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史語所生物人類學者王道還說,隨著社會超高齡化,年輕人的負擔將愈來愈重,這是必須面對的事實,各級學校更有告知年輕人這個冷酷事實的義務。但目前的討論方向,似乎都針對老年人設想,如延長退休年齡,年輕人卻不知社會高齡化的嚴重性。
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指出,15至64歲工作年齡的青壯人口,扶養65歲以上高齡人口的比率(即扶老比),將自2006年的7.2:1,降為2026年的3.3:1,到了2051年更降為1.5:1。
這表示,到了2051年,每1.5個青壯年,就得養1個老人,這將造成社會極沈重的扶養負擔。另一方面,少子化讓家庭成員數逐年減少,老年人口的照顧及扶養已難全由家庭承擔,政府及社會的支援勢必得適時介入。
根據健保局統計,2005年全民健康保險對象中,老年人口僅占10%,卻消耗了總醫療費用支出的30%。王道還說,足見高齡社會對政府財政的沈重負擔,若不善做規劃,政府不無難以為繼的可能。
王道還表示,現在進入大學的年輕人,到了2051年,處身於老年人口比例逼近40%的超高齡社會,「這些年輕人領得到退休金嗎?他們的晚年有什麼保障?這是我們的社會必須正視的問題。」
「年輕人要承擔的,絕對比我們這一代還要多、還要嚴重!」他無奈地建議,年輕人應好好用功,自我充實,讓自己更優秀,好為自己的晚年掙得更穩妥的保障。
王道還也指出,對他個人來說,公開演講,即是創造共識的第一步。
時報 更新日期:"2008/11/16 10:29" 【中國時報 朱芳瑤/專題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