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一堂精彩的生命教育課--《安娜的新大衣》之教養智慧

一堂精彩的生命教育課--《安娜的新大衣》之教養智慧

愛家雜誌 第十一卷 第三期 2006/03

一件大衣的背後原來有這麼多人的努力與愛,讓孩子有如此的體會,恐怕不是一個驚喜可以取代的。

黃迺毓

安娜需要一件新大衣,然而戰後大家都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法「買」大衣。聰明的媽媽想出辦法,將家裡一些值錢的東西整理出來,然後一一拜訪牧場主人、紡紗老婆婆、織布阿姨、裁縫爺爺,以「物」易「工」,終於讓安娜有了一件漂亮、暖和又充滿愛心的新大衣。

新大衣計畫
這是個很耐人尋味的故事,故事主軸很清楚,安娜的大衣太小了,需要新衣禦寒,母親設法給安娜一件新大衣。滿足孩子的衣食需求是父母最基本的責任,但是大環境的物資嚴重缺乏,加上母親本身經濟拮据,一件衣服變得很遙不可及。然而,賢慧的媽媽將家中尚存的好東西整理出來,分別找到可以幫忙的人,帶著安娜拜訪這些人,當她簡潔扼要地跟這些人解釋他們的動機和需求時,心裡想的是什麼呢?



是滿腹辛酸?因為家中沒有男人(丈夫也許已經陣亡,也許還在服役中?),一切生活重擔都落在她一個女人家肩上。



是擔心被拒絕?從圖片上看出,若非戰爭改變了環境,這家人生活原本應該還過得去,但是如今落魄到需要去尋求別人的協助,多少有點難堪吧?



媽媽會不會覺得麻煩?帶這些東西東奔西跑,談妥條件後還得等一段時間才能拿到他們要的東西。這期間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萬一對方不守信用怎麼辦?



但是這位媽媽真是超凡,滿懷信心地進行她的計畫,而且讓女兒跟在身旁,整整期待了一整年,是什麼用意呢?為何不索性等到大衣完成,再給安娜一個驚喜就好?難道是要安娜記得大衣得來不易,要特別感激媽媽的用心?然而我們看到安娜經歷整個「無中生有」的過程,深深了解到,原來一件大衣的背後有這麼多人的努力,除了對衣服的製作過程有清楚的認識,她也體會到來自不同大人的愛,如此的體會恐怕不是一個驚喜可以取代的。

無價的愛
安娜常常回到羊群中,甚至在拿到衣服後還跑回羊群,孩子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呢?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安娜飲水思源,雖然她的大衣是媽媽用自己的東西去換來的,但是羊兒貢獻身上的毛卻是最根本的,安娜真是個貼心的孩子,從羊毛變成大衣,中間經過加工過程,已經「面目全非」,對源頭的感恩,是孩子純真的情懷。
漫長的等待卻一點都不單調,關鍵在於安娜相信媽媽胸有成竹,也相信所有參與此事的人都愛她,都樂意看到她的新大衣。故事的最後,媽媽還邀請所有幫忙過的人一起來享用聖誕蛋糕,以酬謝大家,難道她不覺得已經付過代價就可以了嗎?是的,愛並不在代價之中,有價的東西可以互換,但是換來的也是有價的,這件大衣在大家各自付出努力的同時,流露在其間的是對安娜的愛和對這位媽媽的欽佩吧?

缺乏中的盼望
這一代的孩子多半沒經過戰爭,也沒經過物資缺乏的發展階段,看似豐衣足食,其實也少了一些辛苦奮鬥的欣慰和成就感。《安娜的新大衣》繪者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安妮塔‧羅北兒(Anita Lobel),她原籍波蘭,曾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亂,後來移民美國,與另一位傑出的圖畫書作者阿諾‧洛貝爾結婚,夫妻共同創作,產生許多經典的作品。或許經歷過戰爭中的缺乏,她更能深刻地表達缺乏中的盼望,還有那豐豐富富的母愛,比起安娜身上大紅色的大衣更溫暖呢!

《安娜的新大衣》,哈里特‧齊飛/著,安妮塔‧羅北兒/繪,余治瑩/譯,台灣東方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