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有了孩子帶來了希望

災民再婚再育 川震重建重點

更新日期:2011/05/11 02:48 朱建陵/四川報導

中國時報【朱建陵/四川報導】

北川是一個羌族自治縣,縣內的擂鼓鎮貓兒石村,如今已經改名為「吉娜羌寨」,「吉娜」在羌語中代表「美麗的女神」的意思,藉此,吉娜羌寨想走出一條靠著少數民族風情,發展農家樂及特色旅遊的路子來。

王孝萬是吉娜羌寨的村民,他和妻子劉賢惠兩人共守著一棟羌族特色房子,他們是吉娜羌寨新起農家樂經濟的一員,但王孝萬、劉賢惠有著和別人不同的故事。王孝萬早年喪偶,劉賢惠則是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由於災後的協力重建,兩人逐漸培養起感情,王在○八年底向劉提出了結婚請求,但苦於劉的兩個女兒「感情上無法接受」,王、劉的婚姻遭遇困難。

隔年三月,昔日有「共青團第一美女」稱號的大陸國務委員劉延東來到了吉娜羌寨視察,獲曉此事後,劉延東親自為王、劉兩人向其子女說項,做了許多「思想工作」,最終才促成此段良緣。王孝萬、劉賢惠在○九年四月順利成婚,並開始共同經營農家樂,名為「羌族農家菜館」。

劉延東是不是管太多了?國務委員已經是大陸「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員,這個級別的「大官」竟然插手老百姓的婚姻「小事」?

事實上,在汶川災後重建的過程中,為了協助再組幸福家庭,不只「再婚」,甚至「再育」都被大陸官員視為「大事」來抓,絕非「小事」。

汶川地震當年,大陸就啟動「再生育服務工作」,地方工作人員一開始先進行調查摸底、建立檔案,而後就是提供各類免費服務,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產後隨訪等,以北川縣的計生(計畫生育)服務站為例,災後三年來,共有八八一名「再生育服務對象」成功受孕,震後已有七○五名「再生育寶寶」順利誕生。

和北川計生服務站一起聯合辦公的是北川心理衛生服務中心,如果一些被列為「再生服務對象」,因深深沉溺於對罹難子女的傷痛中而無法接受「再生育」計畫,就由此心理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起「思想工作」的任務。

這項工作,外人看來,總覺得怪,但也是講究「務實精神」的「中國特色」之一。為迎接媒體訪問團的到來,北川計生服務站召集了一群「再生育寶寶」,一時間,現場童聲童語,母親抱著稚齡的兒童,身旁多是滿眼關切,一會整理背巾、一會撥弄小孩髮稍的婆婆。一個「再生育寶寶」的出世,確實拯救了一個受災家庭。

趙太蓉在地震中失去十六歲大的兒子,三年後,她笑容再現,全靠一歲多的小兒子。她說:「有了孩子帶來了希望嘛!沒有孩子我們肯定還生活在地震的陰影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