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中正紀念堂設計空前絕後

讓蔣經國一抬頭就能緬懷先人 中正紀念堂設計空前絕後

中正紀念堂的風水考據,可以說是台灣建築首屈一指,但實際上要蓋起來卻有很多實際困難,為了避免方位直衝過去的六張黎亂葬崗以及台北監獄等建築,中正紀念堂方位也必須作修正,而且還要讓蔣經國在辦公時,可以一抬頭就看到、緬懷先人,設計師可費了不少功夫。

蔣中正先生逝世後,行政院擇定北市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之間地段為建堂基地,經徵件評選,最後採用建築師楊卓成的設計案,並於民國65年10月31日動土,69年4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

早年喊著「反攻大陸」,即使蔣介石過世,這個心願一樣要併行不悖,所以中正紀念堂大門向西,代表「西望」大陸收復失土。另外,外表以藍、白2色為主,象徵中華民國國徽中的『青天白日』,紀念堂平面為方形格局,象徵蔣中正的「中正」,紀念堂正面共有花崗石84階、大廳階梯5階,合計89階,表示蔣介石享年89歲。

蔣中正銅像位於正堂後方,高達6.3公尺,重21.25噸。銅像後方牆壁則懸掛有「民主、倫理、科學」字樣,以及「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全體人類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等名言。

當然,興建當時也要注意周邊環境,但早年台北市還沒有都市計畫,龍蛇混雜,如果向西一望出去實在不好看,在「眼不見為淨」的前提下,看不到亂葬崗、連監獄也遷走,就連附近警備總部的軍法看守所,也從現在喜來登飯店的位置搬到景美,不讓晦氣聚集,如此一片淨空,讓蔣經國在總統府辦公,一抬頭就能緬懷先人,這樣的設計,在台灣真的是空前絕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