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無解的海地 地震震出動盪與貧窮交織的黑暗歷史 海地何以致此?

無解的海地 地震震出動盪與貧窮交織的黑暗歷史 海地何以致此?
全球中央 更新日期:"2010-02-01" 記者:文 楊泰興

「我們一整天只做一件事,就是收屍。所有殯儀館和墓園都滿了,但街頭還有大批屍體。」*

~海地出身的嘻哈歌手懷克里夫金(Wyclef Jean)描述災後太子港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都要奪去。」(馬太福音13:12)審視1月12日發生在海地共和國的慘絕人寰大地震時,這句話一直在腦海迴盪;即便不發生這一次大地震,海地也是GDP(國內生產毛額)全世界倒數前30名的國家、西半球最窮困的國家,2008年人均GDP才700多美元。

從其他指標來看,更是悲慘,政治動盪,資源匱乏,衛生條件不足,身為美國的鄰居並沒幫她帶來多大的好處,長期軍政府的體制也沒幫她帶來預期的安定,而今雪上加霜,又遇上本世紀以來最嚴重地震的折騰,預料這個國家在可預見的未來,很難有翻身之日。

簡介一下海地情形,這個國家位居美國後院,大約900萬人口,其中 90%生活貧困,80%每日靠不足2美元過活;小農經濟,幾乎沒有工業。

海地曾先後淪為西班牙和法國殖民地。1804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獨立後的206年時間裡,前100年換了90個統治者,更迭頻繁,後面100年也在家族統治跟軍事執政當中反覆掙扎,一如其他拉美國家,引入的民主政體並未幫他們帶來上帝的祝福,反而像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展中心主任哈維爾‧桑蒂索(Javier Santiso)所描述的拉美情形:「一直在跳一曲永無止境的華爾滋」,不斷在不同發展模式擺盪。唯一不變的是,海地從長期償還法國外債開始到現在,一直是一個負債累累的外債國。(諷刺的是,殖民母國早拿回大筆海地欠款,現在卻呼籲大家要減免海地外債。)

提到海地,台灣人能聯想到的大概只有幾個名詞(大多數國人不知海地是我們邦交國),第一個是巫毒教,拜好萊塢之賜,每次電影、影集當中總是少不了來自海地巫毒教的神怪傳說;第二個大概就是「帽子大王」戴勝通的三勝企業倒閉,這家響應政府政策在海地投資的台灣中小企業出師不利,兵敗首都太子港;第三個字眼大概就是「大崩壞」吧。

前幾年台灣出版膾炙人口的《大崩壞》一書,(賈德‧戴蒙著,時報出版)在該書第11章主題:「一屋二家:多明尼加與海地」,討論的正是伊斯巴紐拉島上兩個兄弟之邦的故事。該書怵目驚心地點出,兩個國家在發展策略上,一個竭澤而漁(海地),另一不然,造成兩國在幾乎完全相同的天然條件下,卻有天壤之別的發展。

現在的伊斯巴紐拉島上,多明尼加仍有三成的植被,而海地只剩1%,賈德‧戴蒙在該書推論,過度的開發與不知節制是造成兩國發展的差異,海地已經接近崩毀的邊緣;這一組完美的社會科學實驗(幾乎擁有完全相同的條件,海地甚至在初始擁有更好的條件)強烈地支持戴蒙的觀點,看過的讀者很難不被說服。書上描述,多明尼加雖貧窮落後,但人均GDP是海地的五倍,人口密度及成長率也都比海地來得低,政治雖腐敗但沒有政變,外資與移民協助了經濟的發展。兩兄弟相比較,多明尼加工業繁榮、農產豐富,自由貿易區有超過20萬工人,而海地從最早的蔗糖、咖啡莊園殖民經濟到勉強餬口的小農經濟,在美國以廉價糧食進行援助之後,連小農經濟也被摧毀,從農村被擠壓出來到都市的海地人,70%沒有工作,整天在太子港遊蕩,成為犯罪的根源。

反思海地跟多明尼加的故事,我們可以得到幾個想法,首先,就經濟而言,民主不見得是萬靈丹,鄰近的共產國家古巴就比海地不知好多少倍。

第二,資本積累實在重要。海地在大肆開發過程中,貢獻大量掠奪地力的財富予母國法國、西班牙(最高曾貢獻法國全國25%的財富),最後被外債拖得無力進行資本積累,現在國際倡議對於最不發達國家進行免除外債,的確有其道理。

第三、移民跟外資在落後國家中的確不可或缺,特別對欠缺資源的島國而言,這可以從多明尼加的發展看出,一樣是資源貧乏的台灣過去曾經受惠於移民(中國戰敗移民)、外資(美援、僑資),但近期漸趨保守,我們的移民政策有改進的空間。

第四、自由貿易是件好事,但不見得都是好事;剩餘勞動力是好事,但也不總是好事。美國廉價糧食輸入海地,擠出了多餘勞動力;在中國,剩餘勞動力創造出中國世界工廠的奇蹟,在海地卻成了社會動盪、城市犯罪的淵藪,這值得三思。

第五、也就是賈德‧戴蒙所提供的警示,我們必須要居安思危,不能過度開發自然的資源導致反撲。


最後,願上蒼垂憐這個絕望之國:海地。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是作者楊泰興,想聽聽看你為何要轉貼,跟你的意見,謝謝,

tedyang45@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