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愛在哪裡,家就在那裡

愛在哪裡,家就在那裡—《萱萱的日記》化哀痛為祝福

愛家雜誌--第十卷 第三期 2005/03

有些孩子因為沒有被愛而變得不可愛,你能看到他們內在的孩子嗎?

黃迺毓

萱萱的父親喝酒滋事,被警察帶走,母親也跑掉了,所以社工阿姨先將她安置在育幼院希望之家;她心裡非常孤單害怕,也很掛念媽媽。育幼院蘭院長對她的照顧無微不至,但是萱萱還是常做噩夢,夢見她的暴力原生家庭。蘭院長帶著她禱告,求上帝醫治萱萱的心,撫平她的傷痛。後來蘭院長才告訴萱萱,她也有個酗酒打人的父親。不久,萱萱在路邊撿到一隻小狗,細心地照顧牠;生日時,大家為她慶祝,她很開心。終於,媽媽來看萱萱了,還說等她找到工作,租了房子,就回來接萱萱。小學畢業後不久,媽媽果真來接她了;面對新的生活,她似乎也預備好了。
這本書的作者劉清彥先生和繪者宋珮女士是台灣圖畫書界的佼佼者,聯手創作此書,無非是感到一般人對受虐兒童太冷漠。出書後一年多,「邱小妹」人球事件引起一陣社會震盪,正逢立法院青黃不接的低潮期,媒體沒有其他事項可報導,於是同心齊力追殺台北市政府官員和以無床位為由而拒收傷患的醫生們,甚至女童母親還想控告台北市政府失職,真是令人困惑。我只是單純地想:如果女童真的被醫院收容且治癒,回到那個兇狠的父親或是推卸責任的母親身旁,是否會繼續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當家庭不再是避風港
2003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家庭教育法」,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家庭教育法,當時輿論譁然。傳統上,華人相信「法不入家門」。在許多人的觀念中,家庭是私領域,法律怎能介入?更何況法律是為制裁壞人而訂的,家庭教育法對家庭能發揮什麼保障功能呢?
其實,家庭教育法是以預防的觀點,具體宣示家庭教育的理念與專業知能,確立家庭教育的推展體系,並闡明政府對家庭教育介入的必要。總之,家庭教育法是在宣示:家庭生活是需要學習的,而且是可以學習的。
然而在社會變遷快速且劇烈的現代,家庭面臨許多空前的挑戰。社會的價值觀多元化,以前清清楚楚的是非、善惡、對錯標準都混亂了。多數人生活在家庭中,但是對家庭的運作茫然無知,許多孩子在家庭的困境中,身心受到摧殘,令人極端不忍。
其中有些家庭走過幽谷,帶著創傷重新面對未來,有些家庭卻變本加厲,形成暴力家庭,我們稱之為「失功能家庭」(dysfunctional family)。父母本來是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提供孩子成長期間各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人際關係的需求、愛和被愛的需求,當各種需求滿足了,孩子才會快樂長大。但是,在暴力家庭裡,父母不再是保護者和供應者,而是施暴者;家庭不再是躲避風浪的港灣,而是兇惡要人命的浪濤。我們不能只是以社會福利來彌補這些問題,而是要積極地教導民眾學習家庭知能,預防問題的產生和惡化。

有愛的地方才是家
育幼院是為了保護家庭失去功能的孩子而設立的,當源於血緣關係的原生家庭不再能讓孩子安心、安全地生活在其中,社會就需要有「孩子是我們大家的」觀念。通常對這些上帝悲憫的孩子們來說,育幼院只是個暫時的家,是個等候原生家庭恢復功能的安居之處,要等多久因人而異,但是只要他們待在那裡一天,那裡就是他們的家,一個療傷止痛的地方。
故事中的蘭院長小時候就是個受虐兒,甚至還逃家,幸好教會牧師收留她,讓她逐漸卸下懷恨,而能特別看顧有相同遭遇的孩子們,真是化哀痛為祝福。
原來,有愛的地方才是家;愛在哪裡,家就在那裡。
原來,暴力家庭缺少的是愛的能力,所需要的也是愛的能力。
原來,願意愛這些孩子的人就是在幫助他們的家庭,讓他們有機會恢復愛的能力。
你的周圍也有一些萱萱嗎?他/她可能因為沒有被愛而變得不可愛,或因為愛的飢渴而變得不好相處。但是,你能看到他們內在那個真正的孩子嗎?還是你寧可因不忍心而掩面不看呢?
《萱萱的日記》,劉清彥/文,宋珮/圖,道聲出版社。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