不定自己買張沙發送給他們比較省事。
不過不用擔心,她們順利地換了鈔票,開始上街搜尋想要的那種沙發。她們試坐了很多沙發,以她們的經濟能力,應該也沒太多可以挑的,沒想到,真誠感動天,她們居然在芸芸眾沙發中,找到那唯一的、她們朝思暮想的那張沙發,價錢符合她們的能力,大小夠全家擠在一起,多麼快樂呀!
女孩細心描寫買到沙發後的興奮心情,她們根本等不及店家送貨,就由叔叔開著小貨車親自運送,而小女孩也等不及回到家,捷足先登地到貨車上試坐沙發。這種快樂恐怕是千金難買得到的,而這貧窮的一家享受的是千辛萬苦後的甘甜。
這張得來不易的沙發可發揮了無窮的功用,白天只有奶奶在家,這就是她的沙發,傍晚媽媽和女兒回來,這又是她們可以共同享受溫馨時刻的沙發,最後一頁我們看到祖孫三代擠在沙發上的幸福模樣,內心很難不激盪。

找出全家人共同奮鬥的目標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一家三口都是女性,而且是單親媽媽,生活想必不容易。遭逢火災之後,家徒四壁,在鄰居的愛心協助下,重建家園,可以想見這家人平日與人相處應該是可圈可點的。我想她們的鄰居也不會很富有,但是富有跟慷慨不一定成正比,貧窮的人常因懂得施捨和分享,而享受富有的快樂。
現代父母汲汲營營地賺錢,卻忽略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情感的滿足,物質的損失或缺乏,總是可以彌補的,但是情感的缺憾卻會造成永遠的傷痕。像這張紅沙發,雖然稱為「媽媽的紅沙發」,卻也是奶奶的、女兒的、親人的、鄰居的,因為它是所有人一點一滴、互相扶持而換來的,如此的過程會讓人更懂得珍惜,也才會得到真正的滿足感。
我們相信,只要有愛,一切都可以重頭開始。你們家有張「媽媽的紅沙發」嗎?如果有,那是什麼?如果沒有,不妨也為全家人找出一個共同奮鬥的目標吧!不一定是要為自己家買一樣東西,也可以共同設立目標為需要的人捐款,過程中孩子學會的品格,是他一輩子享用不盡的資產,是花很多錢去補習班也學不來的呢!

《媽媽的紅沙發》,威拉‧畢‧威廉斯/文與圖,柯倩華/譯,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出版。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先有愛,再有愛的結晶——《一隻想當爸爸的熊》圓夢故事

先有愛,再有愛的結晶——《一隻想當爸爸的熊》圓夢故事

愛家雜誌 第十卷 第六期 2005/06

想要有孩子而不透過真愛的管道,倒有點像大熊遇到母熊之前的遭遇呢!

黃迺毓

一隻大熊從冬眠中醒來,覺得寂寞,決定要養一個熊寶寶。苦思無解,於是四處詢問如何才能當熊爸爸。他呼喊:「誰能告訴我,怎樣才會有一個小寶寶?」小兔子告訴他,小寶寶是從蘿蔔園長出來的;喜鵲告訴牠孵蛋就可以有小寶寶;鮭魚建議牠灑些糖在窗台上,靜靜等待白鸛鳥送寶寶來,結果都不管用。失望之餘,大熊孤單地坐在草地上看雲,想起媽媽說的故事,正當牠沈思時,一隻母熊的關切打動了牠的心,母熊說:「如果你願意和我結婚,明年春天,我們就會有一個可愛的熊寶寶了。」大熊接受這個建議,跟著母熊開始預備迎接小寶寶的誕生。

思春的大熊發出呼喊
這個故事對有些大人來說有點無厘頭,但是它可是得到1993年德國青少年文學協會的圖畫書大獎呢!不論德國評選委員為何青睞此書,我們也來玩味一下此書妙在哪裡。封面上,我們看到一隻憨憨的大熊,幾乎佔了五分之四的畫面,牠的表情耐人尋味;右上方出現一個小泡泡,裡面畫了一隻蜜蜂。原來故事的主題是思春(birds and bees)。
大熊出現時身材苗條,冬眠沒吃東西,肚子餓了,先得解決生理問題,所以他不停地吃,吃得胖嘟嘟的;然後,牠忽然好想當爸爸。食色性也,真是一點不假。吃東西是為了生存,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人不是吃飽就滿足了,人還有伴侶的需求。這隻冬眠乍醒的熊以為「伴」就是孩子,所以提出的問題是:「怎樣才能生孩子?」這樣的誤導,給牠帶來麻煩,不但得不著孩子為伴,還差點惹禍上身。
畫面上的大熊十分有趣,牠努力地想當爸爸,想到頭都垂到地上了,還是想不出辦法,才發出求救的呼喊,也立即出現熱心的動物提供意見。這讓我想到適婚年齡的男女,即使不發出呼喊,旁人也會熱心詢問,極力地撮合。結了婚,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早生貴子」的任務上。記得我剛結婚時,由於是遲婚個案,親朋好友不但頻頻關切,而且主動提供懷孕的偏方。我完全可以領會這些好意,而我那洋老公就莫名其妙了,一回他問我:「妳是不是曾經跟誰打過賭?要不然大家為什麼這麼關心我們何時生小孩?」

圓了熊爸爸的夢
大熊的求救訊號是想當爸爸,所以親朋好友的意見就衝著當父親而來。兔子常在蘿蔔園覓食,理所當然地建議拔蘿蔔,畫面中的三顆蘿蔔果真有一個長得像兔子的頭。兔子身軀較小,不易被發現,但是熊龐大的身軀目標太明顯,農婦抓起蘿蔔就朝牠丟去。喜鵲建議牠的方法是孵蛋,大熊雖然覺得不對勁,還是試著孵蛋,但是也不奏效。鮭魚提供的是傳說中的辦法──由白鸛鳥(送子鳥)宅急便送到家。偏偏大熊找到的那隻白鸛鳥已改行,跑到非洲去陪河馬,不負責送寶寶了。
在無助之餘,牠望著雲,想起媽媽說,熊寶寶出生之前,都是在大熊雲裡遊戲。母熊的出現回應了牠的疑惑,母熊的眼睛裡充滿了溫柔的愛。畫面中,兩隻熊並肩靠在一起,看起來真是很適配呢!而且這位賢德的婦「熊」,明明自己也不相信大熊雲的故事,卻願意為了讓大熊快樂而陪在牠旁邊,跟牠一起生育養育下一代。在心智上,母熊似乎比大熊早熟,知道大熊的心願只有藉著牠的配合才會實現,而牠也願意幫助大熊圓爸爸夢,這種愛情才是熊寶寶來到世間的唯一保障啊!
熊寶寶代表著一種希望,但是希望不是憑空而降,先要有愛,而且是那種犧牲成全的愛,熊寶寶才不會生下來受罪。如果我們相信孩子是上帝所賜的產業,父母是上帝選派來幫助孩子生存與成長的大人,那麼,父母的彼此相愛就是寶寶來到這個家庭的原因和結果。
想要有孩子而不透過真愛的管道,倒有點像大熊遇到母熊之前的遭遇!大熊想得到的是解決寂寞的伴,然而,如果不是藉著愛,伴就成了絆──絆倒的伴。
傳宗接代是生物的本性和本能,但是先得好好談戀愛、擇偶、經營婚姻,否則傳的恐怕是煩惱,接的可能是傷害。

《一隻想當爸爸的熊》,沃爾夫‧埃爾布魯赫/文與圖,方素珍/譯,三之三文化出版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愛在思念裡─《記憶的項鍊》關懷繼親家庭

愛在思念裡─《記憶的項鍊》關懷繼親家庭

愛家雜誌-第十卷 第五期 2005/05

蘿拉的爸爸與珍妮結婚了,蘿拉對已過世的母親仍有著很深的懷念,藉著撫摸一顆顆鈕釦,她可以不斷地跟媽媽有所連結……

黃迺毓

蘿拉的爸爸和新媽媽珍妮在油漆欄杆,蘿拉故意在珍妮面前拿出一條由鈕釦串成的項鍊,並且對小貓咪咪大聲說著已過世母親的點點滴滴,數算著與項鍊有關的親人,還偷偷地看著爸爸和珍妮的互動。對於珍妮,她有著複雜的情結。珍妮跟爸爸結婚了,她心中非常地排斥,覺得媽媽好像會被取代而淡忘。由於小貓的調皮,釦子項鍊被扯斷,釦子散落一地。他們三人努力地找,卻還有一顆找不到。爸爸原本想偷偷補上一顆相同的,假裝都找到了,珍妮卻不同意。晚上,爸爸與珍妮摸著黑,趴在地上找了好久,終於找到了。珍妮將釦子留在走廊上,好讓蘿拉自己發現。蘿拉感動之餘,邀請珍妮跟她一起串鈕釦項鍊。

每顆鈕釦都有一段故事
作者伊芙‧邦婷(Eve Bunting)的故事常是針對社會變遷中的家庭而寫。單親家庭的增加是不爭的事實,早年單親的成因多為喪偶,近年則多為離婚。而許多單親家庭是階段性的,當單親找到再婚對象後,這個家庭就是「繼親家庭」(step family)。由於童話中對繼母或繼父的描寫以負面為多,一般人也就理所當然地對繼親有了刻板印象,增加原本就經營不易的繼親家庭的難題。
蘿拉對已過世的母親有著很深的懷念,鈕釦是一個具體的紀念物,藉著撫摸這些鈕釦,她可以不斷地跟媽媽有所連結;而每顆鈕釦都有其相關的故事,是她的安慰。尤其在思念母親的時候,這些鈕釦讓她記得母女之間的深厚情感和親密關係。
喪親的孩子常浸淫在思親的情緒中,對於無法挽回的事實,他們努力地填補那份空缺,讓已過世的親人可以用抽象的方式繼續待在這個家裡,享受大家的愛。但是如果以書中媽媽的角度來思考,我相信她一定很愛先生和女兒,不希望他們因著她的離去而過著哀傷的生活,真正讓她安心的是,即使沒有了她,大家仍可以過快樂的日子。

貓咪幫了大忙?
珍妮的出現應該是被祝福的,但是她的存在使蘿拉的這份安全感受到威脅。珍妮跟爸爸的親密,讓蘿拉開始害怕媽媽的地位會被取代,蘿拉試圖以數釦子來提醒大家,她心裡多麼希望這兩個大人能知難而退啊!幸好家貓咪咪惹了禍(應該是說幫了大忙),蘿拉不得不終止她的「鈕釦宣言」。五十顆鈕釦居然只差一顆,而且蘿拉立刻知道是爸爸軍服上的那顆,可見這孩子多麼熟悉這些鈕釦。
夜裡,爸爸和珍妮的對話被蘿拉偷聽了,她感受到珍妮的善良和體諒。珍妮並不想取代蘿拉的母親,也接納蘿拉對母親的強烈依戀。雖然是她找到最後那顆釦子,卻不願讓蘿拉不悅而情願放在門廊上,當作小精靈送的禮物。這一幕讓蘿拉重新思考並找到她與新媽媽珍妮的健康關係。

繼親家庭的幸福之道
繼親家庭也可以是幸福的,如果我們都能了解家庭的本質。家庭的定義是,一群人住在一起,互相關愛,彼此照顧。婚姻的忠誠是直到一方死亡。許多夫妻雙方都在世的時候,不懂得彼此珍惜,互相疼愛,甚至發生劈腿事件,卻在一方死後,以不再婚來表明忠貞,即使找到新的伴侶也以同居代替再婚,這並不符合上帝創造婚姻的本意。死亡的不可逆料和無法抗拒,提醒我們「有生之年」要以愛款待彼此。喪偶的哀傷需要時間來治療,不管用什麼方式走出來,好好活著才是對逝去家人的最大回饋。
當繼親固然不易,但是在離婚狀況下又走入婚姻的人,要特別留意孩子的心情。很多孩子把父母離婚歸咎於自己不乖、不努力、沒用,對於父母的新配偶,他們總是擔心多過祝福,懷疑多過接納;他們會拿親生跟繼親比較,而總是對過去的人多包容,對目前面對的人多挑剔。
孩子不論多孝順,都不能取代配偶,但是孩子並不懂,抗拒或冷漠待之是必然的。繼親家庭父母不妨讓孩子明白,只要有愛,每一個家人,不管是現在的還是以前的,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記憶的項鍊》,伊芙‧邦婷( Eve Bunting)/文,泰德‧瑞得(Ted Rand)/圖,劉清彥/譯,三之三文化出版。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明鑼移山-愛妻‧愛家‧愛山—《明鑼移山》的智慧與愛

明鑼移山-愛妻‧愛家‧愛山—《明鑼移山》的智慧與愛

愛家雜誌 第十卷 第四期 2005/04

同樣是「移山」,東方的愚公與西方的明鑼,作法有何不同?結果如何?

黃迺毓

明鑼和老婆住在山腳下,房子很好,那座山卻很麻煩,常有落石破壞屋頂,屋子漏水,妻子抱怨,要求明鑼設法移山。明鑼道出苦衷:「山這麼大,我人這麼小,怎能移動山?」妻子執意要他去請教村裡的聰明人。明鑼三顧茅廬就教,聰明人提出幾種建議,例如用大樹去撞山、敲打鍋盆去嚇山、預備糕餅賄賂山神,結果都沒效。聰明人終於提出壓箱妙方──跳移山舞。明鑼和妻子如法炮製,果真脫離了那座山所造成的不便,還可以遠望那山,過好日子。
這本書乍看之下有點像東方人的創作,再多看一眼,卻是洋味十足。原來這是我最愛的美國圖畫書作家阿諾‧羅北兒(Arnold Lobel),按著「愚公移山」的故事改寫而成,可是改寫後,原故事的精神幾乎全然翻轉。愚公移山故事中,愚公的家門前有座大山,造成出入不便,於是愚公開始動手挖土,想要移山,眾人笑他,但他憑著毅力和恆心,深信只要繼續不斷地挖山,他老了,還有兒子傳承志業,兒子老了,還有孫子;只要不放棄,山不會變大,總有被移走的一天。最後感動天神,主動將山移走,讓愚公一家人可以安居。
小時候聽大人講這個故事,我常納悶:
1.愚公為什麼要住在山的正對面?按理說,是山先在該處,房子後來才蓋的呀!蓋房子之前為什麼沒想到這個問題呢?
2.愚公自己要挖山也就罷了,還要全家人一起來挖,那誰來賺錢養家呢?
3.愚公的子孫從出生就注定這輩子要花很多時間挖土,他們真的心甘情願嗎?
4.就算有一天山被移走了,房子大概也破舊了,該換房子了吧?

明鑼與愚公有何不同?
滿腹的狐疑終於在認識明鑼先生後,有了一番新的體悟而釋懷了。
首先,明鑼和妻子住在山腳下,依山傍水的居住環境是古今中外人類共有的夢想,但是,山是有生命的,即使人不去移動,它也會受風吹雨打的影響而變動,造成明鑼夫婦的困擾。愚公的作法是「改變環境」,明鑼一開始也想用暴力、恐嚇、巴結的方法,讓環境就範,最後奏效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智慧,保全了自己和山的和諧,這是現代的環保觀念。愚公即使移了山,會不會造成生態的問題呢?人定勝天的信念已經讓我們飽嚐苦果,環保的觀念應該是尊重環境,而非隨己意改造環境,才會留下好山好水。
其次,明鑼和妻子代表現代家庭的核心──夫妻,而先生是一家之主,得設法解決家裡的大問題。羅北兒沒有把孩子扯進故事,不表示他們沒有孩子,而是夫妻為家庭主軸,孩子是獨立個體。明鑼愛妻子,想給妻子一個舒適的家,三番兩次求問智者,而且當下的問題當下想辦法解決,沒有代間的牽連。愚公的家庭主軸則是父子,妻子的角色是生兒子,媳婦的角色是端茶送飯,愚家的「家族事業」則是父親──兒子──孫子的主要任務。
最後,明鑼和愚公都是愛家好男人,明鑼自知力有未逮,接受妻子的建議,就教於智者,雖然起先的意見都不管用,但是他不放棄,充分反映西方社會尊重專家的傳統。而愚公似乎沒有經過諮詢,逕自號召家人埋頭苦挖,差點連累了好幾代的壯丁。明鑼的幸福在於他肯求助,而且信任專家。至於這位煙癮很大的智者,為何不在一開始就提出跳移山舞的妙計呢?我認為他可能有意讓明鑼夫妻發現,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有時人不到走投無路的地步,是不會做一些聽來荒謬卻實際有效的事──例如:不顧他人的眼光,背著一身家當,跳可笑的移山舞。
看起來我好像拿西方的明鑼嘲笑東方的愚公,其實不是,我更關切的是,當我們發揮毅力做一件事之前,如果能先徵詢專家的意見,清楚方向和價值觀,才不會浪費生命,損己不利人。舉例來說,華人的婚姻或家庭問題幾乎都是以「愚公精神」在應付,其實婚姻輔導、家庭諮商已經是一種專業,不是靠盲目努力就可以面對的。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明鑼移山》, 阿諾.羅北兒(Arnold Lobel)/文與圖,楊茂秀/譯,遠流出版社。

從一條毯子開始——《爺爺一定有辦法》的祖孫情

從一條毯子開始——《爺爺一定有辦法》的祖孫情

愛家雜誌 第十卷 第十期 2005/10

從一條毯子到一顆鈕釦,爺爺以一手縫製的好功夫,把對孫子的疼愛化成一個可以流傳的奇妙故事。

黃迺毓(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約瑟小的時候,爺爺為他縫了一條奇妙的毯子,毯子舒服又保暖。隨著約瑟漸漸長大,毯子變舊了;媽媽要他把毯子丟了,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原文為Grandpa can fix it!)爺爺將毯子做成外套。外套老舊後,爺爺又將它改成背心,然後隨著約瑟長大,背心改為領帶,領帶改為手帕,手帕改為鈕釦。有一天,約瑟的鈕釦不見了,他跑去找爺爺,爺爺也沒辦法。第二天,約瑟到了學校,拿起筆來,在紙上刷刷刷地寫著:「這些材料還夠……寫成一個奇妙的故事。」

一個屋簷下,兩個幸福家庭
  這是一個猶太人的故事。猶太人的節儉是眾所皆知的,這個古老的民族有很多先人的智慧,都是藉著故事傳播,此故事的原名為「Something From Nothing」,原意為「無中生有」。封面上,我們看到戴著傳統猶太帽的爺爺,滿臉慈祥地拉著小約瑟的手,約瑟穿著爺爺親手做的外套,滿足地邁步,一老一小,幸福十足。翻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戴著猶太小帽的爺爺在縫製毯子,而畫面的下方是屋子的地板下,有兩隻老鼠看著落在地板下的碎布。接著每個跨頁句型都相似。畫面上,我們看到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圍著搖籃裡安睡的約瑟,這家人並不富裕,生活卻很安穩。
  樓上住著夫婦倆,丈夫是鞋匠,樓下住著祖父母,爺爺是裁縫,奶奶在廚房?麵皮,媽媽負責照顧約瑟。不久媽媽又懷孕了,生了小妹妹,約瑟也開始上學了。這個家庭的發展在圖畫上依序漸進,有時媽媽在樓下廚房跟奶奶聊天,爸爸就照顧小嬰兒;媽媽在陽台上晾衣服時,奶奶也陪伴小孫女;而爺爺始終忙著替約瑟修改衣服,真是和樂融融的幸福家庭。當鈕釦不見了時,全家人慌成一團,圖片中,小妹妹將手上的洋娃娃捧給約瑟哥哥,好像很懂得安慰別人。
  而在這家人的生活進行的同時,地板下那窩老鼠也是宜室宜家。兩隻老鼠夫妻,先是生了四隻小老鼠,他們用毯子的碎布為老鼠寶貝保暖;毯子改成外套時,剪下來的碎布做成老鼠親子的衣服;老鼠漸漸長大,也去上學……,反正每修改一次約瑟的衣物,老鼠一家就可以得到布料的供應,甚至還可做成窗簾、布簾、被單、桌巾等日常用品,真可說是豐衣足食。
  後來牠們生了第二窩小老鼠,所有的大小老鼠都穿著毛毯布料做成的衣服,可愛極了。這塊布料給他們的幸福真是無以復加,最精彩的是,當約瑟的鈕釦丟了,地底下的老鼠們如獲至寶,牠們撿到鈕釦,拿回家交給鼠爸爸,跟爺爺一樣創意十足的鼠爸爸,將鈕釦當成椅墊,做成一張非常舒適的椅子。

布料有盡時,疼愛永流傳
  豐富的圖畫說了很多精彩的情節,不管是文或圖,讀者都可以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樂觀知足。是啊!我們的上帝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的上帝,祂從一本造萬物,我們有什麼好擔憂的呢?爺爺將它的裁縫專業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以一手好功夫服事家人,總是在約瑟需要他的時候,不慌不忙地秀出絕活,為孫子化解危機;他的樂觀必定也影響家人,以致當約瑟確定再也找不到那顆奇妙的鈕釦時,也平靜下來,學著爺爺思索「嗯……」,然後將故事寫下來。
  看起來,從一條毯子到一顆鈕釦,布料一路消耗,到最後一點布料都不剩時,約瑟反而體會出,有形的布料會用盡,家人的疼愛卻是永遠留在心中,成為一個可以流傳的奇妙故事。

《爺爺一定有辦法》,菲比吉爾曼/著,宋珮/譯,上誼文化公司。

都是雨天惹的禍?!——《好一個吵架天》的情緒鏈

都是雨天惹的禍?!——《好一個吵架天》的情緒鏈

愛家雜誌 第十一卷 第六期 2006/06

一件每個家庭經常發生的平凡事,在作者輕鬆幽默的描述下,令人莞爾……

黃迺毓

是個下雨天,早上詹先生忘了親太太就出門了。因為這樣,太太心情不好,就藉故罵兒子穿的衣服太髒。兒子挨罵,心情也不好,就指責姊姊慢吞吞。姊姊也心情不好,去到學校就批評好朋友小莉的雨衣難看。小莉也心情不好,回家看到小弟玩她的娃娃,就罵他娘娘腔。小弟莫名其妙,上樓去罵小狗。幸好小狗不解人意,以為小弟跟牠玩,所以開心得很,逗得小弟也開心了,於是這個循環反轉回去,最後,詹先生回家了,雨過天晴。

情緒會傳染?
這本圖畫書真是把情緒的「傳染」表達得很貼切。其實這一天本來只是平凡的一天,即使下雨,如果詹先生還是記得離家前親吻太太,可能就不會有這個故事了。偏偏他心情稍稍受了天氣的影響,惹得太太心裡開始不悅,可是那個惹了禍而不自知的老公已經上班去了,怎麼辦呢?呵,家裡還有別人嗎?有!兒子小強成了被遷怒者,就這麼被數落了一下。
小強也是「正常」的孩子,他一定不會回答:「是的,媽咪,妳說的沒錯。」畢竟是媽媽說的,而且媽媽臉色看起來不怎麼好,雖然不服氣,還是不要回嘴吧。那怎麼辦呢?家裡還有別人嗎?有!那個準備上學的姊姊也掃到颱風尾了,弟弟嫌她慢吞吞,耽誤上學時間。真是見鬼了,明明跟平常一樣嘛。一肚子氣的姊姊也沒時間跟弟弟爭辯,到了學校,有人可以出氣嗎?
有!而且最合適的出氣對象就是好朋友,所以小莉就「躬逢其盛」了。雨衣是為遮雨用的,顏色有那麼重要嗎?她都還來不及惹誰,就被奚落一頓,哼,真是倒楣的一天。好不容易捱到放學,回家找小弟出氣,弟弟撞個正著,本來玩得開開心心的,看到姊姊回來,有玩伴了,哪知姊姊進門就來個下馬威,弟弟真是灰頭土臉。下一個遭殃的是誰呢?弟弟已經是最小的了,沒人可欺負了,怎麼辦呢?還有誰可以接這個「氣棒」呢?
哈哈,還好有小狗,小狗誤解了小弟的洩憤行為,將錯就錯地玩耍起來,把小弟的心情從陰雨天又變為晴天,於是他有了「能量」,可以對傷害他的人好──他把最好的筆借給姊姊,化解剛才的敵意,而心情變好的小莉也打電話給好朋友,使得莎莎也對上午的批評覺得不好意思。心情變好的莎莎也和顏悅色地跟弟弟說話,弟弟覺得姊姊以德報怨,想必很感動吧?所以他主動向媽媽示好,媽媽反而說沒關係。
一切恢復風平浪靜,太陽也出來了,詹先生回家,這回他可記得親吻老婆了。這個吵架天終於可以喜劇收場,大家都可以鬆口氣,呼~~

人生因情緒而多采多姿
第一次看到這本小書就愛上它,作者Charlotte Zolotow和繪者Arnold Lobel都是我的最愛。一件每個家庭經常發生的平凡事,居然變成令人莞爾且會心的圖畫書,作者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描寫人性。一般人心情多少都會受到氣候影響,但是我們都裝作若無其事,就算陷入那種「想找人出氣」的糟糕情緒裡,也還要找一堆道理來讓自己發脾氣有理。
有時候我們也會是代罪羔羊,沒來由的被修理,想破頭也想不出自己錯在哪裡,如果周圍沒有可以連累的人,就只好自認倒楣。如果正好有人(跟你我一樣無辜的人)出現,下意識裡為了平衡,我們說不定也會找碴──哼!我心裡不好受,你憑什麼那麼開心?!讓我捅你一下,讓你也嚐嚐委屈的滋味,這樣才公平嘛。然而,根據經驗,凡是因為情緒處理不好而種下的禍因,往往都要付出加倍的代價,才會平息。但是「喜怒不形於色」也不是健康的情緒表達,人生因為人有情緒而多采多姿,上帝要我們懂得彼此相愛,享受人生,而非消除情緒,變得麻木不仁。
每當我心情鬱悶的時候,就會翻閱這本小書,想到雖然自己都搞不懂這團情緒烏雲,上帝卻都了然,祂陪著我走入低潮又恢復平靜,就會減少找別人麻煩的行為了。

《好一個吵架天》,夏洛特‧佐羅托/文,艾諾‧洛貝爾/圖,劉清彥/譯,上誼文化公司。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想起親人源源不絕的愛——《傳家寶被》的家庭親情

想起親人源源不絕的愛——《傳家寶被》的家庭親情

愛家雜誌-第十卷 第七期 2005/07

人事物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替換,傳家寶被卻像是不變的親情,始終如一;不僅是家族生活的連結,更是生命的延續。

黃迺毓

派翠西亞的外曾祖母安娜移民到美國時,從俄國老家帶來洋裝和一條頭巾。後來安娜穿不下了,她的媽媽將洋裝和頭巾加上叔叔的襯衫、姑姑的睡衣、阿姨的圍裙等,邀請左鄰右舍共同縫成一條百衲被,好讓大家永遠記得故鄉,還說:「那就好像老家的親人在夜晚圍繞著我們跳舞一樣。」之後,百衲被是安息日禱告的桌巾。
安娜結婚時,百衲被是遮篷。安娜的女兒出生時,包在百衲被裡;長大後結婚,百衲被再度成為遮篷。它也包裹了安娜的外孫女,而且還是年老安娜的暖身毯子,最後覆蓋在過世的安娜身上。百衲被又成了派翠西亞的被子,從出生到各種重要的家庭聚會都少不了它。母親也藉著被子上的圖案,告訴派翠西亞哪個圖案是用誰的衣物做成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每次家庭聚會的場合,他們樂此不疲地說著傳家寶「被」的故事。

代代相傳的家族記憶
許多家庭都有傳家寶貝,既然要傳家,一定要有某種「價值」(value),而非價格(cost)。貴重的東西容易被偷,或逃難時被變賣,但有價值的東西都有其豐富的內涵意義,對別人可能不值什麼錢,但對這家人卻值得代代地流傳下去。
本書作者派翠西亞‧波拉蔻(Patricia Polacco)是第四代美國人,她的家族血統有點複雜,她父親是基督徒,這邊的親戚來自愛爾蘭,說故事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傳統。媽媽的家族是俄裔猶太人,有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信仰猶太教和東正教。這樣的家族背景蘊藏了豐富的文化資產。
百衲被是她母親家族的傳家寶,是用幾件舊衣物縫製而成。手工縫製的東西絕對找不到一模一樣的,即使同一個人都無法做出同樣的被子。也因為它獨一無二,代代相傳才有意義,如果是由機器大量製作,那就不稀奇啦!正因為這條被子承載了家人間深厚的感情,所以他們不是收藏起來,讓被子孤單地在櫃子裡與蛀蟲共度晨昏,而是讓它參與家庭的日常生活,使用的人都可以享受它,也都能想起親人源源不絕的愛。
我相信,雖然他們經常使用這條被子,但是傳了這麼多代,使用時一定很小心珍惜吧?畫面上,除了百衲被色彩鮮豔,其他部份都是黑白的炭筆畫;服飾上,從曾祖母的傳統穿著到派翠西亞的現代穿著,讀者可以感受到,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人事物都會替換,這條傳家寶被卻像是不變的親情,始終如一。

猶太人的特有習俗
書中也穿插了一些猶太習俗的描述,例如:安娜談戀愛時,男友送她一個金幣、一朵乾燥花和一塊岩鹽,金幣象徵財富,花朵代表愛,鹽則意味著他們的生活將不會平淡無味。初生嬰兒收到的金幣則代表永遠不會體驗貧窮,花朵表示沐浴在愛中,鹽使他的生活別具滋味,麵包使他一生都不會面臨飢餓。即使派翠西亞的母親不是嫁給猶太人,結婚的捧花裡依然有金幣、麵包、鹽,以及少量的酒──象徵笑口常開。
猶太人和華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兩個民族,這兩個民族最大的差別是:猶太文化是一神論,華人文化則或無神或多神;最大的相似處是家庭的凝聚力很強。猶太人如此重視傳統的延續,難怪經歷諸多迫害,文化卻越挫越強。故事中的傳家寶被是藉著女兒傳下去的,這點跟華人「傳子不傳女」的觀念倒是很不同。
五世其昌,五代同堂,是很多人肯定的福氣,但是生命無常,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很久;肉體會毀壞,愛卻是永不止息。百衲被傳的不僅是生活的連結,更是生命的延續。書中的外曾祖母安娜已經辭世,但是她參與縫製而且將家族故事縫入的被子,卻溫暖著後代子孫的心;不管被子拿來做什麼用,它都維繫著全家人的感情,難怪最後作者說:「現在,我在等待……等待著我也為人祖母的那一天來到,跟我的孫兒們述說那條傳家寶被的故事。」

《傳家寶被》,派翠西亞‧波拉蔻/文與圖,廖春美/譯;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愛花的鬥牛,全世界可能只有一頭!——《愛花的牛》尊重孩子的獨特性

愛花的鬥牛,全世界可能只有一頭!——《愛花的牛》尊重孩子的獨特性

生為鬥牛,「應該」要好勇鬥狠,但小牛費迪南不是,牠是一頭只愛聞花香的小鬥牛……

黃迺毓

費迪南是一頭與眾不同的小牛,別的小牛都喜歡鬥來鬥去,牠卻只喜歡在草原上的大樹下,安安靜靜地聞著花香。對此媽媽很關切,費迪南卻要媽媽安心。當牠長大時,有人來當地找最適合去馬德里參加鬥牛大賽的牛,費迪南將錯就錯,被挑選為鬥牛的主角。比賽當天,在鬥牛場上,牠依舊不改本性地坐下來,享受花香。鬥牛大賽因牠而掃興結束,牠也被送回草原上,繼續過牠喜歡的生活。

只愛聞花香的鬥牛
這本書出版於一九三六年,已經高齡七十,但是仍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其魅力無法擋,影響之深遠也無法計量。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為何令人不忍釋手?費迪南外表看起來是一隻跟別的小牛差不多的平凡小牛,但是在性情上卻不太像牛。既然生為鬥牛,「應該」要好勇鬥狠,但牠不是,牠是一頭與世無爭的小鬥牛,生平無大志,只愛聞花香。
本來只要牠高興,而且不妨礙別的人,也就天下太平了,但是牛媽媽還是有點掛心,牠不希望孩子孤單無伴,費迪南勸媽媽安心。書上說,「牠是一個了解孩子的媽媽,讓費迪南去做牠想做的事情」。哇,聽起來這個媽媽還真是「神經大條」呢!不怕以後孩子長大了,適應不良,會反過來責備牠未善盡督導之責嗎?而且,牛應該跟人相似,也是群性動物,難道牠不怕別的牛看不起牠,說牠的孩子是怪胎嗎?這個媽媽需要一些「強制性親職教育」了吧?

一場誤會當選「主秀鬥牛」
接著果真開始令人擔心了,從小未曾接受過鬥牛教育訓練的費迪南,居然陰錯陽差地被選上年度之星,千里迢迢去馬德里當「主秀」的鬥牛。何其榮幸,這可是其他小牛夢寐以求的表現機會呢!而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怎會落到與世無爭的費迪南身上呢?難道是高手雲集,以致「主辦單位」只好出奇招以平息紛爭嗎?當然不是。唉,這純粹是一場誤會!費迪南雖然不愛爭競,但是身體健壯的牠不小心坐在黃蜂身上,被憤怒的黃蜂狠狠地螫了一下,痛得牠又叫又跳,不巧被人看到了,以為牠是頭凶猛無比的牛,所以雀屏中選,成了「明日之星」。
對於唯恐懷才不遇、有志未伸的一般鬥牛來說,費迪南能夠麻雀變鳳凰,擁有耀武揚威的機會,多麼令人稱羨啊!費迪南卻是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優哉游哉地踏上死亡戰場。在書中一個畫面,你會看到鬥牛場的門開了,費迪南躲在門邊,露出頭,看著場內的人山人海;牠其實搞不清楚狀況,但是鬥牛士和助手們都以為牠不但凶猛,而且詭詐,反而更害怕了。當費迪南走在場中央,故事到達最高潮,所有的觀眾都又激動又興奮,但情節急轉直下,原以為會看到一場激烈的鬥牛賽,卻變成慢條斯理的牛和氣急敗壞的鬥牛士相對,令人忍俊不住。

尊重孩子的獨特性
有次我跟一些媽媽們分享這本書,有位媽媽感觸地說:「幸好牠是生長在西班牙的牛,要是在台灣,老早就被做成牛肉乾了。」牛媽媽的處境跟許多媽媽相仿,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有足夠的競爭力,但是為何要競爭呢?什麼是競爭力呢?大部份人都說不清楚,費迪南跟其他鬥牛不一樣,牠不想當英雄。我相信牠也是很有潛能的,如果加以培訓,應該也可以光耀門楣,但是那很違背牠的本性,如果你有這樣的孩子,恐怕就煩惱了。
在作者的佈局下,費迪南不但安心做牠自己,也讓身旁所有的人意外地看到鬥牛居然可以如此安然若素,失望的同時,或許也會印象深刻而有所反思吧!
我最佩服的是費迪南的媽媽,牠關心孩子的發展,卻也合宜地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別人怎麼想,似乎不是牠主要的考量,牠在乎的是上帝賦予孩子的本性,因為鬥牛有很多,愛花的鬥牛全世界可能只有一頭!

《愛花的牛》,曼羅.里夫/文,羅伯特.勞森/著,林真美/譯,遠流出版。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樹林裡的聖誕夜——《我們的樹》對大自然的愛與尊重

樹林裡的聖誕夜——《我們的樹》對大自然的愛與尊重

愛家雜誌第十卷 第十二期 2005/12

當大家趁著聖誕節慶狂歡、血拼時,這一家人選擇儉樸又有創意的方式過節,決定與樹同歡……

黃迺毓(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聖誕節的前夕,小男孩一家人興奮地預備裝飾他們的聖誕樹,這棵樹不是放在家裡的客廳,也不是在院子裡,而是在近郊的樹林裡。在寒冷的聖誕夜,他們準備了用線穿起來的爆玉米花,還有水果和乾果,然後全家坐上車,去樹林裡,找到他們每年聖誕夜都會來裝飾的那棵樹。樹林裡靜悄悄地,他們裝飾好聖誕樹後,還坐在樹旁唱歌,欣賞這棵別出心裁的聖誕樹,直到夜深才返家。男孩躺在床上,還在想著那棵樹,也想著在樹旁享受著他們掛在樹上的食物的動物朋友們。

別出心裁的聖誕樹
  《我們的樹》英文書名為「The Night Tree」(夜間的樹),一方面這棵聖誕樹一年只有一個晚上的璀璨,等這家人離去後,動物們就會圍過來享受獨特的「聖誕餐」;另一方面,這家人在聖誕夜去裝飾這棵被他們選上的樹,為這寧靜的樹林增添一些歡樂的人聲。
  在畫面上,我們看到夜間的樹林,因著月光皎潔而不致陰暗或縈繞著神秘的氣氛。天氣冷,大多數的人都躲在有暖氣的屋裡團聚,他們卻往屋外去,由於一年一次,所以孩子們分外興奮,即使有些困倦,還是充滿著期待和盼望。而且言談中,我們感受到他們的生活跟樹林是緊密連結的,例如他們圍繞著樹,哥哥說:「它比去年高了。」媽媽拍拍他的肩膀說:「你也是。」妹妹說:「我也是!」又如他們盼望鹿能露面,但牠卻沒出現,爸爸說:「牠怕羞吧!」妹妹說:「我也怕羞!」好像樹林裡的動植物都是他們的親朋好友。
  奇妙的安排使得全家很有默契,我們看到這棵樹矗立在原地,不必被搬移到室內,就可以變成美麗絕倫的聖誕樹,真是為它慶幸。而且皎潔的明月,看起來好像是掛在樹尖的明星。他們不但掛了一些動物們喜歡吃的水果,也不忘記在樹下撒些堅果、麵包屑和蘋果片,讓小動物們也可以吃得到,真是體貼又溫馨。孩子們最喜歡這一段,大概是他們想到自己也像是小動物,沒有被遺忘,也受到相當的尊重。想想看,如果小動物只能吃大動物吃剩的殘渣,那就有點不夠「聖誕」了。

創意中帶著善意
  從環保的角度來看,這棵別出心裁的樹是道道地地的聖誕樹,不僅樹的生命受到尊重,而且還敦親睦鄰,造福周圍的動物,相信這些動物也是年年盼望這頓饗宴。而聖誕樹在盡情地享受人類和動物的陪伴後,次日又是乾乾淨淨的,恢復原來的自己。不像其他的樹,不是被砍,就是被過度裝飾,過完節後製造了許多的垃圾。
  創意中帶著濃濃的善意,這是美滿生活的秘訣。有時要做些與眾不同的事並不容易,雖然書中看不出一開始是誰提出這樣的構想,但是想必不容易落實,當大家趁著節慶在瘋狂血拼時,這一家人選擇儉樸又有創意的方式過節,我相信這對夫妻曾經跟其他人一樣,以購物為過節的主要活動,也看過各式各樣漂亮的聖誕裝飾,但是,他們最後決定與樹同歡,而不是把樹打扮得華麗閃亮,卻忘了聖誕節的真義。
  不管你認為聖誕節怎麼過比較有趣而難忘,不要忘了聖誕節的真義就是愛,不是只愛家人,還要愛上帝的創造。當人類可以用更謙卑的心情來紀念這個特別的節日,就說明了「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

⊙《我們的樹》,伊芙‧邦婷/文與圖,柯倩華/譯,上堤出版。

一堂精彩的生命教育課--《安娜的新大衣》之教養智慧

一堂精彩的生命教育課--《安娜的新大衣》之教養智慧

愛家雜誌 第十一卷 第三期 2006/03

一件大衣的背後原來有這麼多人的努力與愛,讓孩子有如此的體會,恐怕不是一個驚喜可以取代的。

黃迺毓

安娜需要一件新大衣,然而戰後大家都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法「買」大衣。聰明的媽媽想出辦法,將家裡一些值錢的東西整理出來,然後一一拜訪牧場主人、紡紗老婆婆、織布阿姨、裁縫爺爺,以「物」易「工」,終於讓安娜有了一件漂亮、暖和又充滿愛心的新大衣。

新大衣計畫
這是個很耐人尋味的故事,故事主軸很清楚,安娜的大衣太小了,需要新衣禦寒,母親設法給安娜一件新大衣。滿足孩子的衣食需求是父母最基本的責任,但是大環境的物資嚴重缺乏,加上母親本身經濟拮据,一件衣服變得很遙不可及。然而,賢慧的媽媽將家中尚存的好東西整理出來,分別找到可以幫忙的人,帶著安娜拜訪這些人,當她簡潔扼要地跟這些人解釋他們的動機和需求時,心裡想的是什麼呢?



是滿腹辛酸?因為家中沒有男人(丈夫也許已經陣亡,也許還在服役中?),一切生活重擔都落在她一個女人家肩上。



是擔心被拒絕?從圖片上看出,若非戰爭改變了環境,這家人生活原本應該還過得去,但是如今落魄到需要去尋求別人的協助,多少有點難堪吧?



媽媽會不會覺得麻煩?帶這些東西東奔西跑,談妥條件後還得等一段時間才能拿到他們要的東西。這期間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萬一對方不守信用怎麼辦?



但是這位媽媽真是超凡,滿懷信心地進行她的計畫,而且讓女兒跟在身旁,整整期待了一整年,是什麼用意呢?為何不索性等到大衣完成,再給安娜一個驚喜就好?難道是要安娜記得大衣得來不易,要特別感激媽媽的用心?然而我們看到安娜經歷整個「無中生有」的過程,深深了解到,原來一件大衣的背後有這麼多人的努力,除了對衣服的製作過程有清楚的認識,她也體會到來自不同大人的愛,如此的體會恐怕不是一個驚喜可以取代的。

無價的愛
安娜常常回到羊群中,甚至在拿到衣服後還跑回羊群,孩子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呢?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安娜飲水思源,雖然她的大衣是媽媽用自己的東西去換來的,但是羊兒貢獻身上的毛卻是最根本的,安娜真是個貼心的孩子,從羊毛變成大衣,中間經過加工過程,已經「面目全非」,對源頭的感恩,是孩子純真的情懷。
漫長的等待卻一點都不單調,關鍵在於安娜相信媽媽胸有成竹,也相信所有參與此事的人都愛她,都樂意看到她的新大衣。故事的最後,媽媽還邀請所有幫忙過的人一起來享用聖誕蛋糕,以酬謝大家,難道她不覺得已經付過代價就可以了嗎?是的,愛並不在代價之中,有價的東西可以互換,但是換來的也是有價的,這件大衣在大家各自付出努力的同時,流露在其間的是對安娜的愛和對這位媽媽的欽佩吧?

缺乏中的盼望
這一代的孩子多半沒經過戰爭,也沒經過物資缺乏的發展階段,看似豐衣足食,其實也少了一些辛苦奮鬥的欣慰和成就感。《安娜的新大衣》繪者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安妮塔‧羅北兒(Anita Lobel),她原籍波蘭,曾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亂,後來移民美國,與另一位傑出的圖畫書作者阿諾‧洛貝爾結婚,夫妻共同創作,產生許多經典的作品。或許經歷過戰爭中的缺乏,她更能深刻地表達缺乏中的盼望,還有那豐豐富富的母愛,比起安娜身上大紅色的大衣更溫暖呢!

《安娜的新大衣》,哈里特‧齊飛/著,安妮塔‧羅北兒/繪,余治瑩/譯,台灣東方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愛家楷模——《讓路給小鴨子》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家

愛家楷模——《讓路給小鴨子》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家

愛家雜誌 第十卷 第九期 2005/09

新婚的野鴨馬拉夫婦要找一個安全的住所,準備生育下一代;牠們慎始的態度,充分流露出對小生命的珍愛與尊重。

黃迺毓

野鴨馬拉先生和太太要找個地方住,可是先生看上的地方,太太都有許多顧慮,好不容易飛到波士頓,牠們累得不想再往前飛了,看到公園裡有個小島,就先住下來。不久發現那裡並不理想,因有小孩騎著腳踏車橫衝直撞,牠們只好繼續找住所。牠們飛到河流中的小島,預備在那兒孵小鴨。後來馬拉太太生了八個蛋,開始認真孵蛋,孵出了八隻小鴨。等小鴨學會走路後,牠們帶著孩子們到對岸定居。但是上了公路後險象環生,飽受驚嚇時,警察先生米其爾出現了,他指揮交通,讓鴨媽媽帶著小鴨平安地過街,一直走到公園,牠們終於決定在公園定居下來。

尋找一個安全的家
這本書出版於1941年,次年獲得凱迪克特獎(這是圖畫書界的最高榮譽),被譽為當年美國最傑出的童書。一本素雅的圖畫書能流傳這麼久,一定有某些訊息讓讀者不忍釋手,吸引著不同世代的人心,甚至在波士頓公園裡,還可以看到馬拉一家的銅像呢!
故事其實很簡單,我們看到一對野鴨夫婦,顯然是新婚,而且還在蜜月期,牠們先成立了family,然後要找一個home,準備生育下一代。走過這個階段的夫妻看到這裡,一定心有戚戚焉。兩個大人的住所可以將就,但是有了孩子後,要考慮的事就多了,馬拉太太擔心樹林裡有狐狸,水裡有烏龜;找到了公園,牠才稍微放心,因為沒有野獸的威脅,而且還有遊客給牠們花生米吃。可是,還是不行,因為有人就有車,即使是在公園裡,也有小孩騎腳踏車,對剛出生的小寶寶是個嚴重的威脅。牠們並沒有為了方便而欺騙自己,為了孩子的安全,牠們可是一點都不大膽啊!
在城裡找不到安全之所,往郊外試試看,總算找到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牠們才放心地造窩。這段期間,牠們還是游到對岸的公園去覓食,結識了好警察米其爾,顯然牠們心裡有數,遲早都得帶小鴨子回到公園去,牠們得自己先熟悉環境。這是大多數父母不會想到的,以致於搬家對孩子來說是沮喪的經驗,因為爸媽自己都手忙腳亂,哪有心情顧慮到孩子的適應呢?

以「迎接」的心情待產
接著,我們看到馬拉太太專心的孵蛋,「只有要喝水和吃東西,或是要數數蛋有沒有少,牠才肯離開窩」,這又是懷孕期婦女的典範,在心理上、生理上都需要好好預備,以「迎接」的心情待產,而不是存著「應付」的心態。小鴨的名字很可愛哦,聽聽──賈克、凱克、拉克、米克、尼克、奧克、白克和桂克,光要取這些名字就是不容易的挑戰了。一下子要忙著照顧八隻小鴨,呵呵,夠瞧了吧?還好,牠們有預備。
馬拉先生先去對岸找住所,馬拉太太在家教養子女,牠都教些什麼呢?游泳(當然囉)和扎猛子(就是潛水啦),還有,「排成一行走路,聽見叫牠們的時候就要過來,還要遠遠避開腳踏車、摩托車和其他有輪子的東西」,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活教育。游泳和潛水是生存必要的能力,而遠離危險才是幸福的保障,我想到聖經主禱文裡提到的「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這樣才能趨吉避凶,好好長大。
等到鴨媽媽滿意了,才放心地帶著小鴨過岸;即使如此,交通的險惡還是令這群鴨子驚慌失措。幸好米其爾及時出現解圍,要所有汽車都停下,讓鴨子們過街;不只如此,他還通知同事派來警車。小鴨子排隊前進,引起路人讚嘆,馬拉太太很得意,「牠翹起扁嘴,跩得更神氣了」。原來把孩子教養好,雖然目的不是得到旁人的肯定,但是在保護孩子的同時,也讓孩子得到自尊,這是多麼重要啊!

為孩子慎始
安居樂業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是需要計畫和安排。當你看到書中小鴨子排成一列,井然有序地走路、游水,很難不感動。孩子們喜愛這本書,是因為他們看到鴨爸鴨媽如何「慎始」,從辛辛苦苦地找尋適合孩子生長的家,到為孩子設想,培養牠們的生活能力,教導牠們禮節,還有周圍友善的人一起來疼愛牠們,鴨命雖然不比人命關天,但是,小生命受到珍愛和尊重,是多少小孩的夢想啊!
我覺得馬拉一家真是我們的「愛家楷模」呢!

《讓路給小鴨子》,羅勃.麥羅斯基/文與圖,畢璞/譯,國語日報出版。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最想做的事

最想做的事

中信月刊-第533期 2006.07出版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

九歲的黑人小男孩卜克,天亮之前就得跟著爸爸和哥哥動身走到鄰近的鎮上去做工,他們的工作是在鹽場將鹽巴鏟進木桶中,工作非常辛苦,卜克心中極度渴望上學,但是家境太貧窮,親朋也都是文盲,他無路可走。一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個黑人在讀報紙給別的黑人聽,他似乎看到自己的未來。他將渴望告訴媽媽,不識字的媽媽送他一本字母書,卻無法教他閱讀,他找到讀報人,讀報人讀給他聽,還寫給他看。卜克雀躍萬分,他覺得他終於可以抓住夢想。

渴望學習閱讀

卜克華盛頓(Booker Washington,1856─1915)是美國很重要的教育家,在他的年代,南北戰爭剛結束,黑人剛從奴隸制度中被解放,按照美國法律,黑人可以跟白人平起平坐,享有一切合法的自由,但是當時的黑人多不識字,所以受限於自身的無知及無能,只能從事跟他們祖先一樣沒有前途的低級勞力工作,多數黑人都認命的繼續讓白人統治,但是卜克不甘心,他羨慕別人可以上學,他想要學習閱讀,這種渴望超越了身體的疲乏和飢渴。

他說:「我好像是一個沒有腳的人想學跳舞。」他有夢想,卻抓不住,因為他不識字,他感覺到的是一片無邊的絕望,所以這本書主要色調是暗的,然而每一頁都有光源,在黑暗中即使只是一盞油燈,也顯得格外明亮,讓讀者更感覺作者想要脫離黑暗的迫切感。對於習慣閱讀的人來說,閱讀跟呼吸一樣自然,一點也不稀奇,但是透過卜克的敘述,我們可以體會不識字的絕望。

幸好他遇見了讀報人,素昧平生,卻剎那間強烈的吸引了卜克,他看那人──跟他一樣是黑人──讀報紙給人聽,他像是火柴被點燃了,他看到自己的「可能未來」,他不但要會閱讀,還要讀給別人聽,更要教別人讀。他的人生這才開始呢!他並未將此心願放在心裏,繼續哀怨的過生活,他的心動傳達給媽媽,媽媽也是不朽的母親,自己雖不識字,卻盡其所能提供卜克生平第一本書給他。我不知這位母親後來有沒有機會學認字,但是她提供給孩子的是個火藥庫,足夠讓孩子炸開眼前的障礙,也炸開了黑人世世代代的無知的咒詛。

無名英雄

讀報人也是功不可沒,以當時黑人知識分子不普遍,他算是黑人中的菁英吧?他為何要去讀報給工人們聽呢?而且要等到他們下了工休息時,天色昏暗才倚燈讀報,好辛苦呀,這些黑人那麼窮,可能也付不起甚麼費用,他還是藉著讀報給他們聽以拓展他們的視野,這麼一個良善的舉動觸發了小卜克,而且他還應卜克的要求,念書給他聽,寫他的名字給他看,卜克欣喜若狂,他的描述是:「我高興的跳上跳下,我高聲笑,我大聲叫,我好像在溪邊受了洗,我得救了!」畫面上我們看到小孩雙手高舉,神色充滿喜悅,真的像是由地獄跳向天堂的幸運兒。

我讀過一些關於卜克的資料,越發體會他對全人類的貢獻,他像一把燎原的火,讓當時的「次等公民」發現,原來他們也是有潛能的,他一生鼓勵無數的人向學,他改變的不僅是自己的生命,更是讓眾多活在無望中的人確信自己有學習的能力和權利,他不只是教育家,也是一位人權英雄。讀報人雖然不像卜克華盛頓一樣成為知名教育家,但是相信這位無名氏在上帝的國度裏一定有個美好的永生。

我的工作需要大量閱讀,有時會有工作疲乏,但是想到這本書,我就重新得力,我知道自己有多幸運,聖經上說:「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也就是當我們真正懂得愛慕良善,我們一生就會一無所缺。很多孩子物質豐足,卻更加貪婪,一直都處於缺乏的困境,那是因為他追求的不是好的、對的事物。反之,像卜克這麼窮的孩子,他所飢渴的是知識,是學問,是要與人同得閱讀的好處,他名垂青史,受人敬重的程度超越許多總統,這才是令人羨慕的呀。◆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章6節)

最想做的事-遠流出版社

幸福來敲門——《古強森的聖誕奇蹟》融化冰冷的心

幸福來敲門——《古強森的聖誕奇蹟》融化冰冷的心

愛家雜誌 第十卷 第八期 2005/08

因喪偶而孤僻邋遢的古強森,接下「聖誕木雕」訂單後,原本哀淒的人生,出現了奇蹟……。

黃迺毓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寡婦麥太太和兒子湯姆敲古強森的門,卻得到冷漠的回應。因為古強森總是獨來獨往,村裡的小孩都叫她「苦先生」。沒有人知道他曾是有妻小的幸福男人,也不知他是因妻子和小孩相繼去世,才變得如此冷酷無情。
這位雕刻師傅接受麥太太的請託,完成她要的聖誕木雕,也因為他答應麥太太的請求,生命出現了奇蹟,改變了原本哀淒的人生。

「苦先生」的臉比雪還冷
古強森是個怪男人,孤僻邋遢。雖然大家知道他有一手好手藝,但是他不跟人互動,所以當麥太太和湯姆出現在他的門口時,畫面上呈現的是一張極不友善的臉,好像跟每個人都有深仇大恨似的。
那是十二月初,雪花滿天飛!但是古強森的臉好像比天氣還要冷。麥太太為何要去惹這號人物呢?原來他需要請古先生雕刻一組聖誕木雕,而且必須在聖誕節拿到。古強森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這份訂單。一周後,麥太太請求他讓湯姆看他工作,他雖然允許湯姆進入,卻很兇地要求他守規矩。
這對母子跟古先生形成強烈的對比。書中文字雖然沒有很清楚描述他們的性格,但是圖片裡,他們的表情一直都是和顏悅色的!麥太太的慈祥、湯姆的天真,出現在兇巴巴的古先生的生活中,他們坦然地待他,並不因他的不友善而退縮。

誰讓高度的防衛卸下?
湯姆年紀雖小,卻有獨到見解。他認為小羊刻得不夠高興,牛刻得不夠驕傲,天使刻得不夠重要。古強森雖然口裡爭辯,卻接受了他的看法,畢竟他是最好的雕刻師,當然知道湯姆的細微觀察是正確的。
雖然待在古強森的工作室很緊張,怕惹他不高興,但連著幾天,他們仍去他的工作室。
後來,湯姆鼓起勇氣請古先生教他雕刻,古強森也沒拒絕。甚至他要雕刻三博士前,還直接問湯姆覺得應該如何雕刻。這個時候,古強森的態度其實已經改善了,他內心的冰霜被湯姆和媽媽一點一滴地融化,這是他始料未及的吧?這對母子的善意,讓古強森卸下高度的防衛。
最後雕刻的是馬利亞和小耶穌,當湯姆建議「小耶穌微笑地把手伸向媽媽,馬利亞低頭看著他,她非常非常地愛小耶穌」的時候,古強森居然說:「謝謝你,湯姆。」麥太太送給古強森一條手織的圍巾,湯姆也將剛刻好的知更鳥木雕送他。這時他們已經進入朋友關係了。
古強森無法雕刻出馬利亞和聖嬰,最後,他打開一個收藏太太和孩子遺物的抽屜,拿出一個畫框,看著框裡的畫,終於完成這組聖誕木雕。他們三人一起參加聖誕禮拜,古先生終於走出陰冷的心情。

一樣喪偶,兩樣心情
同樣是喪偶,古先生變得冷漠而拒人於千里之外,麥太太卻相反,依然是幸福女人的模樣。湯姆彬彬有禮,卻不失活潑,可見媽媽懂得教養的智慧。
幸福隨時來敲門!友善樂觀的人不管曾經遭遇何事,都會向著光明面,也成為別人的祝福。看著最後那幅歡樂的畫面,我不免想像這將會是一個很幸福的重組家庭。
古強森脫離了憤世嫉俗的陰霾,開始能接受別人的友誼。麥太太和湯姆雖是孤兒寡母,卻有著堅忍的愛,他們愛孤僻的古強森,不怕受傷害而一味熱誠地對待他;他們內心裡一定充滿了無條件的愛,來愛那些不可愛的人。
難怪這本書得過多項獎牌,栩栩如生的圖畫,將一個感人的故事畫得恰到好處,令人掩卷長嘆,回味這個溫暖的奇蹟。(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古強森的聖誕奇蹟》,蘇珊‧瓦奇喬斯基/著,P. J. 林區/圖,劉清彥/譯,道聲出版。

愛在哪裡,家就在那裡

愛在哪裡,家就在那裡—《萱萱的日記》化哀痛為祝福

愛家雜誌--第十卷 第三期 2005/03

有些孩子因為沒有被愛而變得不可愛,你能看到他們內在的孩子嗎?

黃迺毓

萱萱的父親喝酒滋事,被警察帶走,母親也跑掉了,所以社工阿姨先將她安置在育幼院希望之家;她心裡非常孤單害怕,也很掛念媽媽。育幼院蘭院長對她的照顧無微不至,但是萱萱還是常做噩夢,夢見她的暴力原生家庭。蘭院長帶著她禱告,求上帝醫治萱萱的心,撫平她的傷痛。後來蘭院長才告訴萱萱,她也有個酗酒打人的父親。不久,萱萱在路邊撿到一隻小狗,細心地照顧牠;生日時,大家為她慶祝,她很開心。終於,媽媽來看萱萱了,還說等她找到工作,租了房子,就回來接萱萱。小學畢業後不久,媽媽果真來接她了;面對新的生活,她似乎也預備好了。
這本書的作者劉清彥先生和繪者宋珮女士是台灣圖畫書界的佼佼者,聯手創作此書,無非是感到一般人對受虐兒童太冷漠。出書後一年多,「邱小妹」人球事件引起一陣社會震盪,正逢立法院青黃不接的低潮期,媒體沒有其他事項可報導,於是同心齊力追殺台北市政府官員和以無床位為由而拒收傷患的醫生們,甚至女童母親還想控告台北市政府失職,真是令人困惑。我只是單純地想:如果女童真的被醫院收容且治癒,回到那個兇狠的父親或是推卸責任的母親身旁,是否會繼續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當家庭不再是避風港
2003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家庭教育法」,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家庭教育法,當時輿論譁然。傳統上,華人相信「法不入家門」。在許多人的觀念中,家庭是私領域,法律怎能介入?更何況法律是為制裁壞人而訂的,家庭教育法對家庭能發揮什麼保障功能呢?
其實,家庭教育法是以預防的觀點,具體宣示家庭教育的理念與專業知能,確立家庭教育的推展體系,並闡明政府對家庭教育介入的必要。總之,家庭教育法是在宣示:家庭生活是需要學習的,而且是可以學習的。
然而在社會變遷快速且劇烈的現代,家庭面臨許多空前的挑戰。社會的價值觀多元化,以前清清楚楚的是非、善惡、對錯標準都混亂了。多數人生活在家庭中,但是對家庭的運作茫然無知,許多孩子在家庭的困境中,身心受到摧殘,令人極端不忍。
其中有些家庭走過幽谷,帶著創傷重新面對未來,有些家庭卻變本加厲,形成暴力家庭,我們稱之為「失功能家庭」(dysfunctional family)。父母本來是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提供孩子成長期間各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人際關係的需求、愛和被愛的需求,當各種需求滿足了,孩子才會快樂長大。但是,在暴力家庭裡,父母不再是保護者和供應者,而是施暴者;家庭不再是躲避風浪的港灣,而是兇惡要人命的浪濤。我們不能只是以社會福利來彌補這些問題,而是要積極地教導民眾學習家庭知能,預防問題的產生和惡化。

有愛的地方才是家
育幼院是為了保護家庭失去功能的孩子而設立的,當源於血緣關係的原生家庭不再能讓孩子安心、安全地生活在其中,社會就需要有「孩子是我們大家的」觀念。通常對這些上帝悲憫的孩子們來說,育幼院只是個暫時的家,是個等候原生家庭恢復功能的安居之處,要等多久因人而異,但是只要他們待在那裡一天,那裡就是他們的家,一個療傷止痛的地方。
故事中的蘭院長小時候就是個受虐兒,甚至還逃家,幸好教會牧師收留她,讓她逐漸卸下懷恨,而能特別看顧有相同遭遇的孩子們,真是化哀痛為祝福。
原來,有愛的地方才是家;愛在哪裡,家就在那裡。
原來,暴力家庭缺少的是愛的能力,所需要的也是愛的能力。
原來,願意愛這些孩子的人就是在幫助他們的家庭,讓他們有機會恢復愛的能力。
你的周圍也有一些萱萱嗎?他/她可能因為沒有被愛而變得不可愛,或因為愛的飢渴而變得不好相處。但是,你能看到他們內在那個真正的孩子嗎?還是你寧可因不忍心而掩面不看呢?
《萱萱的日記》,劉清彥/文,宋珮/圖,道聲出版社。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千金難買的溫馨回憶

千金難買的溫馨回憶——《最特別的生日禮物》的金錢觀

愛家雜誌 第十一卷 第五期 2006/05

羅莎以少少的錢,買到了最特別的生日禮物,這個禮物讓她與奶奶有了更多正向互動的機會,為人生留下許多溫馨的回憶。

黃迺毓

羅莎的生日快要到了,而瓶子裡的錢又存了半滿,剛好可以為她買一個生日禮物。羅莎有很多想要的東西,但是她隱隱覺得,要用瓶子裡的錢買東西,一定要買件特別的東西,不只是為自己,也可以和別人一起分享。最後,她終於買到了隨時可以和人分享、為人帶來歡樂的手風琴。這不僅是她為自己選的,也是為大家選的特別禮物。
這個故事是《媽媽的紅沙發》(三之三文化出版)的續集。圖畫書也有續集?有的,但是不多。通常第一本書出版後很轟動,主角幾乎成為「公眾人物」,創作者就可能應讀者的要求,繼續以同樣的主角寫另外的故事。(但也有一些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系列有三本,故事卻都很棒。)

手風琴拉近祖孫情
羅莎是個天真又懂事的孩子,雖然家境清寒,但是樂觀的天性使她無視於物質的缺乏,她內心的豐富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好不容易要過生日,可以隨己意買份生日禮物,一年一次的隨心所欲,實在不算揮霍,但是她看了幾樣喜歡的東西,卻買不下去,為什麼呢?
這孩子不是不知道自己喜歡或需要什麼,因為一年才過一次生日!何況她的錢不多,實在也無法製造太多煩惱。多數的孩子一年到頭想的都是「我要什麼生日禮物」,要說出十幾樣生日禮物是很容易的事,每逢生日,「貪婪」的段數就加高。
羅莎畢竟是個不一樣的孩子,她對金錢的價值觀很獨特,既然要花錢,就要花在刀口上,但是刀口在哪裡呢?這個心思細膩的孩子不輕易讓這一年一度的「盛事」草草結束,她單純的愛心感動了上帝,居然讓她看到有人演奏手風琴,因而有了靈感,更難得的是,她發現原來奶奶年輕時也會彈奏手風琴呢!
你看,以少少的金錢,她買到了最特別的生日禮物。這個手風琴讓她可以跟奶奶學習彈奏手風琴,她就多了一樣才藝,可以自娛娛人。這個手風琴讓奶奶也能重溫舊夢,多了一個消遣和表現才華的工具。這個手風琴讓祖孫有了許多正向互動的機會,為人生留下更多千金難買的溫馨回憶。

貧富關鍵在於價值觀
有首老歌的歌詞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人人想過好光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的是沒有錢,有的是沒感情……窮有窮開心,富有富傷心……」
其實人都需要經濟的安全感和保障。我們不需要美化貧窮,有些窮人也是很悲哀的,重點不是錢財的問題,關鍵在於價值觀。有時候貧窮是相對的,是比較出來的,我們看到羅莎的家庭,生活僅夠溫飽,是典型的中低階層生活,卻讓我們感覺到他們一點都不貧窮,一點都不缺乏。反觀我們身邊很多很富裕的人,或是我們自己,卻好像總是活在一個很貧窮的心態當中,老覺得缺這少那的。
犯罪學專家也發現,有些青少年去偷去搶,不是他們真正有需求,而是出於貪婪,這種嚴重的欠缺感通常是情感不滿足,反應到物質的佔有欲。如果周圍又有同儕的競爭壓力、廣告的誘惑、豪門新聞的炒作,很容易就讓孩子自慚形穢,而以他目前的能力,要「翻身」幾乎不可能,此時就可能產生歹念,想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非分之財,提高自己的權力和地位。甚至被繩之以法後還不知反省,認為自己比較倒楣,下次要學會更精明。
或許你的孩子沒有這樣的問題,但是社會上有許多家庭給了他們的孩子不正確的價值觀,因此作為好父母,不能只關心自己的孩子,也要關心孩子的朋友,在生活中以愛影響他們的價值觀,或許在他們走偏時,這些溫馨的經驗會提醒他們。

真正的滿足來自親友的關愛
這本圖畫書的文字和拙趣的圖畫都讓讀者體會到,要永遠懷抱希望和善意的人生態度,而過簡單生活的快樂秘訣就在於家人緊密的情感和關懷。聖經上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其實讓我們感到缺乏的是我們的心,而不是我們的環境,教孩子好好珍惜、關愛家人與朋友,讓那真正的滿足、真正的喜樂,來溫暖每個人的心。
《最特別的生日禮物》,威拉.畢.威廉斯/文與圖,宋珮/譯,道聲出版社。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敵人派

敵人派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

男孩興奮等待過個完美的暑假,但是新鄰居小傑的出現使得美夢泡湯。

他將小傑列為頭號敵人,勢不兩立,爸爸得知此情況,提供獨家秘方——敵人派,以協助他消滅敵人。男孩熱切等著父親作派,父親告訴他,若要讓敵人派發揮效用,他必須花一天的時間對敵人很好,於是男孩主動去找小傑。二人一起玩得很開心,但是到了晚餐時間,男孩開始擔心小傑吃到派會消失……。

不喜歡的人

敵人,不一定是要拿刀槍相殘的對手,大部分的人都有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或許發生過一些摩擦,看了就討厭,想起來就如芒刺在背(pain in the neck),恨不得此生可以不必見到他。故事中的男孩正好就面對一個敵人,其實小傑也沒犯甚麼大案子,他只是新來的孩子,交朋友「不巧」交到別人的好朋友,加入棒球隊又表現不凡,就被列入頭號敵人的名單中。但是他一定也感覺到男孩對他的敵意了,所以當男孩來找他的時候,他有點遲疑。

男孩的父親真是有意思,他洞察先機,主動提供妙方,還說他自己小時候也有過敵人,讓兒子深信不疑,然後他動手作派,兒子在旁觀看,不時提供點子,譬如給敵人吃的一定要很噁心,但是他都笑而不答,還說如果派看起來不好吃,敵人就不會吃。嗯,合情合理。當他建議兒子去陪敵人玩一天時,兒子實在太想消滅敵人了,所以勉為其難,想以「短痛」治療「長痛」。

就這樣,他設下圈套,讓孩子一步步對敵人伸出友善的手,而且,為了履行「對他特別好」的承諾,還讓小傑爬上他的樹屋,到此時,他的武裝已經全然解除,所以當父親請他們共進晚餐時,他開始緊張,面對一個已有好感的朋友,萬一還讓他因吃了敵人派而消滅,豈不扼腕。所以他在一旁試圖阻擋,其實他並不是真的對小傑深惡痛絕啊,他只是不知道如何處理他排斥的情緒。

和平製造者

故事最後,男孩說:「至於那個敵人派嘛,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效,因為我已經沒有敵人了。」這位父親幫助兒子從仇恨的苦楚裏跳出來,成為和平製造者(peace-maker),讓孩子不但不必樹敵,反而多了一位玩得來的好朋友。聖經上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耶穌來到世界,就是要讓人類能與神和好,耶穌是和平製造者。我們因此才能認祖歸宗,恢復上帝孩子的身分。而我們也需要學習使人和睦,因為撒旦巴不得我們互相仇視,牠見縫插針,挑撥離間,讓我們誤以為不友善才表示自己的優越,白白嚐到敵對的苦果。人類的歷史充滿了戰爭殺戮,不也是與上帝為敵的後果嗎?◆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五章9節)

小恩的秘密花園-格林文化出版

小恩的秘密花園-格林文化出版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

小恩是個愛種花的女孩,當時正逢經濟大蕭條,父母不得已將她送到城裏開麵包店的舅舅家寄居。小恩天性樂觀開朗,雖然內心充滿忐忑,依然滿懷著盼望。等她適應了新環境,她發現舅舅很嚴肅,所以決定要想辦法讓舅舅笑。她也在麵包店幫忙,更開始到處種花。後來她在屋頂發現一個堆滿廢物的空間,於是開始暗中清理該處,並用各種回收容器種花。終於等到舅舅生日那天,他們引舅舅到屋頂花園,舅舅十分驚喜,終於露出笑容。

文學作品裏角色的刻畫很重要。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個單純的女孩,除了愛種花,她也愛寫信,第一封信是一九三五年從家裏寫信給舅舅,說明自己為何要去寄居,經濟不景氣,父母失業,畫面上呈現的是一個儉樸的房間,引人注目的卻是窗邊的花和盆栽。接著的畫面是奶奶和爸媽在火車站依依不捨的送行,然後我們看到她一個人孤伶伶的坐在火車上,開始寫信給家人。下一頁是個空盪冷清的大火車站,小恩小小的身軀顯得格外孤單。

培養悲天憫人的品格

但是小恩的孤單並未長駐在她的心靈,面對著愁容滿面的舅舅,她依舊保持喜樂。我不禁想起有一次搭火車,當時已經是夜晚,我頭靠著車窗,想小睡一下,卻聽到後座一對夫妻在爭執,雖然他們壓低聲量,卻聽得出二人十分不愉快。當他們吵得不可開交時,我竟聽到另一個微小的聲音,那是一個小男孩的歌聲,歌與歌之間還有簡單的對白。透過車窗,我看到小男孩擠在座位旁邊,背對著大人,沈浸在自己的「綜藝節目」裏。我不知男孩是已經習慣了父母的爭吵,以致於他也不在乎這回事?或者他其實很擔心,卻又無能為力,只好自己走入幻想世界?

這個世界是大人的戰場,多數人為生活而奔波忙碌,少數人錦衣玉食後則爭名奪利,但是孩子在這些紛亂煩惱裏如何自處?貧困中的孩子有可能「被迫早熟」,他們比同年齡的孩子懂事,早早就會想要成為家人的支柱,也會設法以行動來挑起家計重擔,這樣的孩子固然惹人心疼憐愛,可是他們的童年縮短了,有些人一生抱憾,覺得悲情的童年是社會虧欠了他,且會以不健康的方式尋求彌補。例如有的人會貪愛錢財,視金錢為一生追逐的成功指標,當然下場可能比童年更悲慘。但是也有孩子在貧困中培養出悲天憫人的品格,在物質的缺乏中學會體諒,並轉而尋求精神富足。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的挫折容忍力較高,因為他深知「神的恩典夠我用」!

培育心中愉悅的花園

大人總認為好的生活是要花大筆錢買昂貴的東西,但是對清心寡欲的孩子來說,一粒沙看見天堂,一朵花看到世界,只要家人彼此相愛,互相關照,就算是經濟蕭條,生活還是可以多采多姿的。這個故事透過書信的方式,讓我們看到小恩跟家人的關係,雖然時勢所逼,必須短暫分別,但是她瞭解父母的壓力和無奈,雖然想念家人,她一直都維持著馨香之氣,即使見到嚴肅的舅舅,也並未變得害怕或沮喪,還寫詩給舅舅呢!

她的心思明亮透徹,或許是她心中總是培育了一個繁花錦簇的花園。花的成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她也就源源不絕的湧出心靈的陽光、空氣和水。散發出來的就是溫馨、清新和滋潤的氣息。在畫面上我們看到凡是小恩出現之處,她的四周就是明亮的。她一點都不妄自菲薄,她沒立下大志要拼經濟,她只是單純的以實際行動,讓與她接觸的人都感染了鮮花的愉悅。最後一頁又是在車站的送別,此時車站已不再是空曠冷清,而是明亮而溫馨。

聖經上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用心靈和誠實來接近上帝的人才能看見神。

2007年8月8日 星期三

「漲」勢欺人,問題不在物價?

「漲」勢欺人,問題不在物價?

石油、牛奶、泡麵……,彷彿在短短時間內,消費者的世界一夕變貴了,
然而,台灣的物價真的在上漲嗎?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
今年上半年為○.六一%,顯示物價持平。
儘管上漲項目增多,但漲幅仍是平穩。

如果台灣並沒有通貨膨脹的疑慮,為何民眾已覺得難以忍受?
真正的問題是出在物價嗎?

文/吳琬瑜.賴建宇
攝影/黃明堂

六月溽暑,花蓮市明禮路與林森路交叉口的獨棟房子,久居台北的屋主決定要將房子清空搬走,外面堆著一袋又一袋的黑色塑膠袋廢棄物,主人赫然發現一位越南新娘正在門口翻垃圾,大聲問,「妳在幹什麼?」

「這些妳都不要了吧,我幫妳分類清掃,有用的東西給我,」嬌小的越南新娘,約一百五十公分高,躁烈的大黑眼睛,比男人還剛強。

女主人答應這個提議,她幫忙收拾,但是把有用的東西送她。

越南新娘整理衣服分類之後,眼睛落在冰箱,「這冰箱可以給我嗎?」每隔十五分鐘,她問一件東西,三個小時之內就陸續把瓦斯爐、電視櫃、藤製傢具……都要走了。

臨走時她開口說,「垃圾車剛來,他不肯幫忙運大件垃圾,我給他兩百元,他才幫忙清垃圾,所以你要給我兩百元。」送完所有舊傢具的女主人當場愣了一下,心裡的感受是,「這女人,硬是了得!」只有這樣不顧一切的女人,才能在這異鄉的底層社會活下去。

兩百元,誰在乎?台灣的越南新娘在乎。

二○○五年,花蓮縣的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是台灣二十三縣市的倒數第四名(不含金門縣、連江縣)。二十三縣市的平均每戶家戶所得,二○○五年比前年倒退的縣市有十一縣,佔二分之一強。除了農業縣市,也包括了許多工業縣市。

「物價漲,不是全面受影響,而是有一群人幾乎活不下去,那是社會底層的一○%的人,」前台大校長、知名經濟學者孫震表示。

一九六○年代,美國窮人困境成為一個全國性議題,當時定義貧窮線(Provety line)是根據兩個假定:(1)家庭購買營養充分伙食所需的最低金額(2)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是花在購買食物上。二○○五年台灣最低二○%的家戶可支配所得僅有二十九.八萬。每戶每月平均僅有二.五萬元,對於民生物價價格特別敏感。最低收入戶的可支配金額比二○○○年的三十一萬五千元更少。

物價衝擊最弱勢的人,也影響主流社會的人。一位外交官夫人和朋友到台北市信義誠品喝咖啡,一杯拿鐵咖啡二五○元,她望著一○一大樓的霓紅夜景,和朋友討論物價上漲,「對我沒什麼影響,我沒有減少消費,但是看到電視上好幾個小孩合吃一碗麵,覺得我的幸福與享受是一種罪惡,感覺很難受。」這次漲幅最深的是油價,七月底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即將突破三十元大關,一輛二○○○CC轎車加滿油,「從一千元有找,到現在直跳一千五百元,」一位車主表示。

物價上漲的迷思

物價真的上漲嗎?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上半年為○.六一%,顯示物價持平。中華經濟研究院預估,第三季CPI會增加到二.一%,第四季是二.○%。「物價仍在平穩的狀況下,」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表示。

不過,看似物價平穩的背後,有不同的意義:

第一、批發物價大漲,零售價格持平,顯示廠商轉嫁成本不易。今年一到六月的平均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是七.一二%,消費物價指數(CPI)是○.六一%。

「這一波農工原料上漲,讓廠商苦哈哈,」主計處三局科長吳昭明對媒體表示。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躉售物價指數是十年新高。

第二、漲幅平穩,但漲項多。今年上半年漲福只有○.六一%,但是在主計處調查的三八九個項目群,有二○九項上漲,表示有一半以上的項目上漲,因此民眾感受切身。

第三、進口物價指數漲得最兇。全球化的衝擊,國際油價與進口大宗物資漲幅較兇。國際原油價格屢創新高,如北海布蘭特原油在七月十三日創下每桶七九.五三美元的高價。國內中油依經濟部的方案,採取浮動油價制,反映國際油價成本。

至於大宗物資,近一年,玉米漲幅四○%,小麥漲幅五七%,黃豆漲幅四三%,IMF統計過去十八個月以來食品漲二三%,聯合國警告糧食不夠養活全世界。

全球化的衝擊導致國內進口物價上揚,其中漲幅最高的是基本金屬高達三二%,其次是動植物產品與調製品,漲幅二○%。原物料上漲,各類食品也都上漲,以今年七月和去年比較,一包統一科學麵漲三成,統一鮮乳從四十五元漲到五十三元,綠巨人玉米粒漲一○%,小美冰淇淋漲一六%。

問題不在物價,在於所得惡化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報告,台灣都會區的物價指數在全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中排名第十七名,物價並不低。只是消費物價指數成長率比起其他國家平穩。

事實上,雖然油價和進口物資漲價,但是就數據和國際比較,台灣並不嚴重。油價比亞洲各國低(見表五)。即使物價上漲,幅度不高,進口大宗物資也有其他替代品可選擇,所有的經濟學者與研究單位都指出,台灣並沒有通貨膨脹的疑慮。但為什麼一般人現在覺得難以忍受?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梁啟源表示,「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物價的問題,是經濟成長的問題,是所得分配的問題。」

社會學上的「相對剝削」(relative deprivation),說明社會的強烈剝削感是來自於人們的期望狀況和實際狀況有差距。最不滿的狀況不是最貧窮的時候,經常是在長期的經濟與社會改革之後,人民的財富卻倒退,所產生相對剝削感。最不滿的地區也不是最貧窮的地區,而是貧富差距大的地區。不滿是因為「比較」出來的期望值落差,勝於實際的處境。

台灣是否有相對剝削感,可以在幾個現象察覺。

一、和自己比較,薪水漲幅比過去少,物價卻上漲。
梁啟源指出,今天的問題是台灣一般人民所得沒有增加。台灣十年來的薪資成長率,一九九七年從四.八九%一路下滑到今年預估是一.二九%。

二、和社會比,貧富差距加大。
就所得分配差距來看,二○○五年最高二○%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與最低二○%家庭相比,高低所得差距六.○四倍。比起二○○○年的五.五五倍惡化。

三、和國際比較,經濟成長率相較於其他國家落後,比過去差。
中央研究院院士于宗先,在《經濟前瞻》中表示中產階級縮水,民眾普遍變窮,是台灣經濟相對過去及其他國家下沈的象徵。

台灣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在四小龍之中,僅高於南韓,同時遜於ASEAN六國與金磚四國。
就歷史縱深和其他國家相較,台灣經濟成長率一九九六到二○○○年平均為五.七五%,是四小龍之首。但二○○一到二○○五平均是三.一三%,是四小龍之末。

「經濟下沈是一種『比較』性,數據顯示台灣經濟似乎趨弱,」于宗先為文指出。

由於和自己、和他人、和國際比的感受較差,台灣人民薪資所得成長趨緩,連帶的民間消費欲振乏力。于宗先指出,二○○一年到二○○五年民間消費成長是二.六七%,相較一九九六到二○○○年平均七.六二%,大幅下降。

人民變窮,廠商不敢漲

去年的民間消費成長率更下探到○.八四%,即使今年已經打消卡債負面因素,也只能回到一.六九%。

許多受進口物價上漲的國內廠商,都紛紛拒絕採訪,只是私下表示,「我們為了反應成本,有些單品有調漲,但是還在密切觀察消費者的反應。」

量販店龍頭家樂福全國開發總監田中玉建議,「廠商就是忍住不漲,要不然你就是逼消費者去試別的廠牌。」

田中玉指出,關於一般民生消費品,消費者愈來愈接受無品牌商品,就是通路業者的自有商品,「家樂福自有商品從六十六億成長到八十七億。」受苦的上游製造商抱怨,家樂福是這一波物價上漲的最大受益者。

物價不只是民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中經院發表第三季經濟景氣預測時說明,「接二連三的民生用品和交通運輸費用調聲大起,未來國內各種物價轉嫁的壓力若提前引爆,恐對經濟造成不少影響。」
尤其是明年有立委與總統大選的挑戰,民生問題更是首要問題,上至總統、行政院長都密切關注情勢發展。經濟部與中央銀行也聯手抑制物價,不得不慎。

物價上漲只是冰山一角

物價上漲加深台灣社會的M型化。七月底,台灣大學EMBA舉行畢業典禮,當天的演講者是請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致詞。他面對台下的一三○位高階主管,他念茲在茲,「一個社會不可能單獨存在,如果在座有能力的菁英,不能幫助社會上弱勢,最後造成的社會問題也會影響所有的人。」他引老子的話,大意就是榮華富貴如浮雲,人生的意義是回餽社會,而不是追求事業財富的成功。

如同許多經濟學家的分析,物價上漲,只是反應所得分配惡化的冰山一角。

問題,不在物價,在於所得分配,在於相對剝奪感。

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薪水追不上物價 痛苦根源

薪水追不上物價 痛苦根源
2007-08-02 01:30/于國欽

政府連日來陸續公布補貼計程車油費、修正浮動油價、調降小麥等七項產品關稅以為因應,甚至一度還傳出要央行採行貨幣政策,這凸顯政府面對這一波物價上漲所採取的措施,太急,也太多。

油價上漲,舉世皆然,穀類漲價,全球無一例外,何以美、歐民眾對於物價的上漲所產生的痛苦不像台灣一般。其實,台灣的問題不在物價上漲太高,而在薪資停滯太久,這些年台灣多受雇者的薪資是停滯的,大學畢業生初入社會的起薪甚至不若八年前,如此物價稍有波動,其所產生的痛苦自然會被放大。

民國七十年二次石油危機物價漲幅雖高達一六%,但是經常性薪資升幅高達二三%,實質薪資成長仍高達七%,因此痛苦有限。反觀近四年,經常性薪資平均增幅僅一.二%,物價平均漲幅一.三%,實質薪資不增反減,如此自然是苦不堪言。

台灣上半年的物價漲幅不過○.六%,何以會讓各方感受到如此高的通膨壓力?顯然不是物價漲的太凶,而是民眾收入停滯太久。原因既是在薪資而非物價,那麼政府所該採取的對策自然不是消極的補貼油價、調降關稅、緊縮貨幣,而是積極的提振內需、加強出口,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所得。

但如今政府病急亂投醫,此一油價浮動機制的修正形同對油價的補貼,試問補貼的最大獲利者是誰?當然是油用的愈多的有錢人,如此補貼既無法消彌民怨,又有失社會正義,又耗費帑,值得做嗎?再者,調降玉米等穀類關稅僅澤及進口者,誰能保證這一降稅的好處能廣佈於生產鏈中,最後嘉惠消費者?顯然這些措施對於降低物價的作用極為有限。

這些急就章的政策非僅難以紓解多數民眾的痛苦,又造成國家資源的錯置,而油價之上漲止於何處,無人知曉,政府能補貼到何日,由國庫空虛卻是明白可知,以有限的國庫填無窮的風險,雖至愚亦知不可為,這些食民脂民膏坐著黑頭轎車的大員們,豈能不知?

2007年8月1日 星期三

績效掛帥、大學生太多 上班族加薪大不易

績效掛帥、大學生太多 上班族加薪大不易
中廣 更新日期:2007/07/31 12:30

上班族加薪愈來愈難!除了物價上漲之外,薪資結構也出現變化。企業主管指出,薪水轉向「績效獎金制」,連本土企業也向外商看齊,貢獻度愈高的員工、加薪幅度愈大;如果職務的替代性高,公司也沒必要加薪,因為大學畢業生真的太多了!(張雅惠報導)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到底原因是什麼,歸咎於物價,也要檢討薪資結構。富邦金控人力資源室資深協理陳建勳認為,企業愈來愈重視員工的貢獻度,有的以績效掛帥,實施低底薪、高獎金制度,光是同一個部門,就可能出現有人加薪幅度高達百分之五十、有人卻還原地踏步的情況。「事實上,很多外商的制度或觀念一直引進國內,講是比較現實,但是,你有多少貢獻,你就拿多少錢,可能分佈落差會很大」人資主管分析,中低階的職務替代性高,尤其,大學錄取率高達九成,如果後面還有一大堆人等著要這份工作,公司也沒必要加薪。「事實上,大學程度良莠不齊,我們現在大學,跟以前,說不定是高中層級,我今天縱然起薪,我不必調整,我還是一樣很多人要來應徵這個工作,不會找不到人的感覺」人資主管指出,高階經理人由於影響層面大,績效也相對優異,尤其企業朝向專業導向發展,公司會把加薪費用放在愈專業、愈不可取代的員工身上。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人是英雄,錢是膽

人是英雄,錢是膽
文/iThome (記者) 2007-07-05

推動這個世界前進的力量,是經濟而不是技術,古往今來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是運「錢」帷幄,科技需要錢來支持,錢則需要靠科技來賺取更多利潤。

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一間公司的成長極限,並不是取決於公司的技術好壞,而是取決於公司有多少錢可以用來周轉。理論上手邊的現金越多,可以用來購買原料投資設備的能力越強,就可以擴大經營規模接更大的訂單,否則就算有大訂單,但是沒錢買原料也是沒輒。我常聽創投的朋友說,純工程背景的經營者,容易出現財務管理的罩門,往往以為技術可行就投入資源與資金,卻沒有思考手邊銀彈的分配組合,萬一產品銷售不良,很容易陷入危機。

對經營者來說,有陷入財務危機的經驗是件好事。我見過很多朋友為了籌措資金弄得昏天暗地,甚至自己拿錢出來付員工薪水、買回員工股票。沒有錢的公司,什麼都不是,老闆與員工都是英雄,卻什麼都不能做。所以資深的企業家都強調,會管錢的經營者比懂技術的經營者更重要!

雖然說企業大多要求幹部同仁編列預算,不過所有技術主管都認為這是「多此一舉」,大家都學會怎樣掰一些數字,卻沒有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

「所以我們把降低成本列為技術主管的績效,」以擅長成本控制取勝的知名公司經營者這樣要求他的主管,「寧可不開新案子,也要拼命降低成本!」企業透過ERP系統將技術主管手中案子的成本攤開來,逐項檢討之後訂定各單位的責任百分比,然後分派進行。「剛開始大家都不知道該怎樣著手降低成本,」任職該公司的朋友說,「因為從報表上看起來每項價格都很合理,每個零件都很必要。」不過接下來大家發現,透過提升各專案間的共用料件、減少客製化料件的需求,並且將設計簡化整合之後,終究還是「榨得出汁來」。

從研發的角度來看,孵一個產品需要花多少錢?有沒有人在意花這些錢產生多少效益?企業經營最難的,就是要員工幫公司省錢,尤其是那些擔任RD的員工。大多數的產品在RD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價格結構,如果RD沒有把公司的錢當成自己的錢來看,就會發現公司裡面到處都是偽裝成「明日之星」的「問題兒童」產品。

「公司不敢斷然砍掉產品就會養成員工浪費的心態!」在經歷公司的起死回生之後,一個學長談到如何逼使員工痛定思痛幫公司省錢,「要讓同仁知道,他們發條上不緊只會浪費大家的錢!」我們都不希望自己負責的產品被砍掉,但如果我們沒能力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那還不如早一點收了。這樣的危機感至少可以先篩選掉信心與決心不足的員工,因為外部的競爭更殘忍。

曾經有一個臺商這樣形容他的企業:「這個公司就像是個漏水的水桶,我知道他在漏,但我只能拼命加水才能不讓他漏光。」公司只有他一個人在加水,其他人無所謂,結果最後水漏光、公司解散。企業需要上上下下都視錢如命,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口上。雖然這樣的要求會讓技術人員覺得很感冒,做什麼事情都受到限制,但是很多研發的費用其實都在不經意中被浪費了。

要怎樣讓公司產生節儉的文化?光靠技術主管做預算、把關、精簡人事是不夠的,錢的事情需要「常態性的警覺」才可以。有經驗的老前輩提到一個重點,用錢這件事情一定要「不見兔子不撒鷹」,也就是說,如果連個影子都沒看到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花錢買我們想像的未來性。要花錢放出手上的老鷹,就一定要抓到兔子,否則就應該持續觀察判斷。

時間的錯覺,是最容易讓我們亂花錢的因素。我們常常為了趕一天兩天 的事情而用更高昂的代價去執行,但是並非所有事情都需要付出這樣的代價。我們多用一些腦筋,多做一些檢查,同時培養自己的能力多cover一些事情,就可以幫公司省下很多失誤性的浪費。

用錢的合理性與用技術的合理性不能拿來作比較,如果我們認為每項技術都要同時投資,也都要分派力量去做,那麼就算錢燒完了也不會有結果。同樣的,技術到達一定程度就要做修枝減葉的商業化動作,如果公司沒有持續的金錢收入,不可能撐太久。

上太空本來是件很神聖的事情,但是業者面對龐大的財務壓力,還是得開放太空旅遊,才能有經費繼續前進。工作的選擇也是如此,我們大可豪邁地選擇自己想做的工作,但是想想經濟壓力,或者為了爭取更多的收入與升遷,固然我們都是英雄,但是在金錢面前必須要有適度的謙卑以及更多的深思熟慮。

推動這個世界前進的力量,是經濟而不是技術,古往今來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是運「錢」帷幄,科技需要錢來支持,錢則需要靠科技來賺取更多利潤。或許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則笑話:有個成功的IC設計公司老闆,他拿著手上的晶片向大家說,這個晶片的價格是等重黃金的100倍。然後,投資這間IC設計公司的銀行家則拿起一張支票說,這張紙的價值是等重黃金的十億倍。

在金錢面前,我們仍然可以保有自尊,至於身段與面子,就丟掉吧。

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只想著捐款的人,要想清楚

商周:教育是最好方式

商周發行人金惟純坦承,商周團隊太過專注於良善的初衷,忽略了社會期望而產生落差;其間的溝通不良造成社會誤解,除了向社會致歉之外,也以實際行動,承諾捐出200萬元給阿嬤做為小孩的教育基金。
「我們仍然認為教育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商周『點亮孩子的未來』的募款計畫,仍將持續進行。在專款專用的原則下,商周並不是把募來的錢轉贈出去,這一筆200萬,是商周本身表達對於阿嬤的關懷,將會交由牧愛生命協會來處理。」商周品牌公關部資深經理林秋寶這麼表示。
林秋寶也指出,2005年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專題,3,000名兒童的數字,是來自於入出境管理局當時對於出境未歸的外籍新娘子女統計所獲得的數字。商周協助第1年的募款1,340萬元,由當地台商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興建10所華語育幼院;第2年起,商周已將這個計畫,全權交由伊甸基金會去執行。
而2003年,等待鳳梨長大的女孩小如,當時確實僅由量販店大潤發協助販售小如父親種植的農產品;但同時的菁英綠種子計畫,共募集了7,200萬給1,106名高中生3年的獎助學金,當時是由家扶基金會負責整個募款與獎助計畫。

教育台灣之子打高空

《商業周刊》於九十四年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號稱拯救流落異鄉的三千名「湄公河畔台灣囝仔」。此計畫共募得上千萬款項,準備興建十個華語幼稚園,如今,錢花完了,卻只蓋了四家華語中心,連孩子的人數都有爭議。伊甸坦承,三千名孩子這個數字不切實際。

兩年前,一位畢業於越南國立胡志明市大學的台灣媳婦陳小姐,不經意向伊甸基金會邱光明牧師提及越南《青年報》的一則新聞,報導中寫:「有兩千名台灣關係所生子女落居越南永隆省……。」這則報導引起邱光明的震憾,隨即與《商業周刊》聯合策畫一個有關越南台灣之子的專題。
九十四年六月,「湄公河畔台灣囝仔」的專題,刊在《商業周刊》第九一七期雜誌上,還在台北、高雄播放在越南拍的紀錄片,主要內容敘述,三千名台灣血緣的小朋友流落越南,又貧又苦連書都沒得讀。雖然這些小朋友人在越南,但仍引起台灣大眾熱烈迴響,民眾關心電話不斷湧入。
不久,伊甸基金會設立了「為他們鋪一條回家的路」專戶,要在一年內成立十間華語幼稚園,讓七歲以下的台灣小孩學中文,所需經費千萬。款項是募到了,但兩年過去,華語幼稚園在那裡呢?
目前伊甸在越南共成立四間華語幼稚園,但實際運作的卻只有三間,另一間根本招不到學生;每間固定的學生人數則不超過十人。連當初對此計畫持樂觀態度的台商都不禁大罵:「這根本是一個高調空談的企畫,執行效果有夠差。」
越南台商說,越南有六十四個省市,幅員遼闊,想把分散各地,且交通不便的三千名台灣之子號召起來,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三千名」這個數字,也讓台商感到「霧煞煞」。對於人數的爭議,連合作的伊甸基金會也承認,三千人的數字的確不切實際。
根據九十四年入出境管理局統計,台灣之子滯留越南兩年以上的只有七百多人,除非把短期回越南老家探親、觀光旅遊的也算進去,才可能讓台灣囝仔達到三千人。
越南台商也質疑捐款金額的流向。據伊甸基金會統計,募款所得一千兩百多萬元,但了解內情人士指出,當地台商還資助了非金錢性物質,勸募成效十分可觀。
募款多,是社會愛心的匯流,但募款究竟流向哪裡,捐款人有權了解。據熟悉整個狀況的台商表示,當地的教室是租的,兩年來,到學校上課的小朋友不超過一百人;很多教材還是捐贈的,連教中文的老師幾乎都是義工。若光從學校運作來看,根本花不到多少錢,也難免引來捐款流向不明的質疑。

伊甸:捐款已用完

針對外界批評,《商業周刊》與伊甸基金會合作「湄公河畔台灣囝仔」專案募款,是消費台灣民眾的愛心,伊甸基金會人員表示,當年募款總數是1,270多萬元,並非外傳的3,000萬元;所募得的錢已經全部用完。基金會強調,捐款全都花在孩子身上,絕沒有進入私人或是與《商業周刊》相關的基金會。
伊甸基金會人員指出,雖然當地台商的確捐贈不少物資,當地教室也是租借的;但很多個案要花探訪的交通費,教材也需購買,部分老師也不是純義工性質。目前所有捐款都已經花完了,還得靠其他募款來貼補經費。
伊甸基金會坦承,由於包括交通等許多因素,當初承諾開辦10間華語幼稚園的支票的確跳票了。目前只有胡志明市、茶溫、永隆3地興建4間學校,每間平均有9名學生在上中文課。基金會也坦承,對此計畫的執行效果不佳。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草莓族最怕壓

【維特專欄】職場耐挫力 草莓族最怕壓
2007-07-17 12:04/維特

上週五下班前,跟我的部門開會檢討產品進度執行狀況,期間我實在受不了一個程式設計師,找了一堆藉口,來推託為何產品延遲,於是斥責他一頓,我向來很少在會議上斥責同事,會議結束後,這同事滿臉不高興的離開會議室,由於當時接近下班時間,這同事便把要測試的成品丟在我桌上,然後逕自下班去了,這就是現在年輕人的工作態度嗎? 上篇文章提過我換工作的一些歷程,這其中我也經過了不少努力,才能夠學到我要學的能力。

記得我在電子商務那家公司的時候,由於我只懂物流,而在電腦方面我就一竅不通。

猶記得第一次開會時,聽到一些專有名詞「伺服器」、「資料庫」、「防火牆」等等,沒有一個是我懂的,當下便覺得壓力好大。

當情況漸入佳境,老闆突然讓我去接行銷企劃的工作,那段時間是我在職場上最難熬的時刻,幾乎天天挨罵,寫好的企劃書甚至被老闆丟出門外,那時我也曾經想過辭職不幹,畢竟那不是我專長的領域。

也不知道哪來一股不服輸的精神,我硬是在短短的時間內,把該懂的全部學起來,而不是找一堆藉口來敷衍,從那時候我就學會了,為成功找方法,別為失敗找藉口,找了一堆藉口就有助於事情的進展嗎?答案是否定的!話題回到我那位同事身上,我想了一下,既然他藉口理由這麼多,於是我採取了一個做法,請他把為何產品做不來的原因,全部說一次。

這種人總是檢討別人,就是不知檢討自己,我做了一個決定,把他認為別人不對的地方,全部依照他的講法配合他,萬一再做不出來,就自請離職。

我很確定結果他依然會做不出來,原因在於「心態」,如果他真的很用心,早就自己想出可以解決的方法出來了,而且在產品製作過程中,他也不曾去跟其他同事交流。

對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態度不好,沒有企圖心把事情做好,只想交差敷衍,上班族現在有很高的比率屬於這類型,這也就是為何被稱為「草莓族」、「水蜜桃族」的原因了。

在職場上被長官罵,其實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在我的認知裡,只要長官不是惡意的漫罵,都是可接受的範圍。

想讓自己在職場上成長,耐挫力是基本功,想要增加競爭力,則要有不服輸的心態,更要有肯學、肯做的精神。

若只想找個安逸舒適的環境混薪水,那就要有隨時回家吃自己的心理準備!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用愛牽引迷途少年

用愛牽引迷途少年

【講義雜誌B】第244期

採訪/鄭進文、鄭仲烜  2007-07-11

儘管身罹肝癌,陳在惠仍堅持為迷途少年打造心靈歸宿

現任花蓮善牧中心執行長的陳在惠,與同是牧師的妻子育有一子一女,有著人人稱羨的美滿家庭,但就在前程一片美好的時刻,病魔卻找上他。

一九九九年底,他正忙於九二一大地震的救援工作,妻子也為教會事務忙得不可開交。妻子連續兩晚徹夜工作,隔天突然在講道台上昏倒,檢查後發現腦血管出血,接著是多次進出開刀房的黑暗日子,術後留下記憶力喪失的後遺症。

就在此時,陳在惠也腹痛如絞,檢查出肝臟長了九公分大小的腫瘤,情況十分危急。不得已之下,他將妻小託給台北的摯友照顧,自己面對接踵而來的身心苦難,並繼續花蓮善牧的工作。談到這段期間的煎熬,「我對上帝不錯啊,但是祂對我差了一點,」陳在惠開玩笑地說。

陳在惠在花蓮出生,幼年喪父,母親為了家計北上工作,將他交給祖父母教養。這樣的背景,常引來同學欺負,刺激他學習武術強身,並養成積極進取、不斷學習的人生觀。此外,陳在惠也精學中醫和電腦技能,同時擁有劍道六段的身手。

由於祖父母信仰傳統民間宗教,陳在惠少時一直不曾接觸基督教。直到某天,他偶然參加一場教會的露營活動,才真正接觸基督信仰。高中畢業後,陳在惠進入神學院展開十二年的修業,終於成為一名牧師。

一九九三年,就在陳在惠即將赴任門諾醫院牧師職的前一、兩個月,他接受當時善牧中心執行長吳芳芳女士請託,為善牧中心建立會計程式,這是他與善牧結緣的開始。

由於陳在惠具武術背景,讓甫經人口販子襲擊的吳芳芳大為賞識,有意邀請他承接善牧中心業務。陳在惠坦承當時的掙扎:一方面顧慮自己對社福工作並不專擅,且善牧中心規模小,工作又艱難;另一方面又想到已與環境、條件較佳的門諾醫院談好接掌事宜。

但是,一名與他女兒年紀相仿的小女孩,終究促使他下定了決心。

「某天,辦公室來了一名六歲的小女孩,在工作人員間來回跑鬧,模樣天真可愛,沒想到她已接客多次,且有性病纏身。我順手摸摸她的頭,她竟誤以為我是嫖客,表情、說話等方式都為之一變,那一幕讓我極為震撼且無法釋懷,於是我離開辦公室,走進院子。小女孩也跟著走出來,想和院子裏的小狗玩,但小狗不搭理她,小女孩竟以一種絕望而撕心裂肺的聲音大哭起來。接下來的情境更讓我難受:她脫下自己的衣服,希望換取小狗的注意。」

看到眼前的情景,陳在惠心中五味雜陳,他自我反省,為何面對這樣需要幫助的人,自己卻只考慮前途之事。

他將小女孩的故事轉述給妻子聽,妻子問:「你不去門諾醫院服務,有人會去嗎?」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多人等著去。」妻子接著問:「那善牧會有人去嗎?」「應該沒有吧。」最後妻子問道:「那你想上帝會希望你去哪裏?」

這一句話讓陳在惠找到了答案。

一九九五年,陳在惠正式成為善牧中心的社區救援幹事,以牧師角色聯繫各部落教會,形成資訊網絡,掌握部落少女去向。暑期安排由大學生組成的志工團隊進駐部落,對人口販子產生投鼠忌器的效果,有效嚇阻買賣少女的行為。

但隨著經費縮減,社區工作由原來的六十六個部落,已降到十來個左右。

二○○一年,善牧開辦飛炫屋,以「Fashion」為名稱構想,提供孩子有晚餐、有人指導他們完成功課的環境。陳在惠認為,只要孩子肯來飛炫屋,就有機會將他們導向正途。為吸引孩子,飛炫屋提供免費電腦,有人因此戲稱飛炫屋是「不用錢的網咖」。

目前除位於花蓮市美崙的「旗艦店」外,也在另外四個部落中推行。飛炫屋也開辦許多才藝班和動態娛樂,讓這群在課業上不得志的孩子,能找到成就感,其中包括陳在惠親自傳授的劍道班、聘請專業美術老師指導的繪畫班,以及球類運動和下棋等。而其中又以國術班最為著名。

陳在惠的胞弟陳在聖長年從事國術教學,在陳在惠的提議下,飛炫屋的孩子與國術班的學生一起練習。這些血氣方剛的少年,本來就熱中英雄主義,對師父的身手和氣勢又敬又怕,從開始的漫不經心到摸索出興趣,也衍生出對團隊的歸屬感和榮譽心,品行方面也漸有改善。

練習了半年後,這群孩子報名了全國性的國術比賽。由於他們體力好、鬥志強,且不輕言放棄每次出賽的機會,最後終於得到團體的總冠軍。

頒獎那一天,陳在惠讓一名曾在學校連校長都敢打的孩子代表領獎,已完全被學校放棄的他,在台上露出天真的笑容,抱回獎盃後直向陳在惠撒嬌,那一幕讓陳在惠深深感動,也永遠難以忘懷。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股市紅通通 當心成泡沫下的俎肉

【維特專欄】股市紅通通 當心成泡沫下的俎肉

政府週週放利多 散戶可能套在最高點

股市一片紅通通,房市搶搶滾,熱錢不斷湧進台灣,環顧周遭趁著這波股市大漲,賺到錢的人好像不少,但筆者心中卻有種不安全感和不踏實感,短短幾個月之內熱成這樣是正常嗎?

半年前的此時跟現在整體大環境有不同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市場上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政府為了拼2008選舉,不斷釋放各種利多刺激經濟市場復甦,如果是政府因素所造成,那麼就有潛在泡沫化的危機。舉個例子來說,蓋房子時若是地基不穩,卻一昧的往上蓋,這棟房子到最後的下場會是如何?就是崩塌,而且崩塌的非常迅速。

首先我想談談這波的房事熱潮,建商不斷的推案,每個地區房價都屢創新高,但回歸基本面來看,都是誰在買房子的?當然是你我週遭的普通百姓,這些人的所得有增加嗎?

按照官方公佈的數字,台灣薪資水準是往下滑的,如果這是普遍現象,那買房子錢哪來的?當然是從銀行借的,銀行為何敢借出?因為消金市場只剩房貸有市場,也是銀行過多資金的出口,我身邊很多的人及房市投資客這兩年都從銀行搬出了很多錢,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些人有錢還嗎?

問題終於回到了原點,借錢的人收入沒增加,卻借出更多的房貸,後續結果會如何?聰明的讀者想想就知道了!在銀行從事估價工作的朋友也跟我說,大概再過兩年房屋市場的價格大概就會被打回原形了,買屋前,請三思。

再來就是這一波的股市漲幅,短短兩個月之內,股價屢創七年來新高點,相信很多人都看的心癢癢,這波股市大漲有幾個觀察點,資產及傳統股漲的最兇,電子股還是如過往的表現。

資產股會大漲的原因不外乎是政府頻頻釋放利多,到處宣佈要搞開發案,於是這些股票應聲大漲,大家討論非常熱烈的還有一點,融資餘額並沒有大幅增加,也就是說籌碼幾乎都在外資及法人身上,散戶若是貿然跟進,只怕被套在最高點!

有人跟我說何必如此保守?其實筆者只是從人民生活最底層來看這些事情,過去一年薪資所得縮水的狀況下,還能創造出現在這片榮景不是泡沫是什麼?

這不禁讓人想到,前幾年雙卡市場最高峰的時候,政府不也大力宣傳經濟復甦,各項消費都創新高?事實證明又是銀行過度放款的假象!從筆者端午寫的文章到現在不過短短三週的時間,那時筆者預估股市只會往上不會往下,但往上竄的速度實在有點誇張,提醒各位讀者有賺就好,可別成為短暫泡沫現象的犧牲品!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工作像螞蟻,心情像蝴蝶

工作像螞蟻,心情像蝴蝶

何飛鵬

有人說「工作中的女人最美」,我完全同意。當人全力投入時,聚精會神的執著,會讓人尊敬;而全力以赴,努力不懈,也會讓當事人充份享受過程的樂趣。或許其中有痛苦、有煎熬,但這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中快樂的來源,每天錦衣華食,久而無味,非要有一些曲折、有一些磨難,生活的樂趣才能顯現。

雲南納西族給了我們最智慧的啟示。

辦公室的同事從雲南回來,帶回一方木刻文字畫,同事告訴我,這是世界唯一仍在使用中的象形文字——東巴文,畫中我可以清楚的看出來一隻螞蟻與一隻蝴蝶,其他的字,我就看不懂了,翻開背面,這一方木刻象形文字的意思是: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

我不知道贈送者真正的來意,意味著我像螞蟻一樣苦命工作呢?還是生活像蝴蝶一樣的多彩多姿?或者贈送者根本就沒有任何指涉,只不過因為木刻象形文字質樸而韻味十足,因而好意買回相送。對我而言,我倒是心領神受,像極了我個人的工作哲學。

不論是工作像螞蟻,或者生活像蝴蝶,都是我人生的寫照。工作全力以赴,從不留力,從不問會得到什麼回饋。因為從工作中,我已經從過程中得到無數的經驗與樂趣。而螞蟻正是最好的形容:一點一滴,步步為營,聚沙成塔,最後成就一點點成果,人不就是如此?如果你覺得成就小,如果你覺得工作苦,你會像螞蟻一般工作嗎?

或者說,有人甚至會覺得像螞蟻一樣工作,是多麼悲哀啊!沒有自我,在團隊中像一顆螺絲釘,又那麼微小而脆弱,多可悲啊!可是我從來就是如此;每一個人在工作上,就像螞蟻一樣微小,只能全力以赴,至於要有什麼回報,只能靠老天爺賞飯吃。這是謙卑的宿命,這也是無悔的執著。

至於生活像蝴蝶,這更是我個人的寫照,看什麼事都是快樂、樂觀的,充滿變化,鮮花滿途,等待我這隻蝴蝶,不斷的探視、發現、採擷。我不會因為工作沉重,意外打擊而懷憂喪志,因為生活總要過下去,高興如此,痛苦亦然,為什麼不用愉快、樂觀的心情,看待生活的每一段過程呢?快樂是生活的本質,探索也是樂趣的泉源,而蝴蝶正是生活的寫照。

想像中,納西族生活在雲南深處,他們沒有很好的物質生活,他們離現代的文明可能也很遠,但是這兩句話卻道盡了現代人看不破,也未必想得通的生活態度,我欣然地接受了這方木刻文字畫,也嚮往他們務實、灑脫、怡然自得的人生態度,讓螞蟻與蝴蝶的角色在我身上變換,人生只不過是過程,休問結果,問結果恐怕就輕鬆不起來了!

後記:
這篇文章得到許多回響,講義雜誌的林獻章兄來信,要求轉載在雜誌中,我欣然同意。而且我發覺在現代緊張的社會中,有太多人像螞蟻的苦命,但缺乏像蝴蝶的豁達與快樂,尋找自己的人生觀,想怕是對每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事。 用這篇做為全書的開端,象徵著人生一輩子的探索學習歷程。

摘取"自慢"

菩薩的禮貌

菩薩的禮貌

何飛鵬

進媒體的第一份工作是記者,那時剛畢業不久,又有幸進了發行量極大的《中國時報》,採訪的又是經濟新聞,台灣的知名企業及老闆,對我這個不懂事的年輕人,待若上賓,不知不覺中,我開始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很「傑出」、很「偉大」,因為所有的人見了我,都尊敬有加。

直到有一天,我發覺一個採訪對象,對一位我非常認同的同業,非常不禮貌,我十分訝異,這個同業能力比我強,但卻得不到採訪對象的尊敬,經過仔細思考後,我終於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因為我代表的是大報,他們尊敬的不是我,而是我背後的大報;他們看輕的也不是那位同業,他們輕忽的是那家發行量小的報社。

這個體驗我牢記在心,「我」和組織是兩件事,千萬不要混為一談,而這個故事背後,也隱藏了一個管理學上到底是「廟大,還是菩薩大」的有趣話題。

對高階經理人而言,如果能力超強,讓所任職的組織快速成長、風生水起,以一人之力帶動組織變革,扭轉了公司的命運,這個人絕對是個大菩薩,而他所屬的組織,也就是廟,因有大菩薩,而靈驗、而香火鼎盛,這是典型的「廟小菩薩大」!

但是這種情境極為少見,就算有也只會短暫存在。因為能以一人之力旋乾轉坤的案例不多,而就算真有其事,組織的力量會累積,日子久了組織的力量還是大於個人。大菩薩所做的努力,所獲得的成果,全部會彙整成組織的力量,這個廟會益加宏偉壯麗。經過歲月的洗禮,菩薩再大,大不過廟;廟再小,經過許多菩薩的投入努力之後,廟會越來越大。

因此「廟大,還是菩薩大」的管理話題,似乎有了結論:菩薩再靈,靈在一時;菩薩再大,也要有廟依附,無廟不成菩薩,廟與菩薩是一個共生共榮的關係。

由於有了前述的經驗,我很清楚,就算我能力再強,就算我自許成為大菩薩,但沒有廟的依託,我無法修成正果,因此菩薩應有分寸、有禮貌,應該知道謙卑、應該知道進退。謹慎小心的維持與廟之間的關係,絕對不要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組織,這就是菩薩應有的禮貌!

這個禮貌的終極境界,是視每一個自己曾經停駐過的廟,為自己的家,把廟和自己畫上等號,不只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更要留下認同,我是「大廟中的小菩薩」,而且是永遠的小菩薩。不管我現在在哪裡,我曾經停駐過的組織,都是「我」的組織、「我」的廟!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廂情願的「禮貌」,但禮貌不是人應具備的基本道德嗎?

摘取"自慢"

勉強別人 理所當然

勉強別人 理所當然

何飛鵬
  
一個部門主管向我抱怨:何先生,你不知道這件事多難執行,所有的部門都持觀望態度,因為會影響他們現有的工作,我無權命令他們,也不想勉強他們,公司可否暫停或中止這項計畫!

他的抱怨早在我意料之中,因為他負責的這項工作確實困難,許多單位需要因而改變現有的工作流程,再加上原有工作已很煩憂,所有的人都期待能放棄這項工作。但基於許多原因,公司不能放棄。

我告訴這位主管:你是無權命令他們,但你推行的是公司的政策,理論上他們不樂意配合,可也不至於嚴詞拒絕。你要用各種方法,勉強他們一起配合,可是如果你不想「勉強」別人,那這件事肯定辦不成!

「勉強別人做事」,這可是我這輩子花了最多時間學習的事。年輕的時候,最討厭別人逼迫我做什麼事,總覺得所有的事都應該「自動自發」才完美。因此長大後開始工作,我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討厭去勉強別人,盡可能不去勉強別人,也因而面臨了很長一段時間,一事無成,什麼事也做不了,讓別人覺得一點能力也沒有的尷尬狀況!

我慢慢發覺,幾乎沒有一件事是別人樂意去幫你的,每一個人都是在他人不斷的催促、不斷的說服、不斷的溝通、不斷的哀求之下,完成某一件事。

譬如:老師「勉強」學生讀書;父母「勉強」兒女用功;小孩「勉強」爸媽給零用錢;主管「勉強」部屬完成工作;業務員「勉強」客戶下單;政府「勉強」人民繳稅……。

我驚覺,這是一個無處不「勉強」的世界,我更驚覺,人生的真相就是「勉強別人」,而成功的人,就是很會「勉強」別人的人,能力則是用勉強別人來衡量,不會勉強別人的人,就是沒有能力的人。

「勉強」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最粗魯而直接的勉強叫命令;文雅、含蓄的勉強叫溝通;用道理去勉強叫說服;詭詐的勉強,叫欺騙;用好處去勉強叫引誘;炫惑的勉強叫廣告;不斷的勉強,叫鍥而不捨。勉強是一切事物的原動力,任何工作、任何任務,都需要不斷的勉強自己、勉強別人,才能夠完成。

勉強自己的難度,尤勝於勉強別人。就像年輕時的我一般,我視勉強別人為罪惡,因此不勉強別人有理,勉強自己那就更違背原則,為何不讓自己快樂點,何需自我勉強?

我終於認清真相,勉強原來是不可或缺的。學生因勉強而成長,營業人員因勉強而成就業績,工作者因勉強而績效非凡,主管因能勉強別人,而完成困難的任務,老闆因能勉強所有的人,而獲利賺錢。

勉強伴隨著困難而來,因困難,故需勉強,不願勉強別人,其實是無能力勉強的託辭,學會勉強別人,是工作者認清事實,學習成長的開始。

摘取"自慢"

認輸逃避的名字叫「這不是我的興趣」

認輸逃避的名字叫「這不是我的興趣」
2006/09/04 12:34

轉貼自商業周刊978期

因為買房子的緣故,認識了一個相當認真負責的房屋仲介業務員。最近他認真的向我請教轉業的事。我問他:「你不是做得不錯嗎?」為什麼想轉行?他回答:「現在我對買賣房子已經沒有興趣、沒有熱忱!」我再問:「那你對什麼事有興趣?」他說還在想,不知道。

這個劇情我見過太多了,也太熟悉了。我繼續問:「你最近的業績好嗎?」「不好!」和我的猜測完全一致。「你過去對賣房子有興趣、有熱忱嗎?」「那是剛開始的時候,大陸的政府不打壓房地產,相較現在,生意好做多了。」他的回答也合乎我的預測,他其實並不是因為興趣不合而想離開,而是因為挫折,耐不住寂寞!

我沒有直接告訴他我的想法,怕打擊他的信心。但我提供了幾個思考的方向:一、確認自己對什麼事有興趣,而這件事又可以當事業經營。二、確認對現在的工作沒熱忱、沒興趣,是不是受了環境不佳、生意不好做,以至於業績不佳、獎金不多的影響?三、回想一下,過去業績好的時候,你是否覺得對房地產充滿熱忱呢?

這位小朋友還沒有給我答案,但根據我的經驗,百分之九十以上,他根本不是沒興趣,或者說,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做房地產,OK!只不過隨著市場起伏,隨著業績波動浮沉。現在想離開,只不過是用「沒有興趣」來迴避認輸逃避。大多數的人,面臨生涯挫折、陷落時,都用「興趣不合」做為逃避的代名詞。

我也曾經陷落過,我也曾想轉業,只不過上天眷顧我,當時我想步出有興趣的事,也正好沒有其他的機會,而我又家無餘糧,不能辭職慢慢找答案,只好繼續做。而後來,陷落過去了,心平復了,我又發覺我對原來的工作還是充滿熱忱!

這些都是一時一地的起伏。每一個該認清低潮的自己,懦弱的自己、想不開的自己,逃避是理所當然的。只不過沒有人會真正用「認輸逃避」作為理由,因為這理由太差勁了,表示自己吃不了苦、禁不起考驗,於是乎「興趣不合」變成每一個人最常用的理由。

其實事實的真相十分容易檢驗,因為如果真的對某事有興趣,願意成為你的事業或志業,你會很清楚知道你要做什麼?你也很清楚你的目標是什麼?而不是只知道「這不是我的興趣」,對什麼有興趣卻一無所知。

老實說,真正對某件事有興趣,而傾一輩子去追逐的人少之又少,這種人都是人中龍鳳。而大多數人都是在隨緣下接觸一件事,熟悉一件事,習慣成自然,終於喜歡這件事,最後因為這件事,而成就了自己一生的事業與志業。

最悲哀的人則是禁不起挫折的打擊,跨不過生命陷落的缺口,而退縮、而轉變,學書不成,學劍也不成,回首一生,啥都不是。

沒有人會認輸,沒有人會逃避,因為理由都是「興趣不合」。弱者通常一輩子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興趣!現在你正在找尋自己的興趣嗎?


何飛鵬 解讀商場

萬物漲薪水總不漲 上班族自嘲衣冠楚楚討飯

萬物漲薪水總不漲 上班族自嘲衣冠楚楚討飯

更新日期:2007/07/08 17:00

油價漲、物價漲、房價漲,唯獨薪水不漲,在M型化的社會中,富者越來越富、貧者越來越貧。人力銀行業者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7成5的上班族,自認自已是外表衣冠楚楚,但是卻得為微薄薪水而搖尾乞憐的「穿西裝的乞丐」。(張德厚報導)

根 據人力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濟不景氣、貧窮世襲,「穿西裝的乞丐」成為新興名詞。有超過7成5的上班族認為自己是口袋空空、表裡不一的「穿西裝的乞 丐」,其中甚至有一半以上,認為自己的心靈也很空虛。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其實現在上班族,最擔憂的還是內心的空虛,以及口袋空空。』吳睿 穎指出,「穿西裝的乞丐」有三低,不但薪水低、社會地位低、情緒更低(落),雖然外表光鮮亮麗,但內心卻苦不堪言,為了一份薪水,必須承受「三罵」:被老 闆罵、被客戶罵、被老婆罵。

調查問到是否想脫離乞丐命運,高達86.73%的上班族想改善,但也有13.27%不想脫離;原因在於,不知道 怎麼做佔73.33%,職場能力不足佔53.33 %,懶惰則佔46.67%。吳睿穎:『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會選擇充電進修、培養第二專長,來當作擺脫「穿西裝的乞丐」的不二法門。』吳睿穎建議,上班族唯 有「自我投資」,增加職場專業度,將腦袋與心靈同時填滿,才能提升工作薪水、擺脫「乞丐」宿命。

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東森集團弊案 50億資金流向 王令麟交代不清

東森集團弊案 50億資金流向 王令麟交代不清

更新日期:2007/07/08 04:39 記者: 陳志賢/台北報導

檢調偵辦東森集團弊案,昨天再度提訊在押的王令台、王令一,追查亞太固網出售纜線數據機的過程及資金流向,但當兩兄弟得知同父異母的么弟王令興亦因涉入中華商銀弊案,遭法院當庭諭知羈押時,黯然不語。

檢調懷疑東森總裁王令麟妻子蔡雪卿(蔡咪咪),不僅涉嫌冒領東森電視薪水二千餘萬元,還另與王令麟涉及友聯產險掏空多起弊案,涉及背信、偽造文書、證券交易法,蔡女涉案程度已昇高,本月十六日如未到庭應訊,將予以拘提,拘提未獲就發布通緝,並註銷中華民國護照。

據了解,王令台目前已獲解除禁見,因此已從相關管道得知么弟王令興遭羈押一事,但當檢調正式告知時,王令台仍神情黯然,沉默不語。

至於王令一因仍被羈押禁見於北所忠三舍,當他得知王令興也同樣被羈押在忠三舍時,神情顯得激動許多。

據了解,檢調偵辦東森、力霸弊案,大部分的案情及輪廓已獲初步釐清,目前檢調正在金管會證期局、銀行局的多位查帳高手協助下,全力清查東森、力霸兩集團的資金,不排除兩集團有將鉅額資金洗錢流向海外。

據指出,檢調懷疑王令麟有高達五十億元的資金流向交代不清,目前檢調已接獲證期局等單位的東森弊案資金清查報告,正全面勾稽清查。

檢調懷疑,蔡咪咪明知自己不是東森或力霸集團的股東,卻擔任兩大集團多家子公司或「小公司」董事,配合王氏父子掏空。

網拍錢 草莓族看得到賺不到

網拍錢 草莓族看得到賺不到

更新日期:2007/07/08 04:39 記者: 王莫昀/台北報導

暑假來臨,是社會新鮮人大量搶進職場旺季,但在工作難找、時下七年級生又特別嚮往自由生活下,經營網拍成了「熱門職業」,但這群草莓網拍族,若在網拍巿場競爭日趨激烈下,慘遭淘汰後,恐將面臨更難找到工作的窘境。

小如,剛踏進社會時,對經營服裝、飾品特別有興趣,加上親友有管道可以拿到大陸便宜的背包貨源,決定投入不需什麼開店成本的網拍工作,期望闖出一片天,只是做沒多久就發覺,網拍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先是從大陸寄來的便宜背包,十件有八件是瑕疪品,導致產品頻遭退貨,另因未與大陸業者簽定正式供貨合約,供貨量很不穩定,時時斷貨,最後不得不結束營業,踏踏實實地去找一份正式工作。

忽略物流品管等細節 易失敗

小如不好意思地說:「自己真的很天真!原以為能拿到便宜的貨源,搭配自己的美學素養,網拍事業前景一片大好,但卻忽略了物流、產品品質掌控的重要性。」

其實,像小如這類網拍創業失敗案例不勝枚舉。

Career就業情報總編輯臧深遠指出,由於國內職缺大幅下滑,社會新鮮人找工作越來越難,加上草莓世代,愛好自由,不喜歡受到拘束,使得進入門檻較低的網拍工作,成了一項熱門選項,投入的社會新鮮人幾乎呈倍數成長。

但他指出,許多人只注意到經營網拍進入門檻低,卻忽略了經營過程中的物流、金流、品管、行銷等細節,因此失敗率相當高。

從創巿際巿場研究顧問相關調查可概略得知,國內每年網拍巿場使用者(不重複估算)多達七九五萬人,主要扮演賣方角色的比例約佔二成上下,而年齡低於二十九歲以下的青年族群多達半數以上。

平均年收入四萬元 難糊口

但是網拍巿場真的這麼好賺嗎?資策會調查數字發現,在整體批發零售巿場不景氣間,網拍巿場一枝獨秀蓬勃發展,巿值不斷攀高,但是賣家要經營網拍糊口,並不容易。

資策會調查發現,網拍巿場快速成長,去年總巿值約達五一七億元,預估今年更將大幅成長五成三,高達七九四億元。

網拍巿場火紅,賣家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去年平均年收入為三八二三一元,較上年的一○二二五元,成長二點七三倍,只是單靠網拍一年約四萬元的收入養家糊口,似乎是一件困難的事。

現代上班乞丐族 五子登科難 養自己苦、養兒更苦

現代上班乞丐族 五子登科難 養自己苦、養兒更苦

更新日期:2007/07/05 21:49 記者:記者任以芳、蔡宏豐/台北報導

現在M型社會,越來越多穿著西裝的乞丐上班族,大部分的人想要五子登科,也就是同時擁有金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東森新聞算給你看。

「我 不要為五斗米折腰!」他是小沈,30歲,穿西裝的乞丐,沒金子、沒房子、沒車子、沒妻子、沒孩子,標準五子登科難上班族代表,小沈最近很煩惱,因為他打算 兩年內與女友結婚,基本月薪扣掉2萬元房貸、1萬元結婚基金,省吃簡用的生活費,薪水幾乎花光光,更別說養孩子來傳宗接代。

小沈表示,「每天這麼辛苦的工作,然後搞的自己很累,跟一條狗一樣,可以用的錢不多了,那如果再養一個小孩,應該沒辦法負荷。」

現代人的五子登科難,最困難的項目,就是養兒育女,算一算養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加上補習費、生活雜支,至少要500萬台幣,依照目前雙薪家庭年薪,只有20%的人有100萬年薪,80%的人年收入低於100萬元,養活自己都不容易,更不可能養孩子。

不只男性上班族苦惱,小沈的女性同事小玉才28歲,踏入社會3年,卻有還不完的負債。

小玉表示,「還有一些學貸壓力,其實還沒還完,屬於月光族吧!基本上還沒有基本積蓄。」

小玉光是付學貸、卡債,讓她心力交瘁,更別說擁有一個家庭夢想,加上現在物價上漲,薪水一直沒漲,M型社會下的上班族有說不完的辛酸。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親人往生(安息),請辦限定繼承,以免遭死者拖累!

親人往生(安息),請辦限定繼承,以免遭死者拖累!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黃檢察官
最近相驗一個案子,死者被地下錢莊逼上絕路,燒炭自殺身亡,他的遺書上還寫到:「當我離開後,…,只須草蓆捲起即可,火化後,骨灰入海,不必供奉,我選擇這條路,才能讓你們好好過日,才不連累你們,不必為我流淚,我沒資格為人父,為人夫,不可原諒的人絕筆。」但是死者是否知道,他死後債務是由他的太太、兒女,父母,祖父母,甚至是由「兄弟姐妹」來承擔?
最近2年值外勤時,發現案件有增多的趨勢,尤其是自殺案件增加最多,例如最近兩次值外勤,相驗9件,6件是自殺,尤其是小年夜那天,大家歡欣的要與親人圍爐團聚,單我這一班外勤(本署每天有3班外勤)就報驗7件,4件是自殺,可見轄區內民眾生活過的很不好!很多人都被銀行、地下錢莊或暴力討債集團逼的走投無路,但是他們自殺後,發生繼承的效力,往生(安息)者的債務,由他的繼承人「概括承受」,反而讓他們的配偶、兒女、父母或兄弟姐妹等親人,淪落成為暴力討債的對象。
有很多死者生前吸毒或家暴,非但不務正業、積欠大量債務,造成家裡時時有人上門討債,還常常對親人施暴;他死後,家人本來以為『終於解脫了』,沒想到還要概括承受他生前的債務,成為被暴力討債的對象。尤其是這些人常常會將自己的身分證件或帳戶賣給詐騙集團,詐騙集團就利用他們的名義辦很多張信用卡後,在短期內一一刷爆、或辦理信用貸款後故意不還,而家屬根本不知道有這些事,想說死者生前沒欠人錢,直到2、3個月後,自己的房子、存款被銀行聲請法院查封,或有人上門暴力討債時,才知道死者生前有欠人錢,但為時已晚!常常會釀成另一次自殺的原因。
自殺,反而連累家屬!
有的家屬還想到要到法院辦理「拋棄繼承」。但是拋棄繼承只有對有辦理的人產生效力,沒有辦理的人還是要概括承受死者債務。如果同順序的繼承人都辦理拋棄繼承,也只是由下順序的繼承人來承擔而已,除非全部的親屬(包含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如兒女、孫子女)、直系血親尊親屬(如父母、祖父母),還有最常被忽略的「兄弟姐妹」),都辦拋棄繼承,否則自己辦理拋棄繼承,只是加重其他親人的負擔而已!尤其是,有誰會想到自己會因繼承關係而要替不務正業,久不聯絡的兄弟姐妹揹債務,或是嫁出去的女兒要替娘家的兄弟還錢?有時兒子會以父母之名義向銀行借錢,或讓父母替自己做保,而老一輩的人認為:嫁出去的女人不能繼承娘家的財產,當受到娘家的兄弟寄來拋棄繼承的通知書時,往往以為「我本來就沒有繼承權」,所以不以為意,沒和娘家的兄弟一樣去辦拋棄繼承,結果就變成兄弟借錢,姐妹扛債的情形。就像我以前辦過ㄧ個案子,當事人是一個「童養媳」,從3歲被送到養家後,就與本生家沒有聯絡,20歲後就與養家的男丁結婚,本生家的兄弟用爸爸的名義向銀行借錢,爸爸死後,全部兄弟姐妹都辦拋棄繼承,只有她沒辦,所以債務都由她一個人來擔,她是直到銀行聲請法院強制執行,將她名下所有不動產、存款都查封後,才知道要去辦拋棄繼承,但為時已晚!一夕之間,突然負債上千萬,全家財產都沒了,情何以堪,怎會不想自殺!
所以驗屍時,我實在看了很不忍,常常提醒死者家屬:要趕快到法院辦「限定繼承」(而不是只辦「拋棄繼承」),一人辦限定繼承,對全部繼承人都生限定繼承之效力,才不會被死者拖累到,進而造成繼承人自殺的慘劇!例如不久前,在基隆發生一家六口,有五口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先後跳河自殺。如果在爸爸跟一位兒子跳河時,有人提醒家屬去辦限定繼承,讓家屬僅在死者遺產範圍內承擔債務,不需要用自己的財產來替死者償債,或許幾個月後,就不會發生媽媽再帶其他兩個兒子跳河自殺的悲劇!尤其是,人會刻意隱藏外面的負債,怕親人知道,如果不是很確定死者生前沒有欠人錢,且「確定死者的證件從來沒有離開身體過」,去法院辦限定繼承,比較保險。
目前只能這樣驗一個死者,提醒一次,救一家人!最終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是要立法院趕快修正民法繼承篇,將以「概括繼承」為原則,修正為以「限定繼承」為原則。因此懇請各位立法諸公,儘快修法,以解救苦難蒼生!在此之前,也懇請各位,將這個訊息告知每個往生(安息)者的家屬,或許您的一念善心,可以解救一家人,阻止多場自殺悲劇的發生!感恩您!神同在!耶穌愛你。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張忠謀:經濟成長 面臨九大挑戰

資料庫內新聞資料將來還是有可能刪除,想想還是把資料轉過來留一份給自己、大家看。
出處: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5/12 07:30 記者:記者陳碧珠╱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11)日發表「經濟成長之新挑戰」專題演講,他認為,21世紀的台灣經濟將面臨九大新挑戰,這些新挑戰將帶來三大影響,包括社會成本與企業成本都必須重估,政府角色也將愈來愈吃重。

張忠謀表示,迎接新挑戰,每個國家都要正視都會遇到經濟成長極限,要打破極限,可經由改革教育、法令規章、軟、硬體基礎建設與重整價值觀來達成,以下是演講摘要:

大國經濟 可能衝擊台灣

21世紀的台灣經濟,將出現九大新的挑戰,這些挑戰,也是台灣成長極限需要突破的地方。

首先,能源、水、其他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不是過去所認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導致自然資源昂貴,尤其環境的破壞與大氣層的破壞,更會影響經濟發展。

其次,大國加入全球經濟,對全球包括台灣都是很大的衝擊。這大國最主要是大陸,第二是印度,其次就是俄國與巴西。大陸與印度這兩個國家加入世界經濟,對所有全世界不只是台灣,都有很大的衝擊,但這衝擊不完全是壞的,可以說是有好有壞。

壞的衝擊,就是人力與人才的經濟更加競爭,尤其大陸與印度,不只是在人力、人才,還有土地與資本,將使全世界的競爭更為白熱化。但好的方面就是,這塊市場成長很快,絕對不能忽視。一個多月以前,英特爾宣布要到大連建廠,並不是利用當地的「人力」,而是利用當地的「人才」,以及看好當地的市場。

後照鏡現象 高期待高失望

再者,人口老化的情況,使得社會福利愈來愈受重視,這會讓經濟成長變慢。目前已開發國家生育率都很低,像大陸一胎化制後,試想20年到30年後,一個孩子要養兩個人(父母),負擔會是非常重,加上國家愈來愈重視社會福利,尤其醫療費等,都會加重社會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一種「後照鏡現象」,新一代對下一代期待提高,很多年輕人都希望小孩要比他的爸媽好,等他的小孩長大,他的小孩又希望下一代更好,這種期待提高,將來免不了失望,這種失望,也是經濟成長的新挑戰。試想,若企業裡頭有九成都是處於失望的人,對經濟並不太好。

我們也看到「M型社會」的來臨,讓少數人財富收入很高,我認為,這會造成中產階級減少,而中產階級減少,不但是民主最大的敵人,也是安定的最大敵人,中產階級減少絕對會限制經濟成長,會導致社會不安定。在這部分,企業可扮演很大的力量,企業如何把M型社會消除,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再只是提供「一個工作(a job)」,而是要提供「一個好的工作(a good job)」。

最後來談的職業的多元化,現在的年輕人選擇職業越來越多元,例如避險基金、私募基金、或職業股東,現在職業股東也是一種職業了(全場大笑),這也是經濟挑戰的一大重點,尤其大家傾向尋找高報酬、低風險的工作,這是知識經濟的後果,卻也因此導致經濟變數增加,衍生出許多經濟新工具,結果國家法令接不上,台灣本來就已經不夠接軌,現在又沒有法令銜接,也會是經濟的新挑戰。

在知識經濟時代,也有很多人運用別人的知識達到經濟目的,例如避險基金與私募基金,這並不犯法喔。我有次遇到比較熟的避險基金經理人,我說你這個東西好像是有點取巧,他馬上回答,「我們是賺錢行業,並不是哲學家行業」。這是一個知識經濟、職業多元化的結果。

我想,要迎接新挑戰,就是要善用機會,避開威脅,21世紀的台灣,面對這些新挑戰,將帶來社會成本重估與企業成本重估,所有社會與企業都要用新眼光來看這些成本,而且會較以前高很多。在重估社會成本、企業成本之前,政府角色將愈來愈重,包括福利、環境的維護,政府的角色不可忽視。

M型社會 導致社會不安

當然,迎接挑戰更重要的就是要面對成長的極限,成長極限永遠是一個問題,但要突破並非不可能。台灣目前最必須要做的就是教育改革,我們的教育一直到現在還是職業教育,雖然職業教育是基礎且必要,可是大學教育,應該是要訓練創意,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及培養終身有計畫、有系統、有紀律的學習習慣。

其次,法令規章對我們的經濟是阻礙的,台灣的法令規章常常訂得很嚴,卻執行很鬆,這就是可以突破的部分,至於一些文化基礎建設的改善如政府效率、企業接軌制度等,也能讓經濟極限有所突破。

最後一個是價值觀的重審,我想,能夠降低權力跟財富的價值,而提高「大我」的價值,不但是最高價值,一個人若能多為大我,也就是替家庭、公司、社會與國家、世界想想,降低金錢與權力價值後,將有效讓經濟成長邁向一大步。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分手信及回信-回覆

女生的回覆

Dear

關於您轉調部門的提議,經過董事家長會開會討論,以下決議事項向您說明:

因您當初面試時的職務為情人,標準與要求一開始就跟朋友不同,

雖然試用期間你的表現不好差點被開除,

但念在你苦苦哀求且信誓旦旦的說明你可以改進與昇任,才予以留任。

情人屬於正職工作,與兼職的朋友部門不同,當然責任與工作相對也比較多,

但是薪資及福利保證優於朋友部門,

情人有按摩、親親、抱抱、陪睡、陪同參予家庭聚會與煮宵夜的紅利與福利,

還有很好的升遷管道,可以升為老公、爸爸、阿公...等,這些絕對都是朋友部門所沒有的。

最後,因目前朋友部門沒有職缺,情人又是重要職務,

因此在未尋獲新人或職務代理人並完成交接前,

先將您轉調到備胎部門,這個部門的人員不需要每天面對老闆,應該可以暫時讓您的責任跟壓力不那麼大。

等情人職務有人可以交接時,可再將您轉調到地下情人部門,

當然若屆時朋友部門有缺也可轉調到朋友部門,或是您要離職也可以,當然自動離職是沒有遣散費的。

謝謝您一年多來的努力...





董事會成員代表 敬上

分手信及回信-分手信

想向你辭去情人的職務,

任職一年多來,在崗位上我努力學習,克盡職守,

對你噓寒問暖,小心翼翼,揣測你的需要,滿足你各方面需求。

在感情提供你慰藉,讓你有被愛的感覺;

在行動上,等待、接送、陪伴、更只是基本工作。

雖不經手財務,卻要負起所有買單重責;

三不五時還要送禮討你歡心。

一個稱職的情人要溫柔體貼,還要心胸寬闊。

聽你提及對別的男人的大方及讚賞,不可以醋勁大發。

剛任職之時不知如何拿捏,犯了幾次錯誤竟敢與你鬧情緒

幾度你想把我開除,後來在我保證不再犯的前提下,

你勉強再給我觀察期。

這些時日以來,幾經思索,感謝你給我這次機會。

但我確實不適任此職位,想向你申請調回朋友部門。

看你對那部門同仁有說有笑,三不五時還會請他們小聚一番,有點羨慕他們:

上班時間彈性,不用隨 call隨到,不用接送,

不用買單,不用送禮,不用面對你冷漠一面,

可看到你陽光似的笑容,聽到你幽默言談。

而我雖佔了情人的缺,除了責任加重卻沒任何特殊待遇;

沒有甜言蜜語,沒有多一點關心,沒有禮物,沒有...

決定辭去這職務,至於你是否願讓我調部門,

一切尊重你的裁決.....




一個盡心盡力的員工 敬上

現金股息殖利率

(本文節錄自《今周刊》541期)
現金股息殖利率

(現金股息/股價)偏高的個股(簡稱高收息股),
找出具備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水準偏低、股價位於歷史相對低檔,
以及營運趨勢向等特質的投資標的,往往也能得到不錯的投資報酬率。

高收息股本身的投資價值,並不只是打敗定存而已;如果投資標的基本面具轉機性,且題材也迎合市場胃口,那它的投資報酬率不但可以超越大盤或同業表現,還可能成為漲幅排行榜上的一員。因為如此,高收息股便值得投資人深入的研究。

現金股息殖利率在六%以上的個股,就有南亞科、大統益、年興、鑽全、東鋼、威達電、四維航、中信證及華新科等近百檔。

保守型投資人應該特別觀察個股過去五到七年的獲利及現金股息配發狀況;而公司獲利狀況穩定,年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能維持在五%以上的個股,才值得投資人進一步研究。

除此之外,這些個股的股價最好處於歷史相對低檔,且與近年年度高點還有段距離;此外,本益比還不超過十二倍,如此才能大幅降低投資風險並提高投資報酬率,代表性投資標的如鑽全及年興等。

以鑽全為例,過去六年,其股價普遍在四十元至七十元之間波動,而EPS(每股稅後純益)均維持在四元以上的水準。以四月二十七日收盤價四十八元來看,不但本益比、股價位置符合上述規範,股價離近六年每年的年度高點,也至少還有三成左右的空間,投資報酬率具有一定想像空間。

在年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方面,鑽全近六年(由近至遠)所配發之現金股息分別為三元、二.一二元、四元、三元、三元、三元,每年所發放現金股息平均為三.○ 二元,折算成年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約六.二九%。這樣穩定的現金股息殖利率水準,可有效吸引長線資金買盤的關愛,使其股價不易發生腰斬的危機。

█高收息也能有高成長

對於積極的投資人,若想從高收息族群中「挖到寶」,對於前述幾項條件中的股價相對位置、年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等標準,可能要稍加放寬。

在股價是反映未來的前提下,多數成長展望良好,股價有上漲潛力的公司,其股價離歷史低檔區往往有一定距離,且年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也未必能達到五%水平,必須有所取捨,而代表性投資標的則包括威達電、寶成、華新科、全國加油站等。

威達電為例,該公司從今年起將大幅擴增產能,預計到明年將較目前增加一倍,此舉顯示該公司十分看好未來的發展前景。而公司股價因此也脫離二十五元左右的低檔區,創下近二年新高。在股價持續上漲之下,年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也未能達成五%的水準。

然而,撇開這兩項條件,威達電其他方面的條件,如本益比、展望性等表現都不差,且題材性又較明顯能吸引法人買盤,因此股價長線上漲力道,可能更甚於前述的鑽全及年興等。

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威達電所處的工業電腦產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長線投資潛力的確不容忽視。不過,投資人基於風險考量也不需急著買進,大可等到這一類投資標的股價拉回至月線或季線附近再布局,如此才能避免短線套牢的痛苦。

重視廉潔、清白

資料庫內新聞資料將來還是有可能刪除,想想還是把資料轉過來留一份給自己、大家看。
出處:內容提供者: 天下雜誌出版

「潔身自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最近,我們看到許多政治家、官僚以及企業的醜聞。雖然,這些醜聞都是過去以來的延續,但在現今的時代背景之下,很多醜聞都陸續被揭露了。這種公開揭露醜聞的潮流勢必會愈來愈強。

在過去的時代,即使有個人的醜聞,也很難被揭發出來。事實上,在當時的社會,這些醜聞似乎是被默許的,這就是所謂的「男人的志氣」的說法。明星、運動選 手、政治家以及經營者等,如果在某個特定的領域有特殊才能,即使有些違法的行為,最後也都會被接受。如今,這樣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因為一件醜聞而喪失表演 舞台的例子愈來愈多。

即使只是涉及個人的層面,廉潔、清白也都是受人檢驗的重要項目。不論公與私,講求廉潔、清白的「綜合人格」將成為非常重要的成功要件。因此,有志成為領導者的人,都必須擁有光明正大的行事風格,也絕對不可以隱瞞事實、姑息以及操弄權謀。這些事情都必須謹記在心。

由於資訊的進展、網路的普及,所有不好的訊息都不可能被隱藏。在組織之中,只要有不正當的情事,一定會被發現。最後,也必定會被公諸於世。回想最近的一些 醜聞,可以推測很多都是由內部舉發的。今後,這樣的潮流將會持續下去。為什麼呢?在現今生活富裕的日本,對於不正當的情事,「與其視而不見,不如大膽舉 發;即使被迫離職,也會覺得很幸福」的年輕人已經愈來愈多了。

有位警察曾經說過,如果不正當的情事成為常態的話,早晚一定會被揭露。換言之,在完美的計劃之下,如果只有一次不正當的情事,成功的機率可能會非常高。不過,如果一再地做出不正當的行為,不管是多麼完美的計劃,最後一定會露出破綻。

然而,不正當的情事有一次得逞的話,將必定會有第二、三次。這是人性。如此一來,不正當的情事一定會被人發覺。不管如何地隱瞞,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見不得 人的行為必然會被公諸於世。今後的時代將不再容許「不正當」與「不透明」的情事存在,因此,有志成為領導者的年輕人應該將這件事謹記在心。

既然不正當的情事是不被容許的,領導者不如好好潔身自愛。嚴以律己的領導者,不僅可以得到部屬的理解與認同,也能獲得組織成員們很好的建議與提案。如此一來,組織將可以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有志成為領導者的人必須具有廉潔、清白的勇氣,不應該有隱瞞事實的想法。如果做不到的話,就應該放棄成為領導者的念頭。

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bookmark

  • 自由軟體學習網站

    Study-Area
    酷!學園
    臺北縣自由軟體教學網
    歐展嘉老師線上教學
    台灣PHP聯盟教學區
    Linux架站文件
    澎湖人NO1
    DebianWiki
    舊DebianWiki

    自由軟體組織

    自由軟體技術交流網
    KNOPPIX中文交流網
    B2D 中文 Linux 計劃(B2D中文作業系統計劃)
    OpenOffice.org 中文計劃
    OpenOffice.org 補給站
    宜蘭縣自由軟體交流網
    宜蘭縣自由軟體推廣 Wiki
    花蓮縣校園自由軟體交流網
    花蓮縣教育網路中心
    軟體自由協會首頁
    自由軟體入口網站首頁
    OSSF:自由軟體鑄造場
    自由軟體與資訊公民聯網
    Zope@Taiwan
    浪游者之愛玩電腦
    竹貓星球
    DRBL 企鵝龍
    Linux台灣
    Linux技術網站
    小紅帽技術論壇
    土虱 - TOSSUG Wiki
    脫線數位學習網
    後山Moodle資訊站
    華龍國小數位學習網
    gimp修片技巧
    網路實驗室

    OSS 桌面應用增進計畫
    Ubuntu 正體中文站
    摩托學園討論區
    OSSACC全國中小學校園自由軟體應用諮詢中心
  • 教育

    中文維基百科Wikipedia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Welcome to 國教專業社群網
    昌爸工作坊
    天文教學實驗室-首頁
    flash4在理化教學上的應用
    Sciscape 科景
    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
    科學小芽子
    科學與藝術的對話
    Learn to Read at Starfall - teaching comprehension and phonics
    英文教學
    生活小常識

    Yahoo!奇摩
    PChome Online
    Gmail - 收件匣


    iThome Online : The First IT Portal : 首頁
    Download English Updates
    Mozilla Taiwan 正體中文站
    Download English Updates
    104人力銀行─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人事室<公司簡介及所有工作機會>

    連結

    蕃薯藤
    Yahoo!奇摩
    Welcome to 智邦生活館
    PChome Online
    史萊姆的第一個家
    e天下網站-e天下網站
    NPO資訊平台
    Gmail - 收件匣
    蕃薯藤
    Yahoo!奇摩
    Google台灣

    搜尋引擎

    義守大學檔案伺服器
    下載王

    庇護工場的部落格

    基督教

    GOOD TV 好消息衛星電視台 網站
    台北基督之家 - 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
    基督教論壇報
    致福益人學苑

    聯合新聞網:每個人都可發揮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