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教育是最好方式
商周發行人金惟純坦承,商周團隊太過專注於良善的初衷,忽略了社會期望而產生落差;其間的溝通不良造成社會誤解,除了向社會致歉之外,也以實際行動,承諾捐出200萬元給阿嬤做為小孩的教育基金。
「我們仍然認為教育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商周『點亮孩子的未來』的募款計畫,仍將持續進行。在專款專用的原則下,商周並不是把募來的錢轉贈出去,這一筆200萬,是商周本身表達對於阿嬤的關懷,將會交由牧愛生命協會來處理。」商周品牌公關部資深經理林秋寶這麼表示。
林秋寶也指出,2005年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專題,3,000名兒童的數字,是來自於入出境管理局當時對於出境未歸的外籍新娘子女統計所獲得的數字。商周協助第1年的募款1,340萬元,由當地台商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興建10所華語育幼院;第2年起,商周已將這個計畫,全權交由伊甸基金會去執行。
而2003年,等待鳳梨長大的女孩小如,當時確實僅由量販店大潤發協助販售小如父親種植的農產品;但同時的菁英綠種子計畫,共募集了7,200萬給1,106名高中生3年的獎助學金,當時是由家扶基金會負責整個募款與獎助計畫。
教育台灣之子打高空
《商業周刊》於九十四年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號稱拯救流落異鄉的三千名「湄公河畔台灣囝仔」。此計畫共募得上千萬款項,準備興建十個華語幼稚園,如今,錢花完了,卻只蓋了四家華語中心,連孩子的人數都有爭議。伊甸坦承,三千名孩子這個數字不切實際。
兩年前,一位畢業於越南國立胡志明市大學的台灣媳婦陳小姐,不經意向伊甸基金會邱光明牧師提及越南《青年報》的一則新聞,報導中寫:「有兩千名台灣關係所生子女落居越南永隆省……。」這則報導引起邱光明的震憾,隨即與《商業周刊》聯合策畫一個有關越南台灣之子的專題。
九十四年六月,「湄公河畔台灣囝仔」的專題,刊在《商業周刊》第九一七期雜誌上,還在台北、高雄播放在越南拍的紀錄片,主要內容敘述,三千名台灣血緣的小朋友流落越南,又貧又苦連書都沒得讀。雖然這些小朋友人在越南,但仍引起台灣大眾熱烈迴響,民眾關心電話不斷湧入。
不久,伊甸基金會設立了「為他們鋪一條回家的路」專戶,要在一年內成立十間華語幼稚園,讓七歲以下的台灣小孩學中文,所需經費千萬。款項是募到了,但兩年過去,華語幼稚園在那裡呢?
目前伊甸在越南共成立四間華語幼稚園,但實際運作的卻只有三間,另一間根本招不到學生;每間固定的學生人數則不超過十人。連當初對此計畫持樂觀態度的台商都不禁大罵:「這根本是一個高調空談的企畫,執行效果有夠差。」
越南台商說,越南有六十四個省市,幅員遼闊,想把分散各地,且交通不便的三千名台灣之子號召起來,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三千名」這個數字,也讓台商感到「霧煞煞」。對於人數的爭議,連合作的伊甸基金會也承認,三千人的數字的確不切實際。
根據九十四年入出境管理局統計,台灣之子滯留越南兩年以上的只有七百多人,除非把短期回越南老家探親、觀光旅遊的也算進去,才可能讓台灣囝仔達到三千人。
越南台商也質疑捐款金額的流向。據伊甸基金會統計,募款所得一千兩百多萬元,但了解內情人士指出,當地台商還資助了非金錢性物質,勸募成效十分可觀。
募款多,是社會愛心的匯流,但募款究竟流向哪裡,捐款人有權了解。據熟悉整個狀況的台商表示,當地的教室是租的,兩年來,到學校上課的小朋友不超過一百人;很多教材還是捐贈的,連教中文的老師幾乎都是義工。若光從學校運作來看,根本花不到多少錢,也難免引來捐款流向不明的質疑。
伊甸:捐款已用完
針對外界批評,《商業周刊》與伊甸基金會合作「湄公河畔台灣囝仔」專案募款,是消費台灣民眾的愛心,伊甸基金會人員表示,當年募款總數是1,270多萬元,並非外傳的3,000萬元;所募得的錢已經全部用完。基金會強調,捐款全都花在孩子身上,絕沒有進入私人或是與《商業周刊》相關的基金會。
伊甸基金會人員指出,雖然當地台商的確捐贈不少物資,當地教室也是租借的;但很多個案要花探訪的交通費,教材也需購買,部分老師也不是純義工性質。目前所有捐款都已經花完了,還得靠其他募款來貼補經費。
伊甸基金會坦承,由於包括交通等許多因素,當初承諾開辦10間華語幼稚園的支票的確跳票了。目前只有胡志明市、茶溫、永隆3地興建4間學校,每間平均有9名學生在上中文課。基金會也坦承,對此計畫的執行效果不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